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已经在旗下一套烯烃转化装置(OCU)成功投用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歧化催化剂以增加丙烯收率和实际产量。该装置当前可新增10kt/a的丙烯产量,同时可减少水电汽和能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现代橡塑》2005,17(6):38-39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主要的石化厂商最近纷分把注意力由乙烯转向丙烯,以避免与中东和中国迅速扩大的乙烯产能相竞争。据报道,日本三井化学建设的1套丙烯装置投资大约为40亿日元。该装置的建成使三井化学大反工厂的丙烯产能提高50%,达到42万t。  相似文献   

3.
《乙烯工业》2004,16(4):6-6
据海外媒体报道,印度石油公司(IOC)计划在潘尼帕尔(Panipar)建设800kt/a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将生产800kt/a乙烯和500kt/a丙烯。该装置将采用Lumlnus技术。下游装置生产300kt/aHDPE、600kt/aPP、300kt/a乙二醇和350kt/a LLDPE/HDPE。总投资为30亿卢比(14亿美元),计划于2007年二季度投产。  相似文献   

4.
《化工译丛》2005,(3):47-47
据CNI2005年7月13日报道,韩国LG石化公司在韩国丽水地区石化联合项目将采用ABBLummus公司的烯烃歧化技术,使C4馏分中的丁烯与乙烯反应生产丙烯。利用粗MTBE装置和MMA装置的C4抽余液可以使丙烯产能增加到11.1万t/a。该装置预定于2006年夏季投产。  相似文献   

5.
三井化学公司表示,公司计划投资约190亿日元(1.54亿美元)在新加坡新建1套100kt/a的Tafmer α-烯烃共聚物装置。当前三井化学旗下全资子公司三井弹性体新加坡公司(MELS)在新加坡裕廊岛运营着1套100kt/a的Tafmer α-烯烃共聚物装置。新建装置也将由MELS来运营。据悉,新装置将于2008年3月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在2009年8月完工。此外三井化学公司在日本千叶拥有1套50kt/a的Tafmer装置。  相似文献   

6.
日本炼油商日本石油公司计划于2006年3月底在其位于日本北部的14.5万桶/天的仙台炼油厂建造新的石化装置。日本石油公司将投资600亿日元(5.37亿美元)建造新装置以提高苯、甲苯和丙烯的产能,该公司将新建一套300kt/a甲苯装置、一套60kt/a苯装置和一套30kt/a丙烯装置,这些装置建成后,该炼油厂甲苯产能将升至480kt/a,苯产能将增至90kt/a,丙烯产能将增至100kt/a。日本石油公司预期全球对石化产品特别是丙烯和甲苯的需求将增加。  相似文献   

7.
《乙烯工业》2011,(4):17-17
10月1013,中原600kt/a甲醇制烯烃(MTO)装置顺利产出合格聚合级乙烯、丙烯产品,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步入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庞晓华 《国外塑料》2005,23(3):28-28
据道琼斯2月17日消息,由于中国和中东国家大规模增产乙烯,导致竞争加剧,为了避免陷入乙烯市场的恶性竞争,日本石化公司决定转产丙烯。三井化学公司在大阪运行着一套新的丙烯装置,目前决定增资3620万美元把产能提高50%,到420,000吨/年,同时把乙烯产能削减9%,至410,000吨/年。旭化成公司和日本石化公司也分别决定投产位于川崎和冈山区的丙烯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9.
丙烯和液化气一般是以乙烯联产品或炼厂副产品方式得到的。由于需求强劲,采用一般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解方法所得产品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人们纷纷研究开发增产液化气和丙烯的新技术。目前,丙烯增产技术主要有烯烃歧化、蒸汽裂解、FCC装置升级、C4/C5烃选择裂解、丙烷脱氢以及甲醇制烯烃等。2003年,世界61%的丙烯来自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品;34%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VCC)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约3%来自丙烷脱氢装置;2%来自其它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产丙烯约占炼油厂所产丙烯的97%;延迟焦化和减粘装置所产丙烯只约占3%。今后世界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蒸汽裂解制乙烯联产丙烯的比例会相对下降,炼厂生产丙烯的比例将相对增长,丙烷脱氢、烯烃转化以及甲醇法等新型生产方法将在增产丙烯中得到不断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生产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是丁二烯和苯乙烯,还有一定量的异丁烯、丙烯腈、乙烯、丙烯、异戊二烯和氯丁二烯。我国以乙烯产量为标志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合成橡胶所需原料的供给奠定了基础。2003年我国乙烯产能已达5710kt,随着扬子石化-巴斯夫600kt/a乙烯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1.
轻烃资源优化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炼厂干气、丙烷作乙烯裂解原料及烯烃歧化技术生产丙烯的经济性分析,认为炼厂干气是很好的裂解原料,具有投资低、消耗低的特点,并指出丙烷作乙烯原料合适的价格临界点以及烯烃歧化技术制取丙烯是适应今后丙烯的发展趋势,避免与中东低乙烯成本进行竞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韩国韩华化学公司(HCC)计划在2010年底前开启位于浙江宁波的1套新建300kt/a聚氯乙烯(PVC)装置。该装置是在今年初获得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同意批复。韩华化学公司同时还计划在2014年将该装置加倍扩能至600kt/a。届时韩华宁波工厂将成为中国领先的PVC生产商。此外,该装置所需的原料乙烯将由韩华化学公司在韩国的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3.
《乙烯工业》2011,23(4):48-48
据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统计,随着2011年中原MTO 100 kt/a乙烯装置的建成投产和2010年中沙(天津)1 000 kt/a乙烯、华锦450 kt/a乙烯、镇海1 000 kt/a乙烯和神华集团(煤制烯烃)300 kt/a乙烯的相继投产,至2011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已超过15 000 kt/a,达到15 065 kt/a。我国乙烯总产量也将有较大增长,预计2011年年底乙烯产量将由2010年年初的11 000 kt增加到15000 kt左右。  相似文献   

14.
增产丙烯,提高炼化企业盈利能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曹湘洪 《化工进展》2003,22(9):911-919
分析了丙烯市场的供求关系,认为丙烯资源面临短缺、产量供不应求,应采取措施,增产丙烯;评述了增产丙烯的技术开发进展,重点介绍了C4^ 烯烃裂解制丙烯技术、烯烃歧化生产丙烯的技术;提出了应加快增产丙烯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视丙烯精制及其衍生物装置的技术改造,以提高丙烯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5.
《工业催化》2006,14(10):43-43
日本旭化成公司采用其专有Omega工艺增产烯烃装置在水岛工厂投产运行。该工艺以炼厂副产的C4和C5抽余液为原料,采用旭化成设计的沸石催化剂生产乙烯和丙烯。该工艺的特点是丙烯选择性高,丙烯/乙烯为4:1,而传统石脑油裂解工艺仅为0.65。采用Omega工艺可使总的丙烯和乙烯产量比提高到0.8。该工艺的温度远低于蒸汽裂解工艺,能耗降低3%以上,CO2排放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陈平 《化学工业》2003,21(6):10-12
通过对炼厂干气、丙烷作乙烯裂解原料及烯烃歧化技术生产丙烯的经济性分析,认为炼厂干气是很好的裂解原料,具有投资低、消耗低的特点,并指出丙烷作乙烯原料合适的价格临界点以及烯烃歧化技术制取丙烯是适应今后丙烯的发展趋势,避免与中东低乙烯成本进行竞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湖化学公司正在将位于美国肯塔基州卡尔弗特城的乙烯装置的原料从丙烷改变为乙烷,同时将乙烯产能从204kt/a扩大至286kt/a。此外公司计划将卡尔弗特城的聚氯乙烯(PVC)装置产能从当前的499kt/a增加至约590kt/a。  相似文献   

18.
碳四烯烃歧化制丙烯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烯烃歧化技术制备丙烯是实现剩余碳四烯烃综合利用以及增产丙烯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研究机构利用碳四烯烃歧化生产丙烯工艺的研究进展:美国Phillips(Lummus)公司工艺比较成熟,现已有工业化装置采用;法国Insti tutFrancaisduPetrole工艺可在低温下进行,但原料对杂质敏感,处于中试阶段;德国BASF工艺无须外加乙烯;南非Sasol公司工艺适合F-T反应产物的歧化,可以与合成油装置实现对接;UOP工艺将甲醇制烯烃技术与碳四烯烃歧化技术相结合,具有相当的经济优势,并即将工业化;而美国ARCO(Lyondell)公司工艺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工艺仍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指出我国解决碳四馏分出路的重要途径就是采用歧化技术生产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己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化工机械》2005,32(4):257-257
据Chemical Engineering(美),2004,111(7):13报道,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研制了一种能转换烯烃族的Omega装置,能从C4残液或炼油厂的流体催化裂化器的C4分馏物中生产丙烯。该装置与用2丁烯和乙烯的反应生产丙烯的普通烯烃转换技术不同,它使用二聚与不均匀反应,这样也能将异丁烯转换成丙烯。旭化成公司准备将从C4和C5中生产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的Alpha装置和Omega装置联合,  相似文献   

20.
《工程塑料应用》2006,34(8):34-34
预计2006年我国对(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0.5万t,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6.5万t。虽然吉林石油化工公司将于今年将其(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生产能力扩建到7.0万t/a,但生产能力和产量还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乙烯/丙烯)共聚物在我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有关生产企业应该不断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新建装置的生产规模应该在5.0万t/a以上。另外还应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牌号,扩大应用领域。如用于树脂改性、高档海绵等领域的高门尼、高充油、高分子量、长链支化及双峰结构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