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稻生育阶段需水量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部分.在灌溉上,用水的原则是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尽量减少生态用水,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效益.地处寒区的通河县,水资源比较紧张,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已纳入基本国策.农业上提倡开源节流,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永幸河灌区“一麦一稻”的农业生产格局和在灌区工程已配套完善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推广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为灌区的主攻方向,文章介绍了两种水稻节水技术,并结合实际建议推广水稻“浅湿间歇”灌溉,提出了具体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种稻国家,全国水稻总产量及灌溉面积居粮食作物中的前列。水稻灌区的节水、高产在我国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试验研究、开发与推广了许多种水稻节水、高产灌排技术;国内通过先进的试验手段,发现长期采用一些水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能对水土环境及产量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探讨了此影响产生的原因及避免途径。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并开发出了水稻高效节水、持续高产的灌排与施肥综合技术,以及水稻灌区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体是稻田轮流淹水与落干的间歇灌技术、与此相配合而增加追肥次数的施肥制度改革措施,以及易于推广应用的稻田实时灌溉预报与渠系用水实时调配技术。这些技术是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紧密结合,既能高效节水,又能避免水土环境的不利影响,持续高产,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中亦介绍了这些技术的推广情况及推广后取得的节水、增产经济效益和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虎林市2002年市属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2.296亿立方米,可采量1.865亿立方米,现有井灌水田面积35.86万亩。由于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使中东部地区的宝东镇、新乐乡、伟光乡、虎头镇、东方红镇5个乡镇的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的超采。为稳定水稻面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002年、2003年我们在虎头镇进行了水稻无水层灌溉试验,对水稻需水规律和节水高产机理等方面进 相似文献
7.
8.
水稻直播栽培成本低,容易被认同,而水稻直播可节水高产,却是一种新鲜事。19届国际排灌会2005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执行主席凯恩路·阿卜杜拉先生在报告中指出:“就水稻而言,传统的插秧方法,正逐步让位于直接播种法。即在土地湿度正好可以满足农作需要的时候直接播种,从而大幅度降低用水量。”水稻直播栽培又称水稻轻型栽培,可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又节水且高产。据笔者所闻所见,发现似乎在现阶段已成国内外水稻生产发展新潮流。今年有机会到南方疗养,在太湖边发现,即使最普通的农村,在近二三年中已大面积、大规模发展水稻直播。是旱播(湿地… 相似文献
9.
以玉林地区近40年来大面积多种水稻节水技术开发的实践为基础,提出要解决的2个问题,导出4个理论公式和3组5个量化实用公式,以及长期稳定此技术的3个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示范区水稻节水灌溉实践,从高台营养钵节水旱育苗、三旱整地、抛秧节水栽培到浅湿干灌溉技术几方面论述水稻综合节水技术,给出了节水灌溉技术参数指标,并对示范区节水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区,热量和水资源相对匮乏,5-9月份活动积温在1 900-2 700℃之间,地表水资源量694.06亿m3,人均占有量1 983 m3。大气降水年度分布极不均匀, 多集中在7-9月份, 约占全年的70- 80%,春季多风少雨, 干旱相当严重。因此笔者就如何实现寒地种稻节水、优质、高产进行了探讨。一、选用优良品种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的前提稻农种植什么品种,直接关系到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生产上应选用熟期适宜、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水稻间歇灌溉是本灌区试验站在多年试验中总结筛选出来的一种节水增产的明显的水稻灌溉新技术。1989年在灌区范围内示范推广了3.34ha。试验和推广资料均表明,间歇灌溉可使水稻每0.0667ha(1亩)增产稻谷5—10%,节省水量50m~3左右。提高了水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盐城市的生产实践,总结水稻节水高产控灌技术推广的经验,采用”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的辐射方式和“技术依托单位、主管单位和生产单位相结合,水利、农业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培训、现场示范、技术服务”等措施,制定“组织机构、管理措施、处理设计、观测方法、深层探讨”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1节水灌溉意义从自然生态的现状看,水资源缺乏已成为世界的必然趋势。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节水灌溉,是解决水田缺水,扩大灌溉效益增产、稳产的根本出路。将灌水定额合理地降到最低点则是一举多效的措施。一是现有蓄灌工程可以扩大效益,二是浅水灌溉可以提高水温,促进早熟高产,减少肥水流失,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推行节水灌溉则是科学种田利国利民举措,水利工作者研究农作灌溉水技术对水利工作十分必要。2灌溉水层深度研究总结延寿县中和灌区试验田、东明试验站、山河灌区试验田十几年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其多种的灌水方法,以及老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