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IEC6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并指出其主要的实现目标及倡导的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缝通信体系”,阐述了将NET ARM以太网控制器及收发器芯片集成到现有的智能化电气设备(IED)上的实现方案和IED直接上以太网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应用基于TCP/IP的IEC60870—5—104应用层协议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及与调度自动化系统间实现无缝通信是当前非常实际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50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流及网络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50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数据流的特点,对分层分布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工业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特点,依托于实际的大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开发项目,着眼于以太网上不同协议和传输机制对教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首先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当前新兴的两层式变电站体统应用的缺陷,提出了组播技术、UDP扩展协议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特点,依托于实际的大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开发项目,着眼于以太网上不同协议和传输机制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首先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当前新兴的两层式变电站体统应用的缺陷,提出了组播技术、UDP扩展协议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据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新需求,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详细阐述了工业以太网、监控系统构成和特点。该系统实际运用情况良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简要叙述了常规变电站及其微机保护的发展及其特点,对嵌入式以太网运用于变电站微机保护系统以及目前流行的处理器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介绍了基于ARM DSP双CPU的微机保护硬件方案和软件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及其通信任务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过多,信息交互困难及通信控制器不易扩展,开放性、灵活性不强的缺陷。提出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重点论述了基于网络控制的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简单、设备通用、通信速率快、全双工通信等优点;特别给出了嵌入式以太网的应用模式(每个间隔层设备配置一个以太网接口、多个智能电子设备通过RS-232/485或现场总线与以太网连接、以上2种的混合模式);最后,指出采用交换式高速以太网,并使节点工作在全双工方式,能满足变电站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网已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发展趋势.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设备硬件平台配置较低,通常难以引入实时操作系统(RTOS)及其TCP/IP协议栈.文中研究了在低硬件配置平台上实现嵌入式以太网通信软件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分时、分层的以太网通信软件结构;对内存采用实时性较好的空间表进行管理,对报文采用动态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对间隔层设备的路由和地址解析问题,间隔层设备只实现地址解析功能,变电站的外出网关设定地址解析协议(ARP)代理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另外,还针对以太网实现中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MPC8260芯片作为核心单元,采用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设计了双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能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双冗余以太网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3种典型应用模式及其适用范围,论述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之间的通信宜采用UDP数据报传输层协议的必要性.为了将IEC 60870-5-103应用于变电站内采用以太局域网的情况,给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传输协议的有关定义和网络传输要求.文中所提出的通信网络及传输协议已在工程实际中大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86,自引:4,他引:86  
以太网(Ethernet)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过程层总线、厂站总线已经成为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该文在深入研究Ethernet通信机理和报文传输本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Ethernet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报文实时传输的满足条件,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公式、数学模型和分析结果。该研究结果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最后在结合实践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总被引:47,自引:11,他引:36  
在分析现有中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面向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文中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这2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分组广播模式作为传输模式,UDP作为嵌入式以太网的传输层协议,所提出的方案已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袁林 《大众用电》2012,(10):20-21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连接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与开闭所现场配电终端的系统,通过它将现场配电终端上采集到的各类实时信息传输到主站系统,同时将主站系统的遥控命令等下传至远方配电终端,进而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控。本通信系统中使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EPON技术进行组网,这2种方式均使用光纤通信,具有  相似文献   

14.
张大立 《广西电力》2002,25(2):16-18,28
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现状和技术组合实施方案,总结并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监控与保护,网络通信,布置方式及采用的经济技术原则,以及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电力设备》2000,1(2):81-81
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公室批准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从事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监控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专业化企业。产品包括DVP-600系列微机保护监控装置及DVPS-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电力、轻工、化工、石化等系统,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DVPS-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智能专家系统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先进技术,通过对变电站二次保护与控制系统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从而对变电站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变电站的基建投资,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为事故处理和恢复系统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将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因而已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监控系统做了较详细的分析,给出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不同网络结构、通讯方式、以CSCL2000系列软件为例进行了几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图设计,可以很好的提高前期网络设计和后期后台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以太网由于其介质访问控制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机制,对其能否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在实践中一直有不同看法。文章在分析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内通信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具体的应用模式,并从硬件平台和软件实现方面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由北京四方公司研制的CSC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完全分层,分布设计思想。对该系统通信网络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等特点作了详细说明。该系统适用于35~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和开关站的监测、控制、报警保护及其它自动化装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论述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要求及监控系统功能、系统参数和其它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田华 《江苏电器》2009,(8):45-49
分布式保护系统采用变电站以太网传输报文时会带来时延不确定性问题。介绍了传输时延构成与其特性,利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典型的分布式保护系统进行通信时延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给出了降低时延不确定性的详细策略,为分布式保护系统相应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