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长金 《录井工程》2015,26(2):74-75,80,93,94
侧钻水平井试油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垂直段采用114.3 mm套管回接固井方式完井.泵只能挂到直井段.离目的层远,形成大的生产压差较难;之二是分段压裂结束后.由于管串丢在水平段。地层产液通过时流动阻力大.影响泵效;之三是上部为大套管组合.环空容积大.在地层液排液求产过程中对地面排液设备要求高。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事业部在对以往举升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本着安全、可靠、求准产能的目的.成功将水力喷射泵排液求产工艺用于倒钻水平井上.并研制与该工艺配套的高效强排水力喷射泵.解决了生产压差小、地层产液在井筒流动阻力大、地层液举升速度慢等问题。2012年该工艺在F6HC井成功直用.为复杂井的试油求产提供了借鉴。为特低渗区块储量评价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试油测试一体化技术是将"射孔—地层测试—排液"三项工艺集于一套管柱上,实现了一套管柱完成多项试油作业。冀东油田引进了"射孔—地层测试—射流泵排液"、"射孔—地层测试—氮气气举排液"试油一体化技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采用MFE工具、STV工具及负压测试阀系列的一体化工艺技术,集深穿透射孔技术、地层测试、射流泵排液技术优势为一体,在准确获取各项地层参数的同时减少洗压井次数、防止地层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庆油田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压后试油排液求产中排液参数变化的问题,通过研究螺杆泵与水力泵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对PP3井和QP5井两口水平井先采用螺杆泵、后采用水力泵的实际排液求产数据进行分析,从排液能力、工作制度调整、井底流压及产能求取的准确性等方面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应用对比,提出螺杆泵与水力泵在水平井排液求产中的选择原则。分析表明,螺杆泵在泵效60%以上时,可实现安全稳定求产;而水力泵更适用于压后水平井试油排液求产,尤其是日产液小于100 m~3的低产井。该分析为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压后试油排液求产优选排液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油期间大量排液有利于系统评价地层真实产能液性及相关地层参数,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资料.从冀东海上试油特点入手,对海上试油排液各工艺进行了例举分析.随着撬装膜分离撬装制氮设备的投入使用,冀东油田海上试油逐渐采用连续油管+氮气气举的排液方式,改变了以前由于海上排液设备资源缺乏和平台空间限制,仅限于使用射流泵排液的状况,取得...  相似文献   

5.
压裂—水力泵排液求产联作是将水力泵举升排液工艺与压裂施工的有机结合,实现一趟管柱完成压裂施工和水力泵排液求产。缩短了试油排液周期、减轻了劳动强度,发挥了水力泵举升排液中排液能力强、工作制度可调、可随泵测压取样等特点。经在吉林油田红75-8井应用,6d完成水力泵排液求产工作,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试油排液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云志 《油气井测试》2001,10(4):41-44,46
根据胜利油田近几年勘探试油排液的典型井例,针对不同地层液性采用的不同的排液工艺技术,总结出了以地层测试为中心的一般油水井、稠油井的排液及水力泵、纳维泵排液工艺技术系列,为油田的勘探试油与 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地层测试评价配长筒泵排液求产技术为主 ,结合优质压井液射孔工艺、三相分离器量油测气工艺、电缆桥塞封闭油层工艺 ,形成了浅海钻井平台原钻机试油测试技术系列。该工艺一趟管柱取完一个试油层的资料 ,试油时效大大提高 ,加快了油田的勘探进度 ,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浅海试油排液工艺的对比及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适应于浅海平台环境的海洋试油排液举升工艺主要有射流泵排液、螺杆泵排液、液氮气举、氮气或氮气泡沫举升及液氮、氮气或氮气泡沫与连续油管配套举升等几种方式,针对上述几种海洋排液工艺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对比,说明了不同工艺针对海洋现场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地层储层性质及井况对不同排液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9.
常规抽汲排液求产工艺作为一项重要的求产手段,由于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但在冬季试油施工或遇一般稠油井时,就会出现试油抽子在油管内无法正常下入,导致不能准确求取产能液性资料的现象.针对这一难题,根据传统的泵抽原理,研制了利用油管管柱的上下运动实现连续排液的试油新工艺--油管泵抽汲排液工艺.该工艺不但可以成功解决上述排液求产难题,而且避免了由于常规抽汲井口防喷工具密封不严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乌东3井地理状况、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简述了乌东3井钻井试油情况,对试油工艺进行了分析,说明了钻井试油过程中的得失,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施工建议,认为液氮排液应在压裂后直接进行,不应在排液后期进行,排液过程中多做水样分析,确定地层产水,就可停止排液。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拉尔油田水力泵试油排液工艺中地面排液设备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连续、高压长时间试油要求,造成掏空深度不够,流压曲线不连续,无法求取储层最大产能等问题,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和大港油田钻采院合作,对现场水力泵地面排液设备进行了完善、改造、升级,研制出了适合不同井深的水力泵地面一体化排液设备,在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的同时,降低了施工队伍的设备搬迁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海拉尔油田借助水力泵试油排液求产工艺,辅以不同井深用地面一体化排液设备,不仅缩短了油气井测试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解决了低压、低渗非自喷油层求取资料难的问题,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峥  盖连民  田家宏  马锐 《油气井测试》2007,16(4):59-61,64
吉林油田的地质条件决定了90%以上的试油层要进行压裂改造。对于压后大排量的试油井层,如果能够快速排液,将减少地层二次污染。压裂与水力泵排液求产工艺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试油效率,缩短了试油周期,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污染。特别对解决深井、高产井、稠油井、间喷井等试油难点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是一项有前途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于油质差、产液量高、多次长时间排液井层,常规的试井方法难以达到测产目的。采用试油排液与测产连续监测技术,将智能型电子压力计随排液管柱下入井底,对排液过程及液面恢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出液面恢复产量,检查排液效果。该项技术可以计算出任意阶段的液面恢复产量,特别适合于稠油、高凝油、高产液层的测产及多次长时间排液、压裂施工、水力泵排液等的连续监测,有效缩短试油周期,提高试油地质资料录取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射流泵排液技术在冀东油田试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流泵排液在冀东油田试油工艺中被广泛采用.从其结构原理、工艺特点入手,论述了其与射孔-地层测试相结合的三联作工艺技术.该项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性强;既能实现负压射孔、测试求取地层参数,又能在测试时实现连续大量排液.近年来,在冀东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试油测试过程中,常规排液工艺存在动力液和地层产液混合排出、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影响多等问题,为此研制的一种新型无杆液力活塞抽油泵,可与油管配合使用,动力液只能在油管内流动,地层产液不能进入油管,克服了动力液和地层产液混合排出的缺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判断地层是否产水,落实地层产液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试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设计开发了抽汲托筒、98.425 mm提放式全通径测试器、过滤储液池、简易油管刮削器、内压坐封封隔器、低压投放式油管堵塞器等试油工具。这些新工具的应用,解决了常规抽汲地层资料获取、特殊工艺井全通径地层测试、水力泵排液地面除砂、油管内除垢及油管溢油等问题,满足了试油生产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压裂液快速返排问题,开发了压裂与排液联作工艺,研制了与该工艺管柱配套使用的抽油杆减磨接箍,合理地选择了压裂用抽汲泵、压裂用封隔器。经现场实践应用表明,该工艺提高了试油效率,缩短了试油周期,减少了压裂液对地层的污染,具有返排及时、实用性、可靠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乍得潜山裸眼段漏失严重,致使打水泥塞时灰面高度难以控制,封层成功率低,MFE等常规测试工具和抽汲排液测试技术难以满足长裸眼段分层测试和稠油井排液测试。根据乍得潜山油藏裸眼段储层特征及井身结构,形成了潜山裸眼常规试油工艺、长裸眼段试油工艺、裸眼桥塞联合注灰封层上返试油工艺、潜山裸眼稠油试油工艺和潜山裸眼测试工作制度。经BC2-1井应用表明,坐套测裸的NAVI泵+APR工具排液测试求得的流动压力和产量均比较稳定,NAVI泵累计运转1 475 min,产液96.746 m~3,产油90.243 m~3,试油效果显著。该裸眼试油系列技术为乍得潜山油藏评价和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油是最直接录取储层产能液性资料的工艺方法,其关键工序是排液求产。"节能环保型试油连续排液装置"与地下杆式抽油泵、井下作业井架系统和采油生产井口配套使用,完成连续排液求产。通过短期的排采,可求取准确的试油资料数据,与其它排液工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油管泵是针对稠油井试油而开发的一种试油工具,其动力为作业机车,通过机车带动油管泵的活塞上下运动达到排液求产的目的,很好的解决了稠油井试油的问题,但存在人工强度大、对设备性能要求高、易磨损油、套管等问题;常规抽汲是利用机车转动抽汲绳带动水力式抽子,在油管内上下活动达到排液求产的目的,但存在着遇稠油抽汲困难的问题。将两种工艺结合,可达到既能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对设备性能的要求,又能有效解决管柱磨损的问题,从而使稠油试油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