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Planning》2019,(14)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请求人为实现不正当目的故意提起无效宣告程序,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构成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滥用。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程序一旦被滥用,将产生无效宣告程序价值无法实现、正常民事诉讼秩序被妨碍、司法资源和专利行政审查资源被浪费、相对人诉讼成本增加等危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
由于专利诉讼的专业性比较强,在保护专利权的同时又应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前在法律上对于专利侵权判定规定又较为的原则,司法实践中的操作差异也比较的大。所以,如何解决专利侵权的判定这一核心问题,无论是专利代理师还是律师,甚至有时法官也判断不准。而本文将目前的理论知识与作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相结合对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进行初步研究,从而解决对专利侵权判定判断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减少实践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专利审查指南对于无效阶段权利要求的具体方式修改后,无效实践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权利要求的进一步限定式修改,相关从业者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旨在通过无效案例的分析,总结专利局复审无效程序中传达的审查标准,希望对于当事人特别是专利权人提供参考,以便有效利用有限的修改时机修改权利要求以尽最大可能维护权益。  相似文献   

4.
贺杰 《工程机械》2004,35(3):56-58
反诉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在被告将原告诉诸于法庭的诉讼过程中,原告又与被告在另一场官司中转换了角色。在专利侵权官司中,“侵权人”将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反诉无效或者将专利权人诉诸为另一案的被告,这就是专利官司中的反诉。适当地应用反诉,这也是被告应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权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
在专利无效诉讼中,证据规则的适用直接关系到相关利害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维护。在对我国专利无效诉讼程序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诉讼中证据规则适用问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优先适用审查指南规定的建议,然后对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和新证据采信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贺杰 《工程机械》2003,34(10):56-57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是WTO的基本准则之一,该协议将专利权认为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如若单纯仿制国内外的新产品,将等同于侵占了他人的财产权。因此,近年来企业经常遇到因为专利权所引发的纠纷,据初步统计在每年多达上千件的专利纠纷案例中,大多属于实用新型和外设计专利。专利权的法律效力主体是专利权本身存在的合法性。由于现行的专利法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予并不经过实质性审查,其专利权的法律存在具有不确定性。作为补救措施,专利法的第45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  相似文献   

7.
黄柏成 《中国电梯》2009,20(7):9-12
专利法规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对专利侵权判断没有涉及。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二个法规对专利侵权判断适用的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多余指定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做了一些基本的规定。但是,对于专利界和司法界所普遍采用的变劣发明原则、公知技术抗辩原则、公开捐献原则、先用权抗辩原则没有提及。什么样的行为才会侵犯专利权,通过对专利侵权判断的“四步法”分析,明确了不同的侵权情况,适用不同的侵权判断原则。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促使人们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中较为核心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就目前而言,假冒仿造和盗用偷用专利的行为屡禁不止,但是专利权人却很难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专利权,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专利侵权案件中,专利权人取证存在极大困难。因此在司法和立法上亟需从证据角度给予专利权人帮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团体标准制度的建立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有利于产业形成创新集聚和引领效应。标准与技术专利的渐进式契合,使专利向团体标准的转化成为具有效益聚焦点的技术转化路径。但是碍于传统专利制度赋予专利的权益属性,使专利的"私有化"与团体标准的"公有化"冲突不可避免,形成技术转化屏障。为规避经济发展约束,提出产业团体共享知识产权的团体专利制度,以专利产权共享为主线,搭建区域协同平台,解决专利权滥用造成的不经济性冲突,提出基于多边协同理论的专利向团体标准转化的共享理论路径,以推动专利转化和标准输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3)
知识产权战略的不断深入,专利强国目标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在注重专利数量的同时,日益重视专利质量的提升。本文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专利质量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专利质量的内涵,并从专利产出的"三阶段"即发明创造、申请、审查过程中涉及的发明人、专利代理人、专利局审查员以及政府"四主体"角度提出影响专利质量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专利质量提升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