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章分析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堤防整治工程区,临时施工工程区,土料场防治区等各个分区水土流失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河堤开挖、临时堆土等工程手段均会对沿线原地貌造成较大扰动甚至破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为避免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损伤应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海淀区温泉沟上游段治理工程为例,论述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流程和事项,全过程分析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壤侵蚀量预测以及防治标准和防治目标,结合现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布局方案,可为有关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河道整治工程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破坏区域原本生态系统。因此,在开展此项工程时应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文章以佛寺镇解放村为例,重点探讨了河道整治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浑河河道水土流失范围、单元划分及预测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主要为各防治区施工期间临时堆土的临时防护,弃渣场防治区的表土剥离、表土回覆等工程措施,各防治区的栽植乔木、撒播草籽等植物措施,将工程措施、临时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防控是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辽宁省抚顺县社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预测,阐述了河道综合整治中的水土流失防控思路和防控措施,分析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商丘市下清水河五王沟口至大沙河口段治理工程项目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轻微,土壤侵蚀模数为200 t/(km2·a)。文章根据商丘市下清水河五王沟口~大沙河口段治理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原则,针对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的目的。工程主要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表土剥离、土地整治、弃土拦挡、排水沟、植树绿化、临时堆土拦挡、临时沉沙池和临时排水沟等,形成永久性措施与临时性措施相结合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安阳地区河道治理工程的特点,对占地面积大、且土方工程量较大、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根据安阳市多条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长江下游流域某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为例,进行水土流失预测、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思考防治措施顺利实施的保证措施,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旨在通过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能够基本控制项目责任范围内因工程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绿化美化区内环境,为项目责任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本次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的治理标准,首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特点进行了分析,后根据整治措施,进行了预测时段和项目区的划分,提出了主要的预测内容和方法,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以及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进行了预测,对工程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和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下阶段和工程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今后此类航道整治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占地面积广,弃渣量大,同时具有线型和点型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方案编写时需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选取合适方法预测水土流失,结合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补充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合理安排水土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北京城市河道旱河整治为例,从改善防洪排涝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和满足城市发展等方面,对旱河综合整治特色工程措施进行了相关论证与分析。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供类似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新疆典型干旱地区别迭里水电站工程为例,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通过采用固定监测点与临时监测点相结合的地面监测和调查监测方式,建立水土流失小区监测场,对典型重点监测点进行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果监测,综合分析了该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项目防治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6.5%,拦渣率99%,水土流失控制比1,林草植被恢复率97.8%,林草覆盖率15%。该监测结果与效果评价,可为全疆干旱区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传统河道整治通常功能单一、仅以城市防洪为目的的特点,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竹鹅溪综合治理工程实例,就如何综合治理城市河道、提高河道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提出新的设计理念,供工程设计人员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道整治改善环境,带动周边土地大幅升值,可为城市财政创造大量土地出让收入,也为城市河道生态整治工程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和能力。由于在投融资和效益计算方面不同于一般河道防洪项目,因而其经济评价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分析了该类工程和经济评价特点,提出了主要效益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河道治理工程涉水施工,水土保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保障河道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为降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的不利影响,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以东阳市白溪江巍山段为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研究。针对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采用分区防治的方法,对不同工程区域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降低工程建设对河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发展,临近城市的水土保持工程不仅要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还要从美学出发,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水土保持措施的布置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还要满足景观要求。以河道治理工程堤顶、背水坡及护堤地水土流失防治为例,采用景观绿化和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布设措施,初探景观绿化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为例,论述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分析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并将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于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遏制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流失的发生,使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成为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城市合理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兼顾的新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会对工程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以独流减河左堤治理工程为例 ,分析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从工程和生物两方面提出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 ,并对其投资进行了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监测是采用评估、分析、调查等技术手段,从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综合评价其整治效果、环境变化趋势及影响程度。为准确反映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危害程度、变化特征、作用类型、分布状况等有必要采取全过程监测措施。文章以江西省单退圩堤加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从水土流失监测范围、防治成果、治理措施、监测流程等方面分析了项目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月明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分析了河道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综合整治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整治原则和目标,确定了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是清淤切滩、清障疏浚、生态护岸、截污治污、景观设置等,旨在提高河道行洪排沥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营造城市美丽河道景观,提高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