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找寻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切合点,发掘彝族文化中的设计亮点,探究民族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莎  刘奕杉 《城市建筑》2023,(6):140-142
冕宁县作为四川彝族的代表城市,其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对研究彝族城镇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伴随内陆文化的渗透,冕宁的城镇发展变化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通过查阅县志与文献等方式,总结梳理冕宁自人类群居以来的城镇空间演变历程。研究表明宗教信仰、军事部署和民族迁移对传统城镇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而中央政权和对外交通是近现代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挖掘四川彝族城镇空间格局影响因素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近几年来,各地法院不断有丈夫起诉妻子要求赔偿,理由是妻子擅自终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那么,妻子的行为是否对丈夫的生育权构成侵害呢,丈夫是否有权基于此请求妻子损害赔偿。《婚姻法解释(三)》第九条的规定是否合理。本文重点分析以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游径(Trail)是户外游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50年代以来,国家游径系统建设开始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地区)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同,众多国家(地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游径系统,国家游径系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户外游憩设施.美国在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指导下,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游径系统.本文首先对国家游径系统的概念、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论述,对世界各国国家游径系统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回顾;然后,对美国国家风景游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从开发与管理角度对阿巴拉契亚国家风景游径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构建中国国家游径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悦  罗谦 《城市建筑》2014,(33):37-37
凉山彝族自治州独特的文化、地域特征造就了独特的凉山彝族聚落,经过上百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生共荣的景观格局。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转变、政府介入,凉山彝族的聚落也不停地发展更新着。本文选取新老两处具代表性的彝族聚落为例,探讨凉山彝族聚落的更新发展,以期为日后的凉山彝族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有用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4)
本文主要选取了艾滋病和精神疾病,讨论了医学上禁止结婚疾病的人在不同国家婚姻法上的不同要求。对于艾滋病,主要详细解释了传统与现代婚姻观念的转变过程与不同的内容,并给出了现代医学对于艾滋病的治愈现状,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不应禁止艾滋病人结婚的理由。对于精神病人,本文先概述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司法鉴定,给出各国的法律条文,最后阐述了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法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区社会控制的一种有效机制,其在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彝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却存在着一些局限,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法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10):45-46
传统村落是承载传统优秀地域文化的村落,文章以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为研究对象,阐述对传统村落整体格局要素、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人居环境,发展旅游服务业、现代观光农业、本地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求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传统民居形式,本文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和风速进行了实测;并利用CFD软件对其室内和院落的风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各建筑因素(院门的开启、院墙的高低、畜棚的位置及门窗的设置)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窗户和百叶、增加通风槽、扩大正房厦子能有效提高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合理调整附属建筑的位置、院落尺寸和院墙高低能改善院落的自然通风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风环境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对文化的趋同性带来了建筑设计中“现代建筑”的泛滥,忽略了建筑的地域性民族性,本文试从彝族地区别墅和商场两种现代建筑类型设计,探讨新形式下民族地区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国家植物园相关规划方法的研究在中国尚属空白。以位于首都的国家植物园为例,探索可行的规划方法,为后续国家植物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对照国家代表性,识别国家植物园的主要任务。其次,对照行业引领性,分析植物园现状差距,提出国家植物园的发展目标和分项建设措施。针对由现状综合性植物园升级建设的国家植物园,采取有机更新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国植物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国家植物园。【结果】从3个方面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规划策略。1)实现国家植物园核心功能,包括打造3个植物收集展示区的28个特色专类园,满足植物迁地保护和展示功能;建设四大重点项目和两大科研设施,保障植物科学研究功能;形成“一馆、八室、一廊、多点”的科普设施布局,策划8类科普活动,满足植物科学传播功能;构建智慧植物园系统,为国家植物园形成国际综合交流分享合作平台提供保障。2)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植物园南北园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功能设置3个方面的优化调整,实现两园整体统一。3)借助国家植物园位于三山五园地区的优势,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禀赋和中国传统植物文化内涵,形成8条叙事脉络和6项文化策略,将中国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结论】国家植物园应综合实力突出,兼具艺术的外貌和科学的内涵。国家植物园还应考虑和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关系,重点承担所在区域植物的收集和保护责任。在现状综合植物园升级到国家植物园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尊重原有建设基础,做到科学发展。同时,中国国家植物园应具有鲜明的中国植物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是一个包含56个民族历史及文化的多元文明。民族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留给当代人的瑰宝,是极其丰厚的资源,设计战略是高智慧的方法和捷径;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当代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知识经济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对产业而言,民族文化创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对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强大利器。将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以设计战略的高智慧前瞻性方法进行整合与运作,使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更有效的得到继承、创新、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春兰  林立揩 《新建筑》2021,(3):120-123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正是彝族聚居地的核心地区,民族特征最为明显.凉山彝族由于其分布区域的典型地理与气候特征,传统建筑也体现出显著的适应性特点,其中以搧架板屋为典型.文章以建筑室内微气候研究为切入点,以现场实测及数据分析为研究方法,通过对凉山彝族传统建筑室内不同空间的气象数据进行...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6)
当今信息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也使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极为便捷,同时也导致了全球趋同化现象的出现。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虽然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却不断效仿外来因素,没有将本土民族特色充分展示出来,从而失去了地域特色。将本土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运用到景观小品设计中,可有效避免趋同化现象,充分展示民族特色。文章以楚雄彝人古镇为例,探讨彝族元素在景观小品中的应用对传承、保护、发扬彝族文化有重要作用,并可为其他民族地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7)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抽样编码,以《扬子晚报》为研究范本,选取了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国事访问、雅安地震后慰问灾区和"习奥会"三个时期的相关报道,从新闻目的、议题设置、形象塑造和报道体裁四个方面来分析习近平主席及其夫人的媒介形象,为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11年8月12日,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对不动产做出的规定,简述了婚姻法新司法解释(三),及一般商品房房价的影响因素。进而以重庆主城商品房房价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模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对其重庆主城商品房房价的影响。通过对婚姻法新司法解释颁布前后的重庆主城商品房房价的数据进行拟合(剔除其他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综合社会问卷调查,进而说明:婚姻法新司法解释颁布实施对对重庆主城商品房房价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关注设备系统和结构系统的整合设计。首先,基于案例研究与建筑师访谈,对比瑞士建筑师克雷兹苏黎世劳申巴赫学校项目和比利时VRT媒体大楼竞赛方案。通过分析两个案例中设备与结构的整合设计策略,呈现了两个拓展边界的整合设计观念—紧致抑或灵活,揭示了两个系统互动过程中强与弱的制衡关系,阐明两个系统的冲突如何成为设计机遇。最后,提炼两个系统整合设计的方法,强调了从初始设计概念贯穿到具体建筑构件级别的整体性思考,为当下设计实践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4):60-61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成长经历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与谅解。从代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母女之间的误解、矛盾以及达成的和解,可以发现在异质文明交汇的移民家庭中并喻文化与前喻文化之间存在断裂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传统聚落及民居凝结着在地居民的经验智慧, 是在地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彝族民居中的火塘、厦子等典型空间的功能属性逐渐湮灭,其精神属性也无从归属,加剧传统地区建筑特色的日渐消退。将分形同构应用于楚雄彝族聚落空间定性分析,通过探究实例中空间形式在不同尺度和层级上的相似性,以及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不同层级间存在的相似特征,进而归纳出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的高度一致性,并总结出基于这种分形同构的楚雄地区彝族聚落空间秩序定性分析方法,选取李方村重新构建承载集体记忆的各层级人居空间,探索分形同构视角下营造新型民居及聚落的可能性,为现代地域建筑特色的探索创作提供更多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彝语之乡"——喜德县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地区城市设计的"在地性"表达这一具有普适性的学术问题.研究从"自然"、"本土"、"场地"三个面向在地性的要素出发,链接并融合彝族传统城市内涵于自然、社会及文化等地方环境中,提出城市肌理缝合、文化传承融合、重塑街巷生活、生态空间营造四大设计手法,并归纳总结出民族地区城市设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