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氮源对黄花鸢尾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生植物床系统研究了不同氮源(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对黄花鸢尾(Iris pseudoacorus)去除水体氮磷营养盐效率的影响,同时对植物的生长量、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黄花鸢尾对氮磷的吸收利用以及氮循环细菌的分布和氧化亚氮的通量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黄花鸢尾对硝酸盐氮具有优先选择性,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从植物总氮、总磷吸收量来看,3种氮源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从氮循环菌分布和N2O释放量来看,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一定范围内,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随营养盐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浓度为80 mg/L的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都对黄花鸢尾生长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高浓度氨氮溶液中,植物的湿重明显减少,因此,黄花鸢尾更适宜治理硝酸盐污染的水体。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地下水体中过量的硝酸盐被视为一种污染,可引起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在肠胃中可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可以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危害人畜的生命健康。氨氮过量可以降低饮用水的口感适宜度,出现异嗅和异味,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世界卫生组织(wHO)限制饮用水的硝酸盐氮含量低于10mg/1。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大体可分为有机氮与无机氮两种,二者之和即为总氮(TN)。无机氮又包括氨氮(NH_3—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硝酸盐氮(NO_3—N)。监测氮的含量,对于掌握水体被污染的情况及其自净作用有很大意义。总氮还是评价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重要指标。总氮可直接测定,也可用无机氮与有机氮含量相加的办法求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朱庄水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规律分析,说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及水质变化特点,为水库水质站网规划中监测点的布设和水库水质的代表性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朱庄水库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朱庄水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规律分析,说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及水质变化特点,为水库水质站网规划中监测点的布设和水库水质的代表性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氮是一种营养物质,但过量的氮不仅无助于人类,而且污染水体。水体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四种形态出现。它们随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PH 值和水温等条件而相互转化。本文提出了考虑水流纵向分散作用的四氮降解——转化水质模型的分析解,并用无锡市梁溪河的实测资料验证,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可在水质预测、预报和水质规划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采用循环环境水槽试验对流速对氮元素降解过程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研究中,分别监测了不同流速条件下水体的氨氮、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pH随流速变化对氮元素主要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水体pH主要受氮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其值的变化与氨氮、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的浓度变化显著性相关,其与流速同样关系紧密,无论是氨化反应占主导阶段,还是硝化、反硝化反应占主导的阶段,均是流速越大,pH越高。  相似文献   

8.
江西千烟洲农业生态系统水环境氮污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以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N)、硝酸盐氮(NO3--N)及总氮(TN)为研究目标,选取松塘水库、G井、Ⅰ井、人工鱼塘、甘家水井、架竹河为研究点.近期(2010年1月-2010年5月)水质动态监测资料表明,千烟洲农业生态系统水环境氮污染以硝酸盐氮(NO3--N)为主,地下水流场上下游差异性较大;地下水流场下游甘家水井,硝酸盐最高含量达22.56 mg/L,最低含量14.80 mg/L,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10 mg/L,检出率100%,出现了硝酸根型地下水;农忙时人工鱼塘、架竹河水中亚硝酸盐氮(NO2--N)含量明显升高,高达约0.20 mg/L,对水中生物的生长极为不利;河、库、井水中氨氮(NH4+-N))浓度差异不显著,但随时间变化差异明显.通过研究“三氮”在地下水中的转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和地下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平原水库2个出水口不同深度上取水样进行试验,分别对进出水CODMn、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情况,以及原水总磷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根据对溶解氧、嗅阈值、MIB浓度与藻类总数之间关系,以及滤后出水余氯的分析,判断得出平原水库产生异嗅味原因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低温藻类在水体中产生的分泌物为典型的异嗅味物质,且在封冻条件下难以挥发;水中氨氮浓度过高,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二氯胺、三氯胺等化合性氯加剧了处理水的异嗅味。  相似文献   

10.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是否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风险,尚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北京市某再生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人工配制各浓度梯度的营养盐,试验研究补给再生水后景观水体水质指标的变化,重点考察氮营养盐(氨氮、硝酸盐氮)对叶绿素a和藻密度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藻密度主要受水体中氮磷比和磷酸盐浓度的影响,与单独的硝酸盐氮浓度增加并无直接的关系。当磷酸盐浓度保持在1mg/L以下,氨氮浓度在4mg/L以下,硝酸盐氮浓度在16mg/L以下,将再生水一次性补给景观水体是可行的,不会产生藻类暴发。  相似文献   

11.
据官厅水库2001--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官厅水库总氮、氨氮、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在不同断面、不同月份及不同年际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2004--2006年的总氮和氨氮浓度大幅度下降,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不明显.但2006年四氮浓度仍然偏高,且非汛期氮污染高于汛期。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2013年1月~2017年7月石河水库蟠桃峪监测点水质采样监测结果,选取了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溶解氧、PH值和总磷等指标进行研究,对各类无机氮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了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南方城市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DO、pH、进水氨氮负荷及HRT等因素对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影响,探索了该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的控制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当反应器在DO=0.5~1.0mg/L、pH=8~9、进水氨氮负荷为35mg/L及HRT=14h时,获得了稳定的亚硝酸盐氮积累,实现了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地下水氮类污染转化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市地下水开采利用主要以城镇供水水源地、农村人畜饮水为主,近年来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以氮类污染为主。笔者以现状污染区域单井监测资料,探讨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在地下水中的污染特性,以及在含还原性和氧化性物质的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以期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和处理措施提供理论指导。1氮污染现状选用临沂市125个现状年单井监测资料(其中2003年7月~2004年1月补测80个)。选取pH、氨氮、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氰化物、砷、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六价铬、汞、铅、锰、铁和镉15个污染参数…  相似文献   

15.
封闭循环养殖系统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化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人为控制的高度介入,使得水体中氮的各种形态转化和循环过程发生了改变。其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系统水体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持续监测长春市海水养殖示范基地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他水化因素对氨氮和亚硝酸含量的影响。测得到其封闭循环养殖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率为70%左右,对亚硝酸盐的去除效率为10%左右,对封闭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研究和探讨,为海水养殖示范基地优化工厂化养殖和保护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左一鸣  崔广柏  冯健 《人民长江》2005,36(10):29-30
引入多元统计中的类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法,对太湖焦山站的高锰酸盐指数、5 d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等8个水质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计算,探索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硝酸盐氮与总氮、氨氮与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可以聚为一类,而5 d生化需氧量与溶解氧各成为一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太湖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河道表层沉积物中氮素分布特征,以潇河为研究区,选取7个采样点,研究表层沉积物中两种形态的氮素——氨氮和硝酸盐氮,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成因,并探究其与有机质之间的关系。其中氨氮用KC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硝酸盐氮用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测定用重铬酸钾法。在测定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单项指标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中氮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潇河表层沉积物中氮素总量表现为中下游段高于中上游段的特征。就两个河流段而言,同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氮素总量受到上覆水体氮营养盐水平、溶解氧含量及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影响。氨氮含量大于硝酸盐氮,二者平均值之比为1.38∶1,表明潇河沉积物还原程度较低。2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沉积物中硝酸盐氮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潇河沉积物中总氮的含量较高,一半以上采样点的标准指数超过1,说明潇河沉积物环境质量受氮的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8.
采用长污泥龄、低氧或微氧工艺控制亚硝化反应,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亚硝化工艺,连续运转245d。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亚硝化工艺氨氮转化率平均为68.1%,亚硝酸盐氮生成率为63.7%,硝酸盐氮生成率平均为1.2%,氨氮几乎全部转化为亚硝酸盐氮,未发生硝酸盐积累。出水中氨氮负荷为0.238kgN/(m3·d),亚硝酸盐氮负荷为0.526kgN/(m3·d),污泥龄为198d,污泥比增长率为0.0051d-1,污泥产率为0.0375gVSS/gNH3-N。长污泥龄、低溶解氧、游离氨、亚硝酸抑制等的共同作用,是实现稳定亚硝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密云水库调蓄南水北调后总氮变化特征,基于2015—2022年监测数据及历史相关调查资料,分析密云水库总氮、硝酸盐氮和氨氮年内、年际质量浓度变化情况。8年间,总氮、硝酸盐氮冬、春季质量浓度较高,夏、秋季较低。总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每年高值大致出现在枯水期,低值大致出现在丰水期。总氮、硝酸盐氮、氨氮质量浓度年际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库区各点总氮年均值2015—2020年呈波动性上升,之后下降,总氮年均值增大从白河库区开始,逐渐向潮河库区蔓延。大部分监测断面总氮质量浓度均为表层<底层<中层。综合分析密云水库氮元素含量升高,主要是因为外源性输入,控制入库污染物总量,是目前防治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施氮后稻田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及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稻田表面水体中氨氮、硝氮和总氮(简称三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模式,设计了在非完全淹水条件下,具有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尿素施用后,稻田水中氨氮和总氮的变化趋势是含量迅速增加,并且达到最大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含量下降较快;而硝氮则是先升后降;氨氮/总氮、硝氮/总氮和两氮/总氮也呈先升后降趋势.总氮和氨氮含量动态变化的最佳拟和数学表达式均为指数、对数、乘幂型或二次型,而硝氮含量变化却没有合适的拟和模式.氨态氮和总氮是农田排水监测的主要氮素指标,而硝态氮可以作为辅助指标,施氮9 d以后,三氮的含量已经很少.故施氮后9 d是防止水稻田面水氨氮、硝氮和总氮大量流失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