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顶视界     
设计师郑杨辉每次都会为自己的作品起一个意境深远的名字,其中倾注了他对每个作品注入的空间精神。"云顶视界"是他最新设计的一处宁静的住所,他希望回到这个家的人们,心如止水般平和安静,就像站在祥和的云端俯瞰这个世界,思想亦可变得更加辽远。这也是东方哲思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红房子     
北欧的城市奥斯陆具有典型的西北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雪充沛,气候宜人。奥斯陆的西郊更是集中了这个美丽的城市的风貌精华——绿树成荫,花草遍地。这座拥有火焰般鲜亮耀眼外表的"红房子,就坐落在这片生气勃勃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7)
<正>德育的产生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目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并指向生活,离开生活世界,德育必将走向虚无。德育必须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具有鲜活的、强有力的生命力。一、德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即生活"。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道  相似文献   

4.
阿真 《重庆建筑》2012,11(6):58-59
<正>世界上,拥有地铁公交系统的城市数以百计。但将地铁车站建得如宫殿般富丽堂皇,如画廊般异彩纷呈、如博物馆般呈现丰厚历史意象的城市,只有一座,那就是莫斯科。1935年5月15日,莫斯科满城春色。就在这一天,莫斯科人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条地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5):24-28
壮族《布洛陀》与纳西族《崇般图》属于典型的创世史诗,其文本类型都具有书面文本与口头文本复合型特征,分别由本民族的文字——壮文、东巴文书写记录而成的经籍文本;这些文本基本上是在仪式上演述的经书,属于半口传文本,同时也存在着与有与史诗内容相关的各类口头文本。二者的文本差异性体现在文本类型、文本内容、仪式应用、文本书写制作、叙事模式、神灵体系、仪式规模、概念范畴等诸多方面。《布洛陀》创造了一个稻作文化世界,堪称"稻作史诗",而《崇般图》给予了纳西人以祭天的历史缘由,并以"祭天人"自称,这一史诗是名副其实的"祭天史诗"。  相似文献   

6.
用身工作     
<正>请开启一个巨大的宇宙视角,来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小学生坐在教室的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织毛衣,老头们坐在公园的石凳上下象棋,一群怏怏的男士坐在商场角落的休息区,咖啡厅、电影院、公园——你可以想到的一切具规模公共场所,都一定会有座位……可以说,我们生活的世界,都是以"坐立"为目的而进行设计的。在这个以"坐立"为前提的社会里,设计师们想着法子通过改变人们对坐的体验来实现场所的目的——长久地"舒服"地坐着,或是不适地稍坐就走。  相似文献   

7.
正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建筑师Mark Neuner和他的设计团队Mostlikely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名为"像一个任性的皇帝般去生活"的设计探索。这次探索的目的在于思考,如何在不忽视历史传统的前提下用现代的建造手法"构造"生活。项目位于奥地利的基茨比厄尔镇地区,被委托的任务是设计一座独立的住宅建筑。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这个年轻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在保留地域本  相似文献   

8.
牙齿的故事     
《Planning》2016,(33)
<正>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生命悄然萌芽。在牙齿的世界里,有一个小家伙如雨后春笋般,正一点一点地探出脑袋。小家伙的出现可把站在门牙岗位上的老士兵给惹怒了,他跺着脚,想把这个小家伙吓回去,可只听"咔嚓"一声,老士兵的一只脚反被小家伙抬了起来。老士兵摇摇晃晃,站不稳了……  相似文献   

9.
话梅西单     
正"人们曾警告过这个世界,一个时间已经流失殆尽的世界……想像一下这样的未来:那个被人类所知的社会已经成为过去,只剩下黑暗,遗迹和回忆。并且,充斥着混乱。为了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中生存,生命逐渐适应并自我改造。与混乱共生,只有这样,新的世界才能诞生。并由此带来新的生命、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傅劼 《建筑知识》2011,(11):131
类型的定义,古人,今人,国人,国外人,无外乎都是在人的意识范畴里转圈。以人为本,无可厚非;人有天性,合理适当的利用则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反之的后果可能是令人叹息的。何为合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条是大家都公认的:天性的发挥是为大众服务的,就被认为是合理的,有益的,如像因为合院形制的变化而生活方式被改变的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还是满足的。当然,就像世界是黑白灰一样,还有一种灰的天性的发挥,即至少是无害的,如"玩"。如库哈斯般玩出风格,玩出水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3)
<正>【原文呈现】当苹果和黑莓只是水果的时候,这个世界会简单得多——有人如此调侃。可理性告诉我们,苹果和黑莓不仅仅是水果,还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品牌手机。晒完名牌包包之后,明星开始晒潮流数码产品,若是没有iPad、黑莓手机,对"晒一族"来说生活就太无趣了。当科技的发展让生活越来越精细的时候,世界也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是否有益就另当别论了。据说苹【原文呈现】当苹果和黑莓只是水果时/查一路  相似文献   

12.
<正>"2014中国(义乌)世界电子商务大会"于4月11~12日盛大召开,笔者有幸与会共襄盛举,并得以首次走进这个举世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城。改革开放后,自强不息的义务人传承了百年商业文化,手摇拨浪鼓,从"鸡毛换糖"的原始物物相易开始,引领中国专业市场发生着翻天覆地般巨变。义乌已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确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世界第一大市场。1982年义乌率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1984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口号;1993年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传染病及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逐年减少,而由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却越来越多,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不断攀升,由此导致的脑血管病更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国际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每12秒就有一位脑卒中新发病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约150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3)
当代哲学已经疏离于生活世界——这里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人类在时空背景中形成的实践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类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指引自己的生活方向。这种疏离源于如下事实:自现代以降,哲学就是依据科学的范式来划定自身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重新将现代哲学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裂痕加以弥合。因此,可以从哲学采纳科学的范式时所面临的诸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特别要考察的是,对智慧加以重估是否能否重新恢复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是否有助于批判科学的过分自负。  相似文献   

15.
因变而变     
<正>未来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成功的应对一定是有着一个执着而坚定的内心世界,尊崇、敬畏、忠诚于你所从事的事业,积极因变而变,你就会从容地走向未来写下这个题目时,瞬间想起了多年前的一首摇滚歌曲中的唱词曾经如此说道:"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想想也真是如此,世界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你稍不留神,就会变的落伍,不仅手机上的  相似文献   

16.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5,(12):84-87
自古以来的人类创造,上天入地,腾云驾雾,移山填海,跨沟越壑,在所生存的这个空间里似乎已无所不能;而人类的这些创造是为了什么、是想获取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人类想清楚了吗?文化科学理论曾明确的告诉人们,人类需要的是一个"有秩序"的"理性的世界"(参阅本丛谈之四所述).那么,这个"理性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显然不仅是一个"文化"(Culture)的问题,也应该是"建筑"(Architecture)的问题.因为这个"理性的世界"是文化的、是人类创造的有别于自然世界的"空间",也是建筑的、由人类创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围合构成的"空间".而当这个"空间"被文化的人类认为应该是一个"理性的世界"时,是否在建筑上也确是一个"理性的(空间)世界",这恐怕非是一般的建筑科学理论所能回答的.然而,这又是人类创造"建筑"所必须给以明确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5)
<正>写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生命成长。"对于写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仅仅属于自己的眼光。没有这个眼光,写一辈子也没有作品,世界再美丽再富饶也是别人的。有了这个眼光,就可以用它组织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周国平先生自选集中这几句话,道出了写作的本质与内涵。写作最怕的是什么?可以说最怕就是写不出东西。为什么写不出?无非就是缺乏生活经历。生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
典型问题曾经被视为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曾经就典型问题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讨论,涉及典型的内涵、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清末民初,王国维和吕思勉等人已经涉及了典型观念。在我国,最早直接使用"典型"和"典型人物"这个概念的是鲁迅。典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引进有着重要的关系。1936年胡风和周扬有关典型的讨论成为典型概念传播的一个重要契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人物成为了文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尺度,认为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解。新时期,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规范挑战和替代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同时也发生了一个"典型"概念及其理论体系崩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13)
<正>《亲爱的安德烈》是在一次出游时偶遇的,书名看起来有点普通,但读过之后才觉得极妙。这是一本由"代沟"引发写作灵感的书。作者的儿子在德国生活多年,当母亲再见到儿子时,"这个已满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坐在对面有一点‘冷’地看着我。"为了能重新走进儿子的世界,这本书就这么产生了。  相似文献   

20.
虚拟的材料     
<正>21世纪已经在互联网的革命浪潮中向前翻滚了十余载,不管你是否愿意,这个时代已经为我们铺设了两条平行的轨道:一条是现实的,一条是虚拟的;一条是硬的,一条是软的。《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20年前就大胆预言:"我们的世界将不可逆转地被软化,统领软世界(像无形的、媒体的、软件的、服务的世界)的基本法则将很快地统治硬世界(如现实的、物质的、钢铁石油以及艰苦劳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