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索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及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跨悬索屋盖体系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反应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Wilson-θ法求解悬索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反应方程;在每一时间步长△t 内使用Newton-Raphson 法求解拟静力平衡方程.按上述方法,编制了悬索体系地震反应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应用该程序对悬索结构在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包括内力、位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各种结构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为地震区大跨悬索屋盖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银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为复杂、超长、大跨结构,结构形式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的混合结构.为实现建筑造型的需要,屋盖采用钢屋盖,部分梁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基于不同力学模型的反应谱分析以及补充时程分析结果,结构工作状态和性能均达到预期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基于超长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结果,提出了温度收缩效应的控制措施.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设计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所推导的悬索屋盖结构气弹模型相似条件,对悬索屋盖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实验。研究了各种结构参数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结构位移随风速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4.
提出的扇状梯形悬索屋盖结构,是又一新型悬索结构,特点是造型别致,易排水.本文应用非线性弹性理论,对此结构进行了有限元静力计算分析,并对各索单元张力采用均匀调整法进行调整,计算中还采用了协调调整法考虑悬索和圈梁的相互影响.锚固悬索的圈梁采用了双层空间框架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变形小,抗弯性能好等.  相似文献   

5.
提出的扇状梯形悬索屋盖结构,是又一新型悬索结构,特点是造型别致,易排水。本文应用非线性弹性理论,对此结构进行了有限元静力计算分析,并对各索单元张力采用均匀调整法进行调整,计算中还采用了协调调整法考虑县索和圈梁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钢筋混凝土薄壁板拱屋盖是一种有别于肥梁胖柱的结构型式。实际上它是拱壳结构派生的一种屋面板、屋架合二为一的装配式屋盖体系。该类屋盖由二部分组成:一为带边肋的钢筋混凝土薄型平板拱;二为下弦钢筋拉杆,不设钢筋混凝土腹杆或支撑,外型简洁,轻巧实用,与同类屋盖体系相比技术经济指标较好。本文论述的板拱屋架一  相似文献   

7.
某冰壶馆钢屋盖结构采用单层网壳加张弦梁的杂交体系,单层网壳与张弦梁共同受力,形成良好的空间传力体系。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钢屋盖的结构构成和受力特点,并对张弦梁的撑杆高度、拉索直径及拉索预张力的大小进行探讨,从而确定合理的结构布置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了静动力分析、极限承载力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对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玻璃天窗开合屋盖结构是未来商业建筑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本文结合贵阳市西南国际商贸城玻璃天窗开合屋盖结构施工与监测,介绍了玻璃天窗异于其他开合屋盖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其屋面材料具有自重大、易劳损的特点,玻璃天窗开合屋盖结构的制作、拼装和定位直接影响到开合机械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故此类玻璃天窗开合屋盖结构的拼装和定位要求具有更高的安装精度。本文对玻璃天窗开合屋盖结构的构件制作、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屋盖结构支座定位、钢结构箱梁拼装及吊装方法、玻璃天窗网架及轨道安装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对工程现场的屋盖体系在不同受力工况和运行状态下振动信号和振动频率进行了监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项目开合屋盖拼装定位控制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完全能达到开合机械运行的精度要求,确保了玻璃天窗开合屋盖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也为其他同类工程的玻璃天窗开合屋盖结构拼装定位控制及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川大英体育馆屋盖立面为空间双曲面,采用倒放三角形悬挑桁架与索支穹顶相结合的结构体系。侧部墙面为几何折板形态,结合建筑立面与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底部收尖的V型钢桁架柱。介绍了大英体育馆的工程概况及结构体系布置,给出结构静力、动力及稳定性分析结果,并对关键节点进行验算,分析结构表明屋盖结构体系静力、动力特性及整体稳定性良好,关键节点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哈尔滨SP板厂搬迁需要,完成了该厂房的结构迁移改造.经检测鉴定,原厂房的排架柱、吊车梁、联系梁、竖向与水平支撑等结构构件可应用于新厂房.考虑到新厂房生产SP板的起吊与运输需要,通过植筋及加大截面法将排架柱接高1.8 m,加固后的排架柱直接安装在新厂房的混凝土杯口基础内.拆运的屋面梁、吊车梁及相关支撑安装就位后,在屋面梁上间隔布置了预设天窗洞口双T板与实心双T板作为屋盖,保证了厂房结构体系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有效改善了新厂房的采光通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能量法研究了横向加劲单曲悬索屋盖的动力特征,给出了屋盖结构自振频率的表达式,得到了关于这类结构动力特征方面的一些结论并给予了解释。注意到这类结构与一般结构的一个重要不同点是必须考虑振动过程中索内力的变化,从而揭示了这类结构基本振型为反对称振型的原因。通过一个具体的模型试验,将本文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实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对大跨度屋盖的遗传算法风振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进行风振控制的方法.首先介绍了风振控制理论,然后提出了大跨度屋盖风振控制的遗传算法,将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方差作为了控制效率的评价标准,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大跨度平屋盖的风振控制,计算了屋盖上典型测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均方差值,并与采用其他控制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笔者提出的遗传算法控制器准确高效,其中位移和加速度均方差分别平均减少了53.8%和44.6%,结构竖向位移峰值平均减少65.7%,加速度峰值平均减少56.2%,有效地控制了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结果证明遗传算法可以准确预测相关参数,进而有效地控制大跨度屋盖风振响应,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家体育馆屋盖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由于受振动台台面尺寸的限制,平面尺寸一般不大,作者利用多子台振动台台阵系统对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屋盖模型(平面尺寸11.4m×14.4m)进行了竖向地震动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该结构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应变响应及其响应规律,为评价国家体育馆屋盖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及今后同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试验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多年设计经验,总结了轻型钢结构厂房的设计要点、思路和步骤,介绍了门式刚架柱网尺寸选择及结构体系布置、荷载取值、结构和构件设计、材质选择、柱间支撑、檩条、墙梁、拉条等设计要点,提出一些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典型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屋盖结构的实用设计方法,论述了结构形式与组合扭壳的区别和荷载传递机理,提出了双铰人字拱按双铰折线拱方法计算的曲率影响系数和异形截面梁的截面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单层厂房的震害规律,提出了投虑屋盖双向位移的矩形剪切板单元的计算模型和屋盖仅有纵向位移的剪切梁单元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对比、说明①将单层厂房按纵向与横向分别计算的规定是合理的;②采用剪切梁屋盖模型计算单层厂房纵向地震内力与采用屋盖双向位移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别不大;③算得的结果与震害分布规律比较吻合;④分析了天窗架破坏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常州体育会展中心的会展中心与训练馆为例,介绍了钢屋盖的结构设计过程,并对屋盖结构选型、屋盖体系布置、屋盖计算分析、节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雷诺数对大跨度屋盖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的影响,采用大涡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二维屋盖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系统分析雷诺数对屋盖表面风压分布、流动分离及再附着现象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屋盖表面特征雷诺数的变化,屋盖表面风压分布亦发生明显变化,特征雷诺数较低时屋盖表面风压较平稳,特征雷诺数升高时屋盖前部的风压系数大幅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结果验证了雷诺数效应在屋盖结构风荷载模拟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大跨空间镂空网格屋盖结构风荷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屋盖节段模型的风洞天平测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及结果的有效性;然后,着重对比分析了光伏板布置和底部建筑对屋盖风荷载的影响,并结合屋盖周围流场进行了影响分析;最后,给出了屋盖结构的整体风荷载和风压分布,并与屋盖原方案结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三峡大坝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三峡大坝升船机顶部厂房的地震鞭梢效应,提出了用顶部厂房屋盖MR智能隔震层来减小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的方法.在建立了设置屋盖智能隔震层的三峡升船机计算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文中推导了屋盖MR智能隔震层-升船结构系统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基本方程,建立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三峡升船机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了智能控制系统,并对智能隔震系统进行了参数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安装合适的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和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三峡升船机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减小顶部厂房结构的层间侧移和厂房柱底的地震弯矩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