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35):12-14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诉讼理论的逐步加深,对诉讼内涵,诉讼类型更为注意,审判模式从单一的法院审判向多元化的矛盾解决方式转变。基于当前理论界关于家事纠纷研究,由其本身的私密性,关系的复杂性应区分与普通的民事诉讼,不仅需通过法院的审判解决问题,更加需要多元化的,多方面的解决模式化解纠纷,不仅以案结而事了。目前我国的家事审判制度存在法官对其认识的缺失,调解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结合当今我国相应制度,从理论向实践多元解决家事纠纷转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5):206-207
司法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举足轻重的法律制度,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机制,具有解决社会纠纷、提升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等作用。但现在不管从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显露了其缺陷和不足,本文着重从分析司法调解制度在立法及实践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学术理论界几种关于如何完善调解制度的观点,提出应当取消"事清责明"的规定,完善调解激励机制,推行"控审相对分离"制度,强化对调解的监管等一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司法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5)
近年来,家庭结构以及经济状况不断变化,离婚率逐年上升成为社会面临的难题之一。在诸多离婚案件的解决途径中,诉讼离婚调解制度是重要解决方式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对司法资源的节约,更在于促进家庭以及婚姻的稳定。本文从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特征以及缺陷、完善出发,对此制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因此促进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从而使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进一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4):78-79
当前,司法实务中长期运行的低非讼化纠纷解决途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家事纠纷解决的特殊质效要求。家事纠纷的基本特点、家事纠纷解决之价值追求、克服"对抗—判定"诉讼模式缺陷的要求以及我国家事民族传统、革命司法传统的影响等都决定了家事纠纷解决应走非讼化之路。域外国家已经确立的家事纠纷解决理念、调解优先等程序制度及其实务运行经验,启示着我国家事纠纷解决之非讼化路径选择和方案构建;我国家事纠纷解决的现状以及减轻审判压力的需要迫切要求推进家事纠纷解决非讼化改革。鉴此,我国有必要重新确立家事纠纷非讼化的理念、原则,系统构建促进家事纠纷解决非讼化的程序制度,推进我国家事纠纷解决的非讼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5)
在诉讼爆炸背景下,诉前调解已从之前的试点适用变成了全国推广,并在各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诉前调解在我国法律中没有具体统一的规定,因而在适用范围、运行程序、非诉与诉讼的衔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诉前调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诉前调解制度的实施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5)
家事案件由于其伦理性、人身性、公益性的特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不符合其特殊性,且无法使调解发挥作用。因此,应当为其设立专门的家事诉讼程序,从制定专门的家事审判法、设立家事法院、设立调解前置强制程序方面构建家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7)
我国劳动调解制度已经运用了很久的时间,但是这种制度在我国还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对调解制度的完善发展提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2)
民商事诉讼调解及商事仲裁调解是中国重要的法律制度,可以快速、有效解决民商事纠纷。因此,本文以民商事诉讼调解制度、商事仲裁调解制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民商事诉讼调解制度、商事仲裁调解制度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民商事诉讼调解制度、商事仲裁调解制度应用优势,并对民商事诉讼调解制度、商事仲裁调解制度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198-199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作为一种合意型纠纷解决方式应运而生,更加顺应法律纠纷解决多元化的时代要求。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在调解的启动时间、内容、公告、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应严格限制调解程序的启动时间、明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边界,同时完善调解的公告制度、规范司法审查标准,以求能够让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充分地发挥出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
我国在2012年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22条明确规定了先行调解制度,希望通过调解有效化解轻微民事纠纷,在诉前解决矛盾,解决诉讼案件激增带来的司法压力。但这一制度的具体适用范围还存在一定的立法空白,对此,不同角度的实践工作者和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