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隐私权的含义和特点入手,阐述了网络空间中个人隐私权遭受侵害的原因,并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
自美国学者沃伦(Wallen)和布兰代斯(Brandeis)于1890年提出隐私概念后,学界就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其边界问题仍存在争议。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人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利用网络技术收集、保存和传播个人隐私信息非常容易实现,当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另外由于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要求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隐私权的界定及特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与抗辩事由以及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3)
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人肉搜索和网络隐私权相生相克,前者代表的是隐私权的侵犯,而后者代表的是隐私权的保护,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经初步研究发现,国内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应该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做到取其精华。文章以网络隐私权作为切入点,总结了网络隐私权的相关内容,并以网络隐私权的国外保护和国内保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化的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建议,希望对国内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3):211-212
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实现。罪犯是自然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因为触犯刑法被暂时剥夺自由的人群,罪犯在服刑期间仍然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格权利。但是在现实中,罪犯的隐私权很容易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278-279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刻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隐私侵权问题尤为突出,微博凭借其内容简练,传播广,发布快,数量多,现场性以及跟随功能等特点,成为备受广大网友关注和欢迎的信息交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以微博形式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进而分析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承担,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探讨以微博形式侵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7)
本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以及消费者维权的相关问题已经了社会的关注,完善民法保护机制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各国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的立法、赔偿制度和救济机制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立法工作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8)
见义勇为作为保护他人利益的自愿行为,其所强调的"义"的道义性与"勇"的不顾个人安危的无私性,使得该行为属于道德与伦理评价的范畴。民法关注的是见义勇为行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权益损害事实或者费用支出的赔偿、补偿问题,从而平衡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3)
对于隐私权的保护由来已久,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而必然出现的现象。一般认为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
新闻媒体具有舆论监督功能,但由于监督方式及度的把握不当等,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新闻事件当事人因为新闻报道而使生活受到影响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权。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高校宿舍内部隐私权的界限受到了诸多限制。本文从隐私权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隐私权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应权利保护建议,探析我国高校宿舍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