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太钢6号高炉入炉碱负荷及焦比升高的现状,通过对高炉原燃料及支出项的碱金属进行平衡计算,得出太钢高炉碱负荷主要来源于烧结矿,而绝大部分碱金属经炉渣排出炉外。为减少高炉碱负荷和在炉内的富集量,进行排碱优化工作,寻求适合太钢高炉排碱的炉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碱度对炉渣排碱能力影响最大,其他因素依次为温度、MgO含量、Al2O3含量。结合太钢高炉生产实际,排碱期间炉渣碱度控制在1.10~1.15范围时,高炉排碱和脱硫的综合效果较好。同时,调整烧结混匀矿和高炉炉料结构及定期排碱作业,给高炉降焦比提供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2.
《炼铁》2016,(1)
对安钢3号高炉入炉碱负荷的控制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采用低成本高炉冶炼路线,降低了碱负荷控制标准,使碱负荷越来越高,给高炉的稳定顺行和安全长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3号高炉入炉碱金属的分析结果表明,球团矿和块矿带入的比例最少,烧结矿和燃料带入的最高。为此,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降低入炉碱负荷,重点是控制烧结矿和燃料碱金属,并适时购买碱金属低的球团矿或块矿等;二是,加强炉渣排碱作业,把碱负荷控制到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邯钢西区2号高炉碱金属平衡数据,查明入炉原料中烧结矿和焦炭是高炉碱金属的主要来源,该高炉的碱负荷为3.88kg/t。适当改变燃料结构,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可以有效地降低碱金属负荷。降低炉温和炉渣碱度,增大渣量,有利于炉渣的排碱。严格控制矿石、焦炭、煤粉的碱金属带入量是减少碱金属危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挽平 《河北冶金》2012,(10):3-6,12
对承钢2 500 m3高炉钒钛矿冶炼入炉原燃料碱金属含量、碱负荷、排碱率进行了检测和测算。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高炉入厂原燃料碱金属含量控制标准、碱负荷控制范围及碱负荷长期超过5 kg/t应当定期排碱"的观点。经过对碱金属的研究及采取应对措施,承钢3座2 500 m3高炉钒钛矿冶炼稳定周期明显延长,每年创效益约707万元。  相似文献   

5.
碱金属对湘钢高炉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湘钢高炉的碱负荷,炉渣的排碱能力及碱金属对高炉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湘钢高炉碱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明亮  李亚兵 《包钢科技》2009,35(4):51-53,60
文章介绍了碱金属在高炉中的行为机理、对于高炉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包钢高炉入炉碱负荷、排碱率等情况。文章探讨了高炉缓解碱害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钢厂高炉低钛渣系的排碱能力进行试验,研究w_(CaO)/w_(SiO_2)、w_(MgO)、w_(Al_2O_3)、w_(TiO2)以及初始碱含量对炉渣排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炉渣w_(CaO)/w_(SiO_2)的提高,炉渣中w_(MgO)和初始碱含量的增加,高炉渣的排碱能力都逐渐降低;随炉渣中w_(Al_2O_3)的提高,炉渣的排碱能力逐渐增强;炉渣的排碱能力随w_(TiO_2)的增加有小幅度的降低。建议高炉生产应适当的降低炉渣w_(CaO)/w_(SiO_2),炉渣的w_(CaO)/w_(SiO_2)应保持在1.05到1.10左右;适当降低w_(MgO),炉渣w_(MgO)含量保持在7%~8%左右;适当增加w_(Al_2O_3),降低w_(TiO_2);减少碱金属的入炉量,降低高炉碱负荷。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鞍凌高炉锌负荷水平和锌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规律,通过入炉原燃料、炉渣、粉尘等系统取样对鞍凌高炉的锌、碱负荷及收支平衡进行了统计,并对锌在高炉内的反应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高炉入炉锌负荷为0.69kg/t,碱负荷为4.66kg/t,锌和碱金属的主要来源都是烧结矿,由烧结矿带入的锌量达到锌负荷的90.7%,带入的碱金属达到碱负荷的61.7%;支出方面锌主要随炉尘排出,碱金属主要随炉渣排出。此外结合热力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锌在高炉内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并提出了锌富集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鉴于湘钢3号、4号高炉生产出现炉况不顺、悬料、结瘤等问题,调研了2座高炉中碱金属的分布情况.通过现场取样,测定试样中碱金属含量,计算分析了2座高炉碱金属的分布与平衡.结果表明,烧结矿中碱金属含量是影响2座高炉碱负荷的主要因素,排碱主要由高炉渣完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防止高炉碱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承钢4#高炉冶炼钒钛矿风口上翘严重的原因,认为主要是锌元素及碱金属对风口组合砖的侵蚀、膨胀造成的。结合承钢的实际情况,实行了高炉定期排碱制度,排碱期间烧结矿停配除尘灰、瓦斯灰,从原料上降低碱金属配料;同时高炉炉渣二元碱度控制在1.05~1.1,降低有害元素入炉负荷;"高风速、高动能保持炉缸活跃",保证有害元素及时排出等一系列措施。消除了造成风口上翘的有害因素,保证了高炉生产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1.
《炼铁》2018,(5)
唐钢高炉对碱金属危害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系统的管控措施,高炉入炉料碱金属负荷偏高且波动大,北区两座高炉碱金属负荷长期在4kg/t以上。对高炉碱金属的收支平衡进行了计算,并通过采取降低烧结矿碱金属含量、提升高炉排碱能力、建立入炉碱金属负荷管控标准等措施,2017年以来,高炉入炉碱金属负荷稳定控制在标准(3.5 kg/t)之内,高炉顺行状态明显改善,稳定性稳步提升,各项生产指标也接近或者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碱金属对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胜  杨冬梅 《钢铁钒钛》2007,28(1):56-60
分析了碱金属在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中的循环富集行为、对炉料性能以及高炉冶炼的影响,指出了高炉内碱金属的潜在危害及防止措施.认为:攀钢高炉碱负荷较高,但炉渣排碱能力较强,目前碱害尚未凸现.碱金属对焦炭的破坏作用突出,且近年来劣化趋势明显,应加以重视.通过合理配煤或尝试对焦炭钝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热性能,增强焦炭的抗碱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迁钢1、2号高炉炉况发生波动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碱金属和Zn富集引起的。通过采取控制入炉碱金属负荷,定期排碱等措施,保证炉况顺稳的同时,也消化了含有害元素较高的固废原料。  相似文献   

14.
阳春新钢铁通过统计分析入炉有害元素负荷变化与高炉稳产对应关系,得出高炉稳产与入炉有害元素负荷密切相关,并研究了有害元素在高炉炉内形成富集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制订并实施源头控碱、切断循环、工艺排碱的入炉有害元素系统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255米~3高炉几次破损调查工作,对该高炉入炉原料的组成结构与高炉冶炼的关系及高碱金属负荷高炉中有害元素在炉内的赋存状态进行了探讨:同时论述了炉衬寿命与冷却结构型式及操作之间的关系。调查得出该高炉炉身冷却结构型式合理并值得推广:在保证生铁质量的前题下,适当降低炉渣碱度,采取炉外硫脱措施,方能提高排碱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攀钢高炉碱金属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樊钢高炉现有原燃料条件的碱金属含量,碱负荷进行了调研,并对高炉现有冶炼条件下碱金属富集及排碱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得出攀钢高炉现阶段的碱负荷为6-7kg/tFe,排碱率在97%以上,故障金属不会对高炉冶炼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结合鞍钢及有关企业生产实际,阐述了高炉中碱金属、锌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入炉原燃料、炉渣、粉尘等取样化验及对高炉的碱、锌负荷及收支平衡进行统计,掌握了碱金属和锌在高炉中的分布与来龙去脉,此外结合热力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碱金属和锌在高炉内的反应和循环过程,并提出了碱金属和锌富集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碱金属是导致高炉料柱透气性恶化、炉况失常、频繁悬料和在炉身结瘤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了包钢高炉内碱金属在炉渣和煤气中的分布,炉子有效容积为1513m~3。文章指出当冶炼含碱金属炉料时,为了防止碱金属在炉内的循环富集,必须首先保证最大限度地将碱金属通过炉渣排出炉外。降低炉渣碱度是去除碱金属的一个有效途径。分析了碱负荷、生铁中硅含量和单位渣量对炉渣排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邯钢烧结机和高炉碱金属的走向及平衡,得出烧结矿中的碱金属绝大多数来源于混匀料,机头除尘灰碱金属含量较高,必须进行脱碱处理才能返回利用。高炉的碱金属负荷为4.69 kg/t,排碱率仅为44.78%,必须控制焦炭和烧结矿的碱金属含量,适当改变炉料结构,并提高煤比,有利于降低高炉碱负荷。  相似文献   

20.
包钢高炉炉瘤及炉渣排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包头钢铁公司在控制高炉结瘤方面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为了这项工作,本文作者们做了部分实验室研究工作.根据这些实验结果,认为包钢高炉结瘤的根本原因在于钾钠氟的循环积累,以致形成易熔的、表面张力很低的、非常容易粘附炉衬与炉料的、不稳定的初渣物相.产生易熔相是因为碱金属化合物、碱金属氟化物多为易熔成分,并且碱金属还能与枪晶石、莫莱石结合形成易熔物相,这些都是高炉上部频繁结瘤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碱金属的危害,抑制高炉炉瘤的形成,除应加强选烧排碱以外,还应提高炉渣的排碱能力,为此作者系统地研究了炉温,炉渣碱度,MgO、CaCI_2、CaF_2 诸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高炉碱害的措施.此外本文还着重讨论了作为排碱剂的CaCI_2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