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董守安  吴长蓉 《贵金属》2003,24(3):30-35
提出了在Fe(Ⅲ)-EDTA—ClCH2COOH—NaOAc缓冲溶液中利用电生Fe(Ⅱ)-ED-TA络合物精密库仑滴定Au的方法。采用电位法检测终点,测定范围在5.2~17.0mg Au时,相对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0.03%。方法可用于纯金、金合金和首饰等材料中Au含量的精密分析,选择性很好。讨论了电生Fe(Ⅱ)-EDTA络合物作库仑滴定剂的理论基础,获得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铜阳极泥分铜液还原所得铂钯精矿为原料,根据其矿物特性选择HCl作为浸出剂湿法脱除Bi、Fe等主要贱金属元素,富集Au、Ag、Pt、Pd等贵金属;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Bi(Ⅲ)、Fe(Ⅲ)在盐酸体系的组分分布图,实验考察了HCl浓度、Cl-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Bi、Fe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Cl浓度为2 m...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中性膦类萃取剂Cyanex 301分离浓盐酸中Pd(Ⅱ)、Pt(Ⅳ)、Fe(Ⅲ)阴离子的薄层油膜层流萃取新方法。利用PdCl^(2-)_(4)、PtCl^(2-)_(6)、FeCl^(-)_(4)在浓盐酸表面与Cyanex 301分子竞争相互作用的差异,实现了传统油滴分散搅拌萃取方式难以实现的Pd(Ⅱ)、Pt(Ⅳ)、Fe(Ⅲ)强化分离。考察了Fe(Ⅲ)浓度、盐酸浓度、H^(+)和Cl−浓度等对Pd(Ⅱ)、Pt(Ⅳ)、Fe(Ⅲ)萃取率及其相互间分离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浓盐酸表面Cl−富集、游离H^(+)浓度较低,Fe(Ⅲ)主要以H^(+)·FeCl^(-)_(4)离子对形式被Cyanex 301溶剂化萃取,而PdCl^(2-)_(4)以取代机理被萃取,PtCl^(2-)_(6)几乎无萃取。随浓盐酸体相中Fe(Ⅲ)浓度的增加,Pd(Ⅱ)和Fe(Ⅲ)的分离增强。Pd(Ⅱ)和Fe(Ⅲ)之间的分离系数随Cl−浓度增加而下降,但H^(+)浓度增加对二者的分离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库仑滴定毫克量铂的方法。实验在含有硫酸铜的HCl 介质中进行,铂阴极电生CuCl_2~-还原滴定PtCl_6~(2-),终点用电位法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最适宜的电解质溶液为0.25N HCl+0.04M CuSO_4·5H_2O,允许工作电极的电流密度≤5毫安/厘米~2。若改变工作电极极性,还有可能电生Cl_2对PtCl_4~(2-)进行氧化滴定。拟定的库仑滴定铂的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很高。  相似文献   

5.
α—芳香烷基取代吡啶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尉棠  张毓凡 《贵金属》1993,14(2):24-31
研究了α-芳香烷基取代吡啶在盐酸溶液中对Au(Ⅲ)的萃取行为。用斜率法测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氯仿溶液中萃合物的组成为1:1(Au/BePy,Au/BpPy),而在苯溶液中萃合物的组成为1:2(Au/BePy)。  相似文献   

6.
PSO—ⅢA(3)亚砜萃取金钯铂的差异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飞  龙惕吾 《贵金属》1989,10(3):13-18
研究了盐酸介质中PSO-ⅢA(3)石油亚砜(自制)萃取Au、Pd、Pt的性能,提出萃取分离Au、Pd、Pt的可能性.探讨其萃取机理,并从机理的角度解释亚砜萃取Au、Pd、Pt能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光度法测定微量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CTMAB存在下,Au(Ⅲ)与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 = 3.0的盐酸溶液中,Au(Ⅲ)与试剂形成1:2的橘黄色络合物,其λmax = 460 nm,( = 1.52×105 L·mol-1·cm-1.Au(Ⅲ)含量在0~14 (g/10mL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三正辛胺为流动载体,研究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金属Au(Ⅲ)的传输行为;考察料液相酸度、分散相膜溶液与解析液体积比、解析相中KCN浓度以及不同的解析剂对Au(Ⅲ)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相盐酸浓度为2.0mol/L,分散相中膜溶液与解析液体积比为40:20,用KCN作解析剂,KCN浓度为0.5mol/L时,该分散支撑液膜体系对金属Au(Ⅲ)具有很好的传输作用。  相似文献   

9.
活性铜粉置换金钯铂铑电流滴定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秋泉 《贵金属》1993,14(3):42-46
提出了一种在Pt、Pd、Rh、Au、Cu、Fe、Ni、Zn存在下Ir的电流滴定方法。Au和Pd的干扰可在1mol/L HCl介质中用活性铜粉加热搅拌30min置换分离。经氧化并在HCl-H_2SO_4介质中用吹气法除尽过量氧化剂,用亚铁电流滴定。在确定的条件下,大量Au、Pd、Pt、Rh、Cl、Ni、Zn和两倍量的Fe不干扰。方法适用于贵金属中间产品与Pd—Ir合金中Ir的测定。其相对误差均≤0.1%。  相似文献   

10.
N.N—二仲辛基乙酰胺(N503)盐酸体系溶剂在浆萃取Au(Ⅲ)过程中,由于Si,Fe,Mg,Al,Ca等元素形成了溶剂污物,造成了萃取剂的大量损失。在表面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体系酸度、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溶剂污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及酸度是影响溶剂污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升高亦有利于降低萃取剂损失。此外还研究了在萃取剂中加入调整剂及利用絮凝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矿浆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矿浆预处理后萃取剂损失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John Banhart 《Gold bulletin》2008,41(3):251-256
The possibilities to manufacture gold-based foams are explored. Gold powder and various powdered alloying elements are mixed with a small volume fraction of a gas-releasing blowing agent. The blend is compacted to a dense precursor, which is then melted in a further step in order to trigger foam formation. We find that gold-silicon alloys containing 2–3 wt.% of silicon or around 8 wt.% of germanium can be foamed using TiH2 or ZrH2 as a blowing agent. Foams with about 85% porosity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宁远涛 《贵金属》2008,29(2):55-61
讨论和总结了Au与Au合金的微合金化.在Au合金中,微合金化元素的主要作用是强化、调整电阻率、细化晶粒尺寸和提高再结晶温度等. 几乎在所有的应用中,相对于Au具有大的熔点差或原子尺寸差的合金元素,诸如碱和碱土金属、稀土金属、高熔点金属、类金属和某些简单金属被选择作为微合金化元素. 介绍了微合金化Au合金的某些应用.许多微合金化元素对Au和Au合金性能的影响常常是多重和协同的.总结了对于不同应用的Au和Au合金的微合金化元素的某些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容量法测定金合金中的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文明  黄树茂 《贵金属》2006,27(3):50-53
对重铬酸钾滴定过量硫酸亚铁返滴定法测定金合金中金的主要问题做了探讨和实验.拟定了简便、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的重现性好,金含量为60%~99%时的相对标准偏差<0.2%.  相似文献   

14.
杨鹔  吴奕阳  赵敏华  王浩杰  张帆  李媛媛 《贵金属》2018,39(S1):188-190
云锦妆花缎是云锦中的高端产品,其中的扁金线的金层含金量一直没有检测方法。采用王水溶解云锦扁金线,进行ICP-AES法测定主成分金,次成分银、铜,按照金在检测的所有主要金属元素总和的相对占比来计算含金量。方法精密度分别为金13.1%~16.5%;银2.69%~6.54%;铜5.58%~9.9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金96.5%~98.0%、银97.4%~100.0%、铜90.4%~101%。  相似文献   

15.
《Metal Finishing》2002,100(4):110
  相似文献   

16.
17.
难处理高砷金矿的细菌氧化-提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过驯化的HQ0211菌对高砷金矿进行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实验研究.该矿石含金128.5 g/t,含砷16.84%(质量分数,余同),含硫21.72%,含铁26.62%,氰化浸出率只有29.35%,是典型的高砷难处理矿.经过细菌氧化预处理,金矿脱砷率达到96.2%,失重率达到43.9%.矿石的金氰化浸出率由原来的29.35%提高到92.57%,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Au与Au合金材料近年的发展与进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宁远涛 《贵金属》2007,28(2):57-64
总结与评述了自本世纪以来Au与Au合金材料在科学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其内容包括Au与Au合金冶金学研究、Au与Au合金新材料和新的加工制备技术3个方面.在冶金学方面,简单介绍了某些新的Au合金相图研究和Au合金向多元合金化和微合金化方向的发展.新的Au与Au合金材料研究包含电气工业用新材料、电子工业用新材料、饰品与牙科新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和涂层材料等.Au材料的加工技术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最后,总结和评述了Au与Au合金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An account is given of the variation in composition of bronze deposits with solution composition and operating variables. The conditions to ensure correct balance of anode and cathode efficienci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bronze plating compared with nickel and copper plating are reviewed. The use of potassium-based solutions is suggested and preliminary details of a lithium-based solution given.  相似文献   

20.
键合金丝用高纯金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电解法制备高纯金的基本原理和试验过程,与其它方法相比较,方法具有工艺技术参数稳定、易控、产品的杂质元素含量低、质量稳定、易于批量化生产、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对高纯金需求量大的行业如键合金丝等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