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炼铁》2017,(4)
阐述了造成宝钢2号高炉热负荷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如入炉原燃料、煤气流分布、炉温及出渣铁等。提出了稳定2号高炉热负荷的有效措施,如严格管理入炉原燃料、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温及强化炉前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认为:2号高炉边沿气流对热负荷影响明显,边沿气流过分发展是造成炉体热负荷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W值控制在0.7~1.0有助于热负荷的长期稳定;选取适合当前炉身现状的煤比水平,能够保持热负荷长期稳定,有利于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2.
调整控制好高炉内煤气流的分布,保持高炉长期安全稳定顺行,是真正实现低成本炼铁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原燃料条件变化、操作炉型变化以及事故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采取上下部调剂、保持炉缸热量充沛、日常操作标准化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炉内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提高了煤气利用率,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保持了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3.
改善原燃料质量,通过对高炉送风制度、炉顶布料制度的调整,炉内煤气流的分布更趋合理,高炉煤气利用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高炉煤气流的合理分布对炉料的传热、强化冶炼进程起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高炉冶炼的强化程度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并针对唐钢3号高炉煤气分布特点,从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炉缸状况、原燃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措施。结果发现:高炉气流得到很好的控制,分布稳定合理,高炉各项指标均有进步且能稳定的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炉上部煤气流调剂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清天  程树森 《钢铁》2008,43(2):22-26
利用数值模拟对煤气流的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根据高炉不同部位的煤气流速分布,分析得出炉料分布对中上部煤气流分布和软熔带形状有决定作用,而鼓风制度可快速改变下部煤气流分布,并结合实际高炉中的现象及操作讨论了炉料分布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在高炉生产中,有一个合理的布料制度是高炉操作的关键,径向煤气流分布受炉料透气性分布影响很大,初始煤气流对其影响较小,下部煤气流分布信息很难在上部反应.  相似文献   

6.
维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高效、低耗、稳定运行的关键。高炉气流分布不仅与原燃料质量、操作制度有关,还取决于炉型设计等先天因素,合理的炉型设计是获得合理气流分布的基础。基于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高炉传热和煤气流流动数学模型,利用试验获得了模型的相关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炉腹角、炉身角以及等效炉腹角对高炉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炉腹角、增大炉身角有利于抑制边缘气流发展。调整等效炉腹角同样可以达到控制边缘气流的目的,但与改变炉腹角相比,其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更大,且最大影响区域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的影响,针对唐钢3号高炉(有效容积3 200m3)煤气分布特点,从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炉缸状况、原燃料等方面进行调整后高炉煤气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分布稳定合理,高炉各项指标均有提高,并且能稳定地保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8.
冯广斌  曹锋  袁苗苗  马腾 《炼铁》2013,(4):42-46
结合长钢9号高炉生产实践,通过分析煤气流分布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煤气流分布的判断和控制,并提出了煤气流调节原则。  相似文献   

9.
林成城  项钟庸 《宝钢技术》2009,(4):53-56,62
大型高炉边缘煤气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对高炉顺行影响较大,炉身结构直接影响上部炉料和气流分布。结合宝钢高炉生产实践和高炉炉身结构设计,探讨高炉不同炉身结构煤气流分布特点,以及炉身结构差异对煤气流影响原因;研究针对不同炉身结构的煤气流控制技术,探索优化高炉炉身结构设计对策,使高炉炉身设计结构与高炉下料和煤气流分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的影响,针对韶钢8号高炉煤气分布特点,2012年下半年从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炉缸状况、原燃料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后,高炉煤气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煤气流分布稳定合理,形成了稳定的平台漏斗料面结构,炉缸工作状态进一步得到改善.高炉煤气利用率由48%提高到49.5%以上,燃料比由520kg/t.Fe下降到500 kg/t.Fe,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良好,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1.
大型高炉煤气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鞍钢七号高炉(2580m~3)炉身上设置三层取样装置,研究了高炉内煤气流分布,进一步证实了煤气流的三次分布。应用测定的温度分布及矿石软熔性能,计算得出研究期间软熔带呈“W”形,分析了影响煤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煤气能量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首钢长钢8号高炉近几年调控煤气流的措施进行总结,从送风制度、原燃料改善、装料制度入手,对煤气流的三次分布进行调控,使煤气流在高炉内合理分布,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刘洋  陈军  马群 《炼铁》2020,39(1):44-47
马钢4号高炉投产后虽能保证稳定顺行,但操作炉型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影响操作炉型的主要因素,一是铜冷却壁的使用,二是原燃料质量波动,三是煤气流分布不合理,四是无计划休风或慢风。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上下部制度、控制合适的热制度与造渣制度、改善炉前操作及设备管理等,实现了高炉操作炉型的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高炉燃料比长时间保持在500 kg/t以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布料制度决定炉料的分布状态与不同部位炉料孔隙度的大小,进而影响煤气流在炉内的速度与压力分布,而煤气流的分布直接影响高炉顺行、煤气流利用率与料柱透气性的优劣.为促进煤气流合理分布,进一步探索高炉在中心加焦条件下炉内不同部位的煤气流速与压力变化规律,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二维高炉煤气流流动物理模型,基于多孔介质算法并...  相似文献   

15.
《炼铁》2014,(6)
对邯钢7号高炉低成本冶炼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操作制度、采用合适的上下部调剂、稳定煤气流分布,达到高炉稳定顺行。同时,优化入炉原燃料结构、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和加强管理,实现低成本冶炼铁水。  相似文献   

16.
武钢二高炉从1982年6月第二代大修后,由于炉身砖衬大面积脱落,被迫于1985年4月进行了小中修,将炉身砖衬改为薄壁砖衬。为了保护炉衬,延长高炉炉身寿命,在强化高炉冶炼的同时,积极采取活跃炉缸和维护合理煤气流分布的装料制度等先进技术措施,使高炉炉况稳定顺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一级高炉的先进标准。本文就1986年9月以来该高炉的装料制度进行扼要分析探讨。一、煤气分布在高炉下部送风制度合理和原、燃料条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高炉气流分布合理与否,主要取决于装料制度。若装料制度改变,炉内气流分布将发生变化。在不同装料  相似文献   

17.
从原燃料质量、煤气流分布和水温差变化等方面,对武钢8号高炉炉况波动的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认为:(1)原燃料质量的稳定是保证炉况顺行的根本,要重点监控焦炭、烧结矿、喷吹煤的成分变化,高炉操作要根据原燃料质量的变化早调、微调;(2)针对外围条件变化,在中心焦窗畅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两股气流,以风为纲,在炉况顺行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煤气利用率;(3)控制好水温差,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炉缸热状态守住铁水温度的底线,无论是炉墙黏结,还是渣皮脱落,充足的炉温和良好的渣铁流动性都是炉况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安波  岳强  姚应林 《中国冶金》2014,24(5):35-39
新冶钢“实施低成本”战略以来,铁前系统紧紧围绕公司生产要求,在外部条件劣化的背景下,始终围绕高炉的稳定顺行为基本方针,不断优化原、烧系统配矿方案;高炉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不断优化炉料和燃料结构,提高烧结矿、块矿和焦丁比例,不断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煤比和富氧率,实现了高炉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较高的煤气利用率,保持了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烧结固体燃耗、高炉燃料比等技术经济指标及工序制造成本不断降低,基本达到了经济炼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炉煤气分布是高炉顺行、冶炼经济技术指标以及长寿等问题的直接决定因素,甚至可以说,操作高炉即操作煤气。因此,高炉合理煤气流分布是炼铁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京唐1#高炉煤气分布长期稳定、合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以京唐1#高炉冶炼实践为基础,从高炉的送风制度、原燃料管理、装料制度、热制度和冷制度等操作参数入手分析,得出了控制高炉煤气分布的措施,对高炉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福忠  曾琦  杜义平 《河北冶金》2014,(2):24-25,37
唐钢4#高炉(有效容积3 200m3)面对渣量大幅提升的生产局面,通过稳定高风温高富氧、合理匹配煤气流的分布、稳定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加强原燃料管理等措施,提高操作水平和煤气利用率,实现了大渣量条件下的较低燃料比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