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4)
抢夺、抢劫案件在实践中发生频率高,同样是我们的重点打击,这些犯罪行为已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抢夺罪与抢劫罪作为两个独立的罪名被规定在《刑法》中,在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要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犯罪时,必须要正确将抢夺罪与抢劫罪区别开来。如何做到定罪量刑,这不仅是有关于每一个当事人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法院审判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因此,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理得透彻,在司法实践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从一个案例出发,对两种对立的观点做了详细的分析。由此引出对抢夺罪与抢劫罪界限的探讨。最后,笔者对上述案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也是刑法重点打击的犯罪。"户"的认定;"入户抢劫"中"入户"目的以限于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入户抢劫"存在未遂状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转化型抢劫罪是一种特殊犯罪现象,属于法律拟制。呈现日趋多发的倾向,严重侵害了公民权益。转化型抢劫罪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从一个视角探讨转化型抢劫中犯罪未遂的问题,认为转化型抢劫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2)
犯罪与司法心理学作为犯罪学与心理学交叉的学科,它是专门研究与犯罪和司法有关的心理活动以及揭露、打击、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心理学方法与技术的一门科学,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公安司法工作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犯罪与司法心理学渊源与发展出发,结合实际公安司法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对犯罪与司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以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3):217-218
强奸罪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危害社会安全的传统犯罪,在理论层面和制度方面颇有争议。新刑法虽然对强奸罪的定罪和量刑做出了明确的认定,但教育水平和人们法治观念意识的提升,使强奸罪在现实实践的认定中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对强奸罪主体对象的认定、婚内强奸和同性强奸的区分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在理论和实务中需要新的立法明确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保护人们的性的自主决定权,保障人权,惩罚犯罪,本文就强奸罪的一些热点问题做一讨论,提出想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在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毒品不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还是其他刑事犯罪的诱因,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湖南省某基层检察机关的角度,针对毒品犯罪呈现的特点,分析司法实践中办理毒品案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的完善制度,为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9)
"扒窃"是盗窃犯罪中的一种普遍的作案方式,发案率较高而且破案难度大,为了有效地打击日益猖撅的"扒窃",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私财产安全,因此,《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中有关"扒窃"的规定在此背景下产生,《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扒窃"行为写入刑法,其目的是保护公民财产不受侵犯,更是保护社会善良风俗。"扒窃"直接入刑,虽然符合刑事政策,但在司法适用中出现了的如何认定"扒窃"行为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扒窃"行为的分析,认为解决此困境的关键是对"扒窃"行为中的构成要件进行严格的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8.
盗窃罪是目前为止我国高发财产犯罪之一,如何正确判断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对于能否正确适用法律规定,能否有效打击盗窃财产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判断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问题理论界和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对接触说、隐匿说、转移说、失控说等判断盗窃既遂未遂的理论学说的分析,认为失控说加控制说能够真正区分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运用失控说加控制说来真正判断盗窃既遂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盗窃的行为时间、地点等具体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2)
诈骗罪系属侵犯财产类犯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司法实务中出现了"盗骗交织"的案例,导致诈骗罪的认定出现争议,继而损害司法权威。故本文试图对诈骗罪的处分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司法实务中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5):190-191
当今的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相比不再边缘化,而且电子证据正悄声无息的推动着司法证明制度的变革,正走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前线,成为一件必不可少的尖端武器。证据时代正在经历着变迁,也许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电子证据时代。时代对电子证据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制度也要进行积极的回应。因而,为了切实抑制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多发态势,加强对电子证据的独特特征的理论研究对于电子证据的实际应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