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殷欢 《炼铁》2006,25(5):13-16
针对马钢1号2500m^3高炉2号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采取了“以炉缸侵蚀模型为预警参数,以不定期开、堵风口为主要手段,加强铁口维护保持稳定的泥包并配合铁口压入含钛精粉炮泥进行局部修复”的护炉制度,逐步将炉缸水温差降至正常范围,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达到了护炉保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柳钢2号高炉接连两次发生炉缸烧穿事故的过程,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用安装在铁口中心平面炉缸周壁部位的热电偶来监测炉缸砖衬侵蚀情况,取得了初步效果.实践表明该装置可提供炉缸砖衬温度信息,据此及时采取护炉措施可有效防止炉缸烧穿事故的发生.文中强调,单纯根据水温差来判断炉缸工作状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梅钢1号高炉现已进入炉役后期,护炉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介绍了1号高炉炉缸的现状、侵蚀理论分析以及采取的措施。坚持使用适量的钒钛矿、控制适当的冶炼强度、维护好铁口、出净渣铁是护炉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兴澄3号高炉炉缸炭砖宏观破损状况及微观形貌进行调查研究,绘制炉缸侵蚀内型,分析炉缸破损的主要原因及侵蚀机理。调查结果表明:3号高炉经过一代炉龄的生产,炉缸侵蚀为"宽脸"型侵蚀,侵蚀严重区域主要位于铁口下方1.35m~1.85m,侵蚀最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1#和3#铁口区域;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熔蚀和有害元素侵蚀是3号高炉炭砖破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6,(6)
对湘钢4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及护炉措施进行了总结。4号高炉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各项操作制度没有随之做出调整,操作制度与生产条件不匹配。通过采取强化铁口维护、钛矿护炉、调整送风及布料制度、增加冷却强度、降低冶炼强度等措施,8个月后炉缸温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炉生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炉役后期的护炉生产实践以及炉缸侵蚀模型表明,济钢2#1 750 m3高炉炉缸侧壁呈现为较大蘑菇型侵蚀。分析认为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是铁水环流的影响以及炉缸局部热流强度过高;另外,90°的铁口夹角布置以及长期频繁使用洗炉剂也加剧了炉缸的侵蚀。通过改进灌浆操作,开发局部强化冷却技术,提高了炉缸的冷却效果。同时优化操作制度,有效减缓了砖衬的侵蚀,保证了炉役后期炉缸工作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5,(6)
唐钢中厚板2号高炉炉缸第7、8层炭砖的热电偶温度超过了500℃,重点分析了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认为主要与炭砖质量差、冷却壁的冷却比表面积偏低、冷却壁导热性差,以及开炉初期的送风制度不合理等相关。为此,采取了提高[Ti],加强炉缸冷却,调整送风制度,控制冶炼强度,炉缸冷却壁热面灌浆,改善炮泥质量、加深并稳定铁口深度,改善焦炭质量、控制有害元素入炉量等综合措施护炉,使炉缸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保持了护炉状态下的长期稳定顺行,使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高炉风口喂钛线是维护炉缸局部侵蚀部位的措施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喂钛线后炉缸铁水中钛化物的迁移规律,讨论了喂入位置对护炉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喂入位置条件下,钛化物的迁移路径和分布相差很大.当风口喂入位置距铁口较远时,钛化物在炉缸侧壁、炉缸底面上均有分布,有利于维护对应位置的炉缸侧壁、炉底侵蚀区域;喂线位置距铁口较近时,可维护炉缸侧壁区域,较难保护炉底部位.由此可见,应综合考虑侵蚀部位、铁口位置特点,选择最佳喂线护炉位置.模拟结果为生产实践所验证,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作为选择护炉方式、优化喂线位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6,(3)
安钢1号高炉炉缸第2段冷却壁(标高7.895m)内环C1、F1测温点温度快速上升,最高至860℃,表明炉缸发生了局部"象脚"状侵蚀。针对1号高炉炉缸侵蚀状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炉措施,主要有:改善原燃料质量,控制高炉冶炼强度,配加含钛物料,炉缸灌浆,增加炉缸监测设备,制订各种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加强冷却设备维护,改进炉前操作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浇注型炉缸的侵蚀特征与侵蚀机理,对国内1座2 600 m3浇注型高炉炉缸侵蚀形貌及侵蚀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破损调查的方式,对停炉后的浇注炉缸进行测量与取样。破损调查过程中炉缸拆除采用逐层拆除方式,拆除过程中对炉缸侧壁浇注料残厚进行了人工测量;在炉缸浇注料与炭砖的结合区域发现了浇注料脆化现象,对浇注料脆化层进行了测量取样;炉缸热面浇注料中发现了明显的渗铁侵蚀现象,使用电镜、XRD等检测手段对服役后浇注料进行研究,明晰了高炉浇注型炉缸的侵蚀原因。研究表明,炉缸侧壁浇注料侵蚀严重的位置位于1号、2号铁口方位,高度上集中在铁口下0.5~1.5 m,其中1号铁口方位17、18层炭砖对应高度的浇注料残厚最小,为180 mm。在浇注料与炭砖界面处发现50~180 mm厚的脆化层,铁口方位的浇注料脆化层平均厚度小于非铁口区域脆化层平均厚度。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炉缸浇注料热面侵蚀的主要原因为高温渣铁渗透侵蚀,浇注料脆化层的形成是高温物相转变、有害元素侵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浇注型炉缸侧壁脆化层的产生,使得炉缸侧壁浇注料与炭砖结合区域出现气隙,破坏了炉缸的传热体系,使得炉缸浇...  相似文献   

11.
《炼铁》2019,(4)
宝钢1号高炉2017年以来炉缸温度出现4次异常升高的现象,认为主要是炉体热负荷波动及崩滑料、炉前作业状况不稳定、处理上不够果断等引起的。通过采取改善炉缸状态消除局部不均匀侵蚀、优化炉前作业制度稳定铁口区工作状态、建立炉缸温度异常预警机制等措施,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改善,同时炉缸温度处于安全、稳定受控范围。炉缸温度2号铁口测温点由最高的680℃下降至130℃,3号铁口测温点由最高的615℃下降至150℃。  相似文献   

12.
《炼铁》2017,(3)
对马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生产管理及炉内操作进行了总结。针对2号高炉炉体中部冷却壁大量破损、炉缸铁口区域水温差高、外购定制焦置换干熄焦等不利因素,通过加强对破损冷却壁、炉缸水温差、炉型、精料、炉前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同时配合炉内操作调剂措施,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但高炉仍然存在焦炭负荷较低、三个铁口区域水温差都有不同程度地上升、炉缸侵蚀模型采集点较少等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徐万仁  朱仁良  张龙来  张永忠 《钢铁》2007,42(1):8-11,16
通过分析宝钢2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屡次升高的原因和操作实践的总结,证实铁水环流加剧是大型高炉炉缸侧壁侵蚀的主要原因.通过在正常生产中实施活跃炉缸操作、强化中心气流、控制炉底温度下降和加强铁口维护等操作方法,2号高炉成功地解决了炉缸侧壁侵蚀难题,效果显著.同时表明,加钛矿对维护炉底作用显著,而对控制侧壁侵蚀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14.
杨耀明  但家云  谭清涛 《炼铁》2019,38(2):36-38
湘钢1号高炉大修投产后不到两年,1号铁口方向炉缸侧壁炭砖温度急速上升,最高升至740℃究其原因主要是铁口深度偏浅、长时间异常炉况、有害元素负荷偏高及冶炼强度偏高等。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调整冷却制度、添加钛球等护炉措施,炉缸侧壁炭砖温度得到控制、实践表明,单个护炉措施不会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多种护炉措施融合的综合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高炉炉缸侵蚀特征进行了分析,铁口以下是炭砖重点侵蚀区域。在铁口以下选择超微孔炭砖、合适的冷却器结构形式和冷却制度、高炉定期采用钒钛矿护炉,可以在炭砖热面生成由金属Fe、FeO、石墨C、SiO2、Al2O3、Ti(C,N)等构成的永久性内衬,防止或减轻炭砖侵蚀。  相似文献   

16.
唐文华  肖国梁  胡峻峰  刘佳  尹凯 《炼铁》2023,(3):24-27+32
衡钢1号高炉大修投产后不到2年,炉缸个别点温度最高上升到900℃左右,危及安全生产,被迫停炉中修。停炉后观察发现,炉缸炉底呈“象脚状”侵蚀,炉缸第1层炭砖侵蚀严重,最薄弱处炭砖残余厚度仅240mm,从残铁口扒渣门两边炉缸第7~9层炭砖中部可见明显的环裂缝。认为1号高炉炉缸炭砖侵蚀过快的原因主要是:(1)高冶炼强度操作,且炉缸直径偏小,致使炉缸铁水环流强;(2)炉缸炉底耐材部分指标不达标;(3)炭砖冷面与冷却壁之间的炭素捣打料层存在气隙;(4)Pb、Zn及碱金属等有害元素控制不力;(5)铁口深度合格率低。  相似文献   

17.
宝钢2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宝钢2号高炉停炉后,对炉缸破损情况进行了宏观调查和微观的分析,发现在铁口夹角之间的碳砖侵蚀最为严重,碳砖热面普遍存在脆裂带,炉缸内不同区域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差异。2号高炉长寿主要原因是炉缸整体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有凝铁层的保护。而导致炉缸破损的主要原因是热应力作用和铁水对碳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陶中明 《炼铁》2007,26(3):41-43
梅山1、3号高炉分别生产了9年和11年,单位炉容产铁逾6900t/m3和8300t/m3,铁口等局部区域炉缸冷却壁热流强度时有异常升高,被迫加大入炉钛负荷和降低冶强护炉.重点分析了铁口操作、维护及工况对铁口区炉缸冷却壁的影响,并对铁口冷却壁维护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结合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从有害元素、焦炭质量、铁水含碳饱和度、死料柱及炉役后期频繁停炉的影响等方面,对炉缸侵蚀原因进行了剖析.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呈现出“象脚形”侵蚀,最为严重的侵蚀部位在铁口中心线下方2.1~2.4m之间,侵蚀最严重部位炭砖残余厚度330 mm,位于25号风口下方.认为炉役后期死铁层加...  相似文献   

20.
《炼铁》2014,(6)
对新钢7号高炉炉缸热流强度异常升高的处理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强入炉料管理、实现厂内精料,优化操作制度,改进铁口操作、稳定正常铁口深度,增加冷却水流量、提高冷却强度,炉缸炉底灌浆等措施,炉缸冷却壁热流强度基本降低到安全水平,并保持了稳定,炉缸侵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