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和时域加窗技术从物体的时域散射场中分离出劈和凹槽一类散射中心的贡献,计算其远区数值绕射系数。对于电小尺寸凹槽的远区数值绕射系数,结合微扰法给出了其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磁脉冲作用下通信系统受扰的场路结合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效电路的偶极子天线端口时域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分别建立天线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电磁脉冲照射下的等效干扰源模型,快速求解天线端口的时域电流响应.选取电磁辐照条件下两个不同尺寸的偶极子天线进行验证,并与采用全波电磁数值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效电路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元件参数易调整,等效电路模型还可以直接应用于通信系统内部电路的电磁受扰评估计算.  相似文献   

3.
 考虑工艺随机扰动对互连线传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互连线随机扰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域随机方法的互连线串扰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将具有随机扰动的耦合互连线模型在线元分析阶段进行解耦,分别采用随机伽辽金方法(SGM)和随机点匹配方法(SCM)进行串扰分析.最后,利用复逼近给出工艺随机扰动下互连线串扰噪声的解析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对工艺随机扰动下的非均匀耦合互连线串扰进行有效估计,相较于SPICE仿真还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混沌信号降噪方法微扰法,并且给出了微扰法的一个具体实例算法梯度微扰法。该文还对用梯度微扰法进行混沌信号降噪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梯度微扰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时得到很好的降噪效果。文中还对梯度微扰法的参数选择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混沌信号降噪方法——微扰法,并且给出了微扰法的一个具体实例算法——梯度微扰法。该文还对用梯度微扰法进行混沌信号降噪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梯度微扰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时得到很好的降噪效果。文中还对梯度微扰法的参数选择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飞秒脉冲通过散射表面后的时域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对飞秒激光脉冲通过散射表面后的时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用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对通过散射表面前后的飞秒脉冲进行了测晕和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散射表面对飞秒脉冲的散射导致飞秒脉冲的展宽和形状的畸变.输入脉冲在时间相关函数的半峰令宽为64 fs;透射脉冲在时间相关函数半峰全宽的平均值为117 fs.对透射脉冲场的统计特性进行了讨论,逶射脉冲场实部和虚部的概率甬数分布遵从高斯函数分布;强度的概率分布遵从指数分布规律;给出了入射飞秒脉冲强度的自相关函数分布和飞秒时域散斑场强度的互相关函数分布的实验结果,并且对二者的时间相关函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吴婧  王鸣 《光电子技术》2011,31(1):32-36,41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实验结果对胶体晶体结构和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构成三维胶体晶体的小球直径和折射率对禁带的位置会产生影响,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不同参数的胶体晶体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表明三维胶体晶体在纵向存在带隙,而且可以得到透反射谱和不同位置的场分布.  相似文献   

8.
根据微扰理论,用微扰法对Ho11模的缓变截面开式谐振腔的场分布f(Z)、绕射品质因素Qd及固有品质因数Qo进行测量。导出了Hopq模的Qd、Qo与微扰频偏的关系式,以及对磁场微扰情况下微扰系数的测试公式。使用一般常用的元件,仪器及简单的测试线路,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场分布的测试值与计算值的一致性甚好。测量的谐振频率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1%;Qd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0%。众所周知,谐振腔的主要参量Q值及其频率Wo的测量通常是用逐点法或扫频法。它们都是取决于驻波比(或反射系数)的测量。然而,回旋管中用的缓变截面开式谐振腔的模式一般为园波导的Hop1模,它和矩型波导之间接有H°_(lo)——H°_(op)的模式转换器及模式滤波器。因此,在矩型波导中测出的驻波比并不是开式谐振腔在该频率下所产生的驻波比。故使用一般的测量方法必然会造成很大的遗差。为了能较准确地测量出腔中场分布,以及Wo、Qo、Qd等参量,我们采用微扰法。根据测量的场分布计算出腔的固有品质因素Qo及绕射品质因素Qd。其测量精度取决于微扰体的大小及频偏的测量精度。限于现有仪器设备,在1MHz分辨率的颁标下,测得的Qd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0%;谐振频率的误差小于0.1%;场分布与数值计算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9.
金属接触非线性引起的无源互调效应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时域物理光学方法求解无源互调问题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场路结合"的数值分析方法,建立非线性金属结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将其引入到全波方法中,通过全波方法与等效电路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系统的无源互调干扰.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地计算由于金属接触非线性引起的无源互调及其作为二次辐射源所激发的电磁场,避免了时域方法在电大尺寸问题上计算的积累误差以及只能对处于远场区的简单微波结构的无源互调效应进行求解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场路结合数值分析方法为微波部件无源互调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越杰  张鹏  冉承平  张新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0):20210068-1-20210068-9
针对当前光电稳定平台伺服系统中扰动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扰动分离自抗扰控制(DSADRC)算法。扰动分离自抗扰控制充分利用工程实际中可获取到的部分已知的光电稳定平台模型信息及经典控制中的控制器信息,并将其加入到自抗扰控制的设计中。该算法通过减少光电稳定平台系统中的总扰动量,增加系统的扰动观测精度及扰动抑制能力。同时,通过算法设计实现了经典控制器的复用,减少了设计工作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器相同、扰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扰动分离自抗扰控制阶跃响应调节时间减少58.8%,上升时间减少26.5%,且无超调量;在1V2Hz等效扰动下,系统稳态精度提高51.5%,系统性能提升效果明显。在实物验证实验中,对于不同频率的等效扰动,相比PID控制,扰动分离自抗扰控制稳态精度提升5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光电稳定平台的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