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青区南运河发展战略 西青区南运河规划以水文化为核心,挖掘、保护、传承运河文化。 通过“品质保护”提升沿线区域的“生活品质”.完成”区域功能演变”.打造生态、文化、活力、旅游之河。规划遵循一心两翼的开发准则,营建以元宝岛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商务区与乡村生态休闲区。旅游休闲商务区以南运河和中央休闲景观大道为两条休闲景观主轴.横向连接元宝岛与主城区并串联西青体育中心、创意产业园区、运河新天地、运河休闲岛、秀水北岸、花花世界等特色板块。  相似文献   

2.
该文聚焦于浙东运河(上虞段),探索运河与“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共存模式。首先,在梳理浙东运河(上虞段)遗存物理基底与文化柔性基因的基础上归纳其存在问题;其次,剖析运河(上虞段)空间格局与文化需求四种特征:运河城镇格局多样性、运河空间尺度多元性、城镇需求消费性、文化传播流量化;最后,提出“文化承载—空间再塑”的场所活化策略,包括文化主题产业化、文化转译多维化、功能空间复合化、空间廊道生态化与更新模式部品化。从而探讨“小城镇”运河文脉与场所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绍兴市对浙东古运河进行了较全面的整治,其中最成功之举是“运河园”建设。系统阐述了“运河园“建设的思路、理念和实践,认为整治历史名河,其一、应正本清源,把握以往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其二、形成天人融合、自然和谐的理念定位,做到天人和谐,展示运河文化;其三、保护历史遗存,收集古材料,选择地方性传统树种,使文脉相承,充分展示古越文化的地方特色。建成后的“运河园”是一幅浙东运河园的历史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上篇见本刊6月上半月号)  相似文献   

6.
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对运河及其周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了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京津冀运河沿岸村镇为切入点,针对其面临的现状问题,提倡依托运河资源进行特色化村镇发展的理念,进而提出运河沿岸村镇保护和发展的方法:整理详尽的运河沿岸村镇清单;制定运河沿岸村镇分级保护策略;划定运河沿岸村镇保护范围;京津冀运河村镇区段特色发展;依托运河构建村镇绿道系统。通过推进国家层面跨区协作保护战略、搭建动态监测管理平台、实施资源补偿制度等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的支持,最终达到运河保护和村镇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运河地区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巨变,其沿线盛极一时的商业城镇,也逐渐衰退为农业地区,凋敝的社会生活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亟待复兴.本文以蓟运河沿岸的天津市宁河县丰台镇为例,在梳理其兴衰机制的基础上,把握“运河衰退地区”和“小城镇”双重特性,并对比大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型复兴”,提出针对小城镇的“非开发型复兴”思路.最后,针对丰台镇生态危机、文化衰退、特色消失等实际问题,提出以水网为空间骨架承载”生态保护、文化复兴、慢城生活”的复兴内容,通过构建”复合型蓝色网络”来激活小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京杭大运河是荟萃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线性廊道。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城市相继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的基本建设思路指导下,迫切需要系统化的运河规划设计方法和运河文化内涵阐释表达方法作为支撑。【方法】以叙事空间为切入视角,通过对相关叙事要素进行筛选与量化,利用地图叠加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运河叙事空间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各历史阶段、各叙事主题下的大运河叙事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论】为基于文化遗产价值叙事性阐释表达下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空间范围确定、“一带两核八区多点”的核心区空间布局结构、游览线路规划、数字技术应用等提供了参考,为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和生态建设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以薊运河故道北岸一期景观工程为例,介绍其设计理念,即一脉:“生态绿脉、景观主轴线”,两带:“自然景观带、生态保护带”,三区:“滨水休闲活动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和“生态景观体验区”.同时,对项目采用的典型生态技术进行归结.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特色不是十分明显的“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借助对江苏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向性规划的分析,提出了如何保护淮安“一渠三联城、四湖两运河”的环境风貌和古城格局,从这些一般史迹中挖掘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作为对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文章结合江苏溧阳运河第一坊的实践,从"运河文化复兴、运河文化体验、运河文化展示"三个方面探讨运河文化带景观规划的重点和内容,形成了"构建运河生态绿廊、恢复运河黄金水道、开展运河文化旅游、展现运河景观文化"四方面的心得体会,最终提出了景观规划应考虑保护与展示、水利与航运、景观与旅游的系统规划及统筹布局的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促进生态保护与景观利用。【方法】以国家级大型运河航道实践——“引江济淮”工程为例,基于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叠图分析,利用地形、气候、植被、人文景观资源等信息,对运河沿线的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依托运河开挖后形成的线性空间,提出以恢复生态廊道连通性和廊道景观在地化为双重策略,形成七大主题展示的景观分区,选择其中的4个核心节点控制线性空间变化与景观叙事节奏,从而形成完整的运河生态-人文景观建设路径。【结论】通过全面分析运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充分融合运河的生态修复与文化属性,探索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运河航道生态景观构建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绿色生态水运基础设施提供景观规划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  相似文献   

14.
常州段运河作为江南运河段的重要节点,流淌了两千多年,蕴含了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对常州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分类为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两种表现方式。通过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了解,寻找常州的运河文化基因特色,为常州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寻找合适的文化基因路径,为常州段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已纳入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人们对大运河沿岸传统建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探究运河文化对传统宅第多方面的影响,剖析文化在物化载体中具体的落实形式,以南浔镇頔塘运河流域的传统宅第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档案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及比较研究法和诠释法的运用,解析南浔镇传统宅第中特殊功能空间的出现、建筑空间结构的变化、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迎来送往的仪式感,阐释建筑现象背后与运河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以期挖掘、展示和传承南浔传统宅第中蕴含的运河文化,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唐艳红 《风景园林》2007,(2):105-109
通州运河城市段作为古运河的终点和新北京城市发展重地,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城市区域发展,“大景观”的理念在此项目中得到实践和体现。风景园林师通过运河两岸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直接参与主导了城市的区域规划设计,并运用了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设计手法,在保护、发展通州运河区域原有的自然生态的同时,提炼运河历史上水文化的设计元素,通过把车行道路远离水岸、人行路引近邻水等一系列具体的规划设计手法,力求为北京展现一个现代的滨水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社会中运河属于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运输要道,可以为当地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运河开始逐渐转变为城中河,如何对工业景观遗产实施改造和利用成为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工业景观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扬工业文化是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基于此,论文以扬州市区近现代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研究项目为例,对当前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河活态保护、工业景观遗产的概念以及扬州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分析了在运河活态保护基础上进行工业景观遗产再利用的策略,以期可以充分发挥运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委员建议新城规划应蕴含运河文化“这次提案,我最关注的是新城的规划。”被通州人称为“活历史”的通州区文物管理所退休所长、区政协委员周庆良,一下子递交了3份关注新城规划的提案。周庆良表示,运河文化是通州新城规划的“灵魂”,而最能反映通州运河文化内涵的是古代描述通州  相似文献   

19.
向燕  尹凯 《中华民居》2012,(2):46-50
台儿庄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四分朝天子,六分下江南”的关键一段,再加上“当南北孔道”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台儿庄运河文化自身的特点。胎儿庄运河贯穿于苏鲁两省接壤区域,在流经鲁南微山湖时拐了个大弯,形成了以台儿庄为中心的一段42.5公立的东西向河道:特殊的位置和走向使台儿庄一代的运河文化上承继宁孔孟之家,东融邳郯之灵气,所以长久依赖就有“运河兴,则台儿庄兴,运河衰,则台儿庄衰”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遗产真实性的认识必须基于具体的遗产对象及其文化背景,大运河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探讨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的真实性,不能缺少人、自然、运河这三者的对话.文章从两个方面考察中国大运河扬州段水利工程遗产的真实性问题:一、从运河动态发展的角度,研究淮扬运河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二、大运河作为一个系统,以整体性发挥作用,各要素的优化组合是系统发挥作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