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绒和羊毛非常相似,这两种纤维的鉴别一直是纺织工业的难题。经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羊绒和羊毛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纤维图像中的鳞片模式看作一种纹理,并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描述图像中的纹理特征。从每副纤维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中提取了5个特征并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进行有监督的分类识别。使用澳洲细羊毛和羊绒作为样本进行实验,识别率超过90%,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从山羊绒纤维和相似毛绒类纤维的鳞片结构特性出发,分析了山羊绒与改性羊毛、80支细羊毛、拉细羊毛、兔毛纤维的结构特征。对目前使用的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分析,认为计算机图像法是能全面将毛绒类纤维的鳞片结构特征参数反映出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羊绒与相似毛绒类纤维鉴别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山羊绒纤维和相似毛绒类纤维的鳞片结构特性出发。分析了山羊绒与改性羊毛、80支细羊毛、拉细羊毛、兔毛纤维的结构特征。对目前使用的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分析,认为计算机图像法是能全面将毛绒类纤维的鳞片结构特征参数反映出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羊绒羊毛纤维识别领域,纤维鳞片翘脚和厚度是区分羊绒和羊毛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基于纤维轮廓的角点检测方法实现了这两类纤维结构特征的自动提取,并将这两类纤维特征与其他的特征组合成特征向量,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该向量进行降维,对降维后的特征向量使用SVM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平均识别率达到90.25%.  相似文献   

5.
毛绒类纤维鳞片排列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带显示屏的高放大倍显微镜对国内一些地区的山羊绒,绵羊绒,细羊毛及驼绒等纤维的鳞片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选择横向鳞片覆盖指数作为描述鳞片排列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该参数用于对毛绒类纤维的分类与鉴别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以不同产地的羊绒、羊毛纤维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羊绒、羊毛定性分析模型和羊绒-羊毛混纺纤维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定性分析模型能够准确地鉴别出羊绒与羊毛纤维;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和预测标准偏差分别达到了0.998 1和1.206 1,能够对羊绒-羊毛混纺纤维的含量进行准确的预测;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羊绒、羊毛定性及定量分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Lanasol CE染料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研究纤维修补剂WLX和毛用匀染剂WPN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补剂WLX和匀染剂WPN可以明显降低Lanasol CE染料对拉细羊毛的上染速率,明显提高匀染性,而不影响竭染率、固色率以及染色羊毛的K/S值;同时显著降低拉细羊毛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改善染色羊毛的手感.与Lanasol CE染料配套匀染剂Albegal B相比,80s、90s染色拉细羊毛单纤强力分别提高13.26%,16.52%,不同匀染剂对应染色拉细羊毛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8.
乌拉圭羊毛理化性能及其可纺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乌拉圭细羊毛和半细羊毛在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纺纱工艺性能和染色性能等方面的特点,并与相当细度的美利奴羊毛有关性能相对比。分析了MIC22.6、MIC26.8、MIC28.8三种毛条的纤维长度和细度分布特性,制定出可纺纱支的纱线规格和相应的加工工艺路线。结果表明,乌拉圭羊毛表面鳞片密度低并紧贴毛干,使羊毛明亮光泽;乌拉圭羊毛强力大,初始模量高,卷曲弹性率较低,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乌拉圭羊毛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三种牦牛绒及兔绒、骆驼绒、羊毛做对比样,分别测试了几种样品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几种动物毛绒纤维表面都有鳞片结构,鳞片均紧贴于纤维表面,但根据种类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牦牛绒纤维鳞片服帖于条干翘角不明显,沿轴向鳞片距离分别为紫绒11.60μm、青绒12.67μm、白绒11.02μm;几种动物纤维有相似...  相似文献   

10.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细羊毛、牦牛绒等10种动物毛纤维进行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0种动物毛纤维的横截面形态、大小、有髓纤维的髓腔大小都有较大的差别,并可以按照样本所属种类进行初步分类;纵向的鳞片形态各有特征;FI-IR的图谱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酰胺Ⅲ带的形态以及酰胺Ⅱ带与酰胺Ⅰ带的峰高比值。文章运用多种形式的测试手段提高动物毛纤维判别的准确性,为动物毛纤维的鉴别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细羊毛、牦牛绒等10种动物毛纤维进行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0种动物毛纤维的横截面形态、大小、有髓纤维的髓腔大小都有较大的差别,并可以按照样本所属种类进行初步分类;纵向的鳞片形态各有特征;FI-IR的图谱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酰胺Ⅲ带的形态以及酰胺Ⅱ带与酰胺Ⅰ带的峰高比值。文章运用多种形式的测试手段提高动物毛纤维判别的准确性,为动物毛纤维的鉴别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M型活性染料三原色染绢丝/拉细羊毛/羊绒混纺织物,探讨染色工艺参数对色差等染色性能的影响,最后进行染料拼色试验.结果表明:M型活性染料在绢丝/拉细羊毛/羊绒混纺织物上能够获得较高的固着率和较好的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组分羊绒混纺针织纱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系列的多组分低比例羊绒混纺针织纱的强伸性能和捻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线密度为20.8tex×2股线、捻度为350 T/m左右的羊绒/羊毛/竹浆纤维三组分混纺纱,线密度为31.3tex×2股线、捻度为350 T/m左右的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三组分混纺纱,以及单纱捻度为650 T/m、股线捻度为400 T/m,线密度为20.8tex×2的羊绒/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四组分混纺纱线性能较好,适合于开发轻薄春秋羊绒衫.  相似文献   

14.
对羊毛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在去除了羊毛纤维表面部分鳞片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分析了改性前后羊毛纤维与纳米ZnO整理剂的结合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羊毛织物为研究对象,对比次氯酸钙和双氧水联合处理前后的羊毛织物的特性,分析该处理对羊毛纤维的表面形态,织物表面亲水性,染色性和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次氯酸钙和双氧水的预处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有部分脱离,羊毛织物的亲水性和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得以改善,而织物的顶破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探讨在羊毛不同含湿量下等离子体的处理效果及与专用的羊毛防缩整理剂联用后对毡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测色系统等检测设备对改性处理后的羊毛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湿态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刻蚀更加明显,表面氧元素含量明显升高;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羊毛试样的染色性能得到提高,织物的抗拉强度基本不变;与树脂进行联合整理后,防毡缩性能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羊毛的变性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毛粗绒线的原料一般用48^s ̄58^s半细毛,将46^s羊毛进行变性处理,若在不损伤纤维的情况下,使得羊毛的细度下降约3um,便可用于纺粗绒线,本文优选了羊毛变性处理的最佳工艺,测试了变性羊毛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质和染色性能,从变性羊毛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变化,初步探讨羊毛的变性机理,结果表明,用优选工艺进行羊毛变性处理,基本上脱掉了羊毛表面的鳞片,细度下降3um,不损伤羊毛皮质层。变性羊毛手感柔软,泽  相似文献   

18.
鳞片对羊毛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羊毛剥去鳞片后其电阻随相对湿度变化的规律。作者设计了一个测试系统。通过对纤维进行剥鳞片处理,测量羊毛剥鳞片前后电阻随相对湿度的变化。得出:羊毛剥除鳞片后,在低温区电阻值明显增大,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电阻值下降较快,进入高湿区后其电阻反而比未剥鳞片的羊毛少;相对湿度在18% ̄94%内,剥除鳞片的羊毛阻值下降与相对湿度近似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山羊绒、牦牛绒等特种动物纤维的表面形态是这类纺织品及其成分检测的重要依据。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灰值形态学方法,从研究白色羊毛、羊绒纤维表面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像处理入手,对棕色的牦牛绒纤维采用铸膜法转换加光学显微镜法采集图像,实现了对有色动物纤维表面形态图像的处理,能够反映近似于扫描电镜图像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对动物纤维的自动识别及自动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山羊绒、羊毛、超细羊毛、绵羊绒等毛绒类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分干涉差显微镜(DIC)和计算机相配合采集上述纤维图像,利用毛绒类纤维图像识别软件测量了纤维的径高比数据,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其频率分布进行了证明和评价.结果表明,毛绒类纤维的径高比频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