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美国金融危机、美元持续贬值、石油价格震荡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预计为3.4%.就我国而言,尽管面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重大自然灾害、出口下降等不利影响,整体还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为10%.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支撑中国石油的持续较快协调发展,但产生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经过2011年的止滑、增长,近两年中国石油装备业回归增长。特别是在中国经济下行环境下,在所有工业行业中,保持稳增长着实不易。过去的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却不均衡。受国际经济低迷影响,我国石油装备产品外贸出口尚未全面恢复,行业处于回归、增长中。  相似文献   

3.
《合成润滑材料》2013,(3):17-17
随着北美页岩油气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的增长,欧佩克成员国产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国际原油市场对欧佩克产量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现小幅调整。根据欧佩克最新公布的国际原油市场报告,全球经济复苏仍较为缓慢,全球石油需求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仍维持在80万桶/天。预计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将好于今年,达到100万桶/天。但明年全球原油需求仍将面临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形势不明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是在充分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在全球经济复苏趋势不明朗,欧州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中东、北非等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仍在,投资、出口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强调稳中求进,稳中求胜,不仅对稳定国家整个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石油石化企业微观的经济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是在充分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在全球经济复苏趋势不明朗,欧州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中东、北非等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仍在,投资、出口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强调稳中求进,稳中求胜,不仅对稳定国家整个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石油石化企业微观的经济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在平稳增长的同时,石油市场将面临从价格竞争向多种经营领域发展的挑战。2015年,世界经济将在美国经济引导下温和复苏。中国继续在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将相对稳定,增速与2014年基本持平;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下,石油替代继续发展;国际油价将稳定在年初的低位甚至后期上升,去库存化现象减弱,还将有补库需求;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7.
预测预警     
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持谨慎态度国际能源署(IEA)2月13日表示,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已经促使市场对今年石油需求或将加快增长的预期,但这可能过于乐观,该机构小幅下调了石油需求增长预期。IEA在其备受关注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仅将2013年石油日需求增幅预期小幅下调9万桶,但警告称近期全球石油需求复苏的迹象可能是一次性因素所致,并非可持续的反弹。IEA特别提到2012年底中国表观需求量猛增的情况,并质疑这种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需求长期改善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2022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5.9%,较2021年降低1个百分点. 从国内经济看,2022年经济将实现稳步增长.一是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地方政府换届的政治大年,"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陆续上马,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加快,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将有利于社会消费活跃,尤其是餐饮消费有望加快恢复,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三是随着全球产能逐步恢复,国际供给市场缺口收窄,我国率先恢复产能带来的优势可能减弱,预计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至8.0%.总体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导致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的主要诱因逐步消除,预计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5.5%,较2020—2021年平均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受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高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不确定因素增加,通胀压力较大。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防止通胀明显上升形成较大的外部冲击,美联储大幅减息、美元持续贬值也使得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变得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应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动向,针对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推动国内经济改革、结构调整和制度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     
2.4%: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近日指出,随着韩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经济的复苏,以及拉丁美洲经济危机受到控制,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幅将由该组织6个月前预计的2.1%上升至2.4%,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2.9%。 0.235:石化集团上市公司1998年每股收益为O.235元,高于沪深两市平均水平。14家A股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上升的只  相似文献   

11.
因全球经济复苏将增加原材料需求,对冲基金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纷纷押注今年年底油价涨上120美元/桶。交易员预计,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影响盖过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放缓以及沙特和国际能源署抑制油价的努力,今年油价上涨目标最终将超出预测最精准的策略分析师的预估。丹麦丹斯克  相似文献   

12.
吕东悦 《中国石油》2014,(16):48-49
由中美在内的世界经济好转带来的需求增长与地缘政治因素引发供应危机对国际市场秩序的干扰有增无减,对国际油价的支撑力量要明显大于所谓美国石油产量提高及利比亚出口恢复等对国际油价的打压因素.此外,中国经济在下半年也将进一步好转,欧元区也缓慢走出衰退.上述因素都为油价上涨留出了空间.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上行动力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分析了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及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初步预测,2010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8.5%左右,经济发展将呈现的特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高位稳定;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持续较快增长;三是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四是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  相似文献   

14.
预计2011年我国石油需求与原油产量增速都将放缓,加工量仍将快速增长。成品油市场总体形势看好,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柴油供应形势不乐观。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恢复增长、缓慢复苏。国家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措施发挥作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特别是美国发生”9·11”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打击很大,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增长。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加上国家采取一些有效调控措施,中国经济虽也受到许多影响,但仍能保持较快发展。中国己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获得  相似文献   

16.
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看好,能源需求旺盛。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势增长,将会带动世界能源消费的新一轮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是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深刻痕迹的一年。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增长之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减速,使世界经济陷入困境。9.11事件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使经济复苏的一缕曙光再一次暗淡下来,全球经济的复苏姗姗来迟。世界经济乃至亚洲经济继续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从表1可以看出,表中所列国家2001年的GDP增长率,均低于2000年。  相似文献   

18.
<正>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俄罗斯金融风险凸现、中东地区地缘冲突加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世界经济形势分化明显,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有所加大,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全面放缓,据世界银行2015年1月份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维持在3%左右,整体仍处于弱复苏的态势。从国内来看,由于外需增长乏力,内需增长有限且力度偏弱,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经济依然延续  相似文献   

19.
厉以宁: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率先复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国家大量投资下去以后,经济会起来的,增速不一定有多高,但不会还是6%左右的水平.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到8%或者更高-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其他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2010年全球经济、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将会在适度增速中加快转型,"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伴随着中速平稳增长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还将呈现以下趋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将会大大加快,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会步入更快增长轨道;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加速,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中部地区的发展将会加速。这些新的重大趋势,将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