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集中三联供系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昭俊  魏兵 《节能技术》2001,19(5):25-26,2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集中三联供系统的应用概况,以及三联供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以浅层地热能为冷热源的供暖制冷技术,地源热泵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环保中央空调系统.简要论述了贵州省遵义市一酒店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测试分析并评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冬季制热运行效果,从而提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循环冷却水塔快速喷雾结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循环冷却水塔快速喷雾结冰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及优点,以在辽宁东方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循环冷却水塔上的成功应用为例,与常规悬挂挡风板防冻法进行了对比,论证了其在优化调整循环水温度及循环水塔防寒防冻方面的明显优势,并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60~85℃地热水的高温热泵及风机盘管供热空调系统,建立系统模型的目标函数;采用MATLAB软件求解出满足约束条件下的各级温度参数以及地热水第一、二级利用的最佳回水温度;从理论上分析了负荷侧供水温度对高温热泵价格和性能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空调用热泵系统热力学和热经济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必须结合使用情况使制冷与制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整体最优方案。热经济优化综合考虑制热制冷能耗与初投资的影响,可为空计用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带尾水电站母管制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善达  顾昌  龚广雄  丁燕  方琼 《汽轮机技术》2004,46(3):220-222,225
以火电厂带尾水电站的循环水系统为对象,建立了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求解算法,并针对某厂300MW机组,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负荷下系统的最优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使用水冷冷水机组同时实现夏季制冷和冬季供热的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其在夏季运行时具有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系数高的特点而冬季又能象风冷热泵机组一样以热泵方式工作。初步分析表明其在中南部地区全年能耗低于风冷热泵机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空调冷热源方案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闭式循环水系统变工况运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600 MW机组闭式循环水系统为例,提出了以汽轮机负荷、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为条件的优化运行方式,将冷却塔、凝汽器和汽轮机变工况进行耦合,得到了闭式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的进塔水温和出塔水温(即凝汽器循环水的出口温度和入口温度)随机组负荷、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负荷下,进塔水温随循环水体积流量的增大而降低,而出塔水温随循环水体积流量的增大而升高;进塔水温和出塔水温均随着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和机组负荷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从凝汽器最佳真空的原理入手,分析探讨了目前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对水量不连续变化的单元制循环水系统提出了一种离散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等效益点迭代计算来决定泵组切换时的临界工况.以十里泉电厂300MW机组为例,利用本模型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确定了机组在不同循环水温、不同负荷最经济的循环水泵运行编组方式,编制了循环水系统最优化运行工况图,为运行中实现指导循环泵的科学经济调度提供了量的依据.效益分析表明,对于300MW机组,循环水系统离散优化可使电厂标准煤耗降低0.5~0.7g/kW.h.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运行可操作性强,节能效果明显,而且无须增加额外的支出,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是一种提升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能效、减少成本、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当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集成设计与优化研究进展。基于联供系统热(冷)电比输出特性与用户动态负荷供需匹配的原则,归纳总结了冷热电联供系统四种典型的集成设计方法,结合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策略,分析讨论了联供系统优化过程中的优化变量、目标函数、求解算法及约束条件等四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现有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研究趋势,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鉴于能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多能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将迎来新的发展,系统集成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也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分布特性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指明系统优化方向,通过搭建实验台,实现了90 ℃的大温差升温(30~120 ℃)。基于实验数据,分别采用常规火用分析和先进〖HT5”,7〗火用分析(advanced exergy analysis)方法对复叠式热泵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的火用损失最大,系统的内源火用损失占总火用损失的93.73%,可避免火用损失占总火用损失的70.79%,表明火用损失主要来自于部件本身,且部件的改进潜力很大;高温压缩机、低温压缩机和高温冷凝器的内源可避免火用损失最大,在系统优化时应当优先考虑这些部件,可减少系统51.04%的火用损失。  相似文献   

12.
火电厂单元制循环水系统离散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水量不连续变化的单元制循环水系统提出了一种离散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等效益点迭代计算来决定泵组切换时的临界工况。以黄台电厂7号机组为例,利用本模型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运行研究,确定了机组在不同季节、不同负荷最经济的循环水泵运行编组方式。效益分析表明,对于300MW机组,循环水系统离散优化可使电厂标准煤耗降低0.5~0.7g/(kWh)。文中根据热力试验数据,总结出凝汽器传热系数的一个经验公式,可供同类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冷端系统是火电厂发电机组重要的辅助系统,它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特性对整个电站机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对某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两台循环水泵电机进行改造,增加了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单机运行时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双机运行时二小、一大一小、二大、二大一小);建立了机组冷端性能分析计算模型,结合实际运行状况,给出了不同负荷、不同温升等工况下循环水泵组合优化运行方式;针对机组频繁启停状况,通过合理利用运行机组循环水,达到降低开停机过程循环水泵耗电量的目的。研究为同类机组冷端系统运行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选择供暖循环泵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例如,选择循环泵时是否要在管网总设计流量和总压力损失基数上乘以1.1-1.2的系数;高温水锅炉低温水运行时锅炉本体水流阻力的估定;关于对循环泵入口和出口压力的限定;多台泵并联运行时其单台泵的流量,是否要比单台泵独立运行时减少;以及循环泵的节能指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GSHP) are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owing to their higher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various system parameters on GSHP performance is studied using a computer model. Also, a comparative economic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GSHP in place of conventional heating/cooling systems and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ystem parameter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formance, and that GSHP is economically preferable to conventional systems.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The reversed rectification heat pump (RRHP) is a novel type of absorption heat pump developed at Laboratoire des sciences du génie chimique (LSGC) in the research group of Professor Le Goff.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RHP is that both the separator and the absorber are multi-stage gas contacting units of a type commonly used in the process industry and each composed of the multi-stage contactor, an evaporator and a condenser. The separator is a conventional rectification unit in which the working fluid is separated into a rich and a lean phase which are recombined in the absorber. The absorption is an exact reversal of the rectification, both units having inverted flow diagrams; for this reason the absorption is refered to as reversed rectification. This heat pump can produce simultanious heat and cold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primary energy savings and reduction of harmful environmental effects.  相似文献   

17.
循环水系统操作费用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循环水系统操作费用模型,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循环水系统运行费用的影响规律。干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冷却塔鼓风量等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循环水出塔温度,而出塔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的循环水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从28℃增加到30℃时,循环水量增加20%左右,输送费用也会相应地增加。昆明地区,冬季循环水出塔温度为22.5℃时,操作费用最低,而夏季循环水出塔温度为27.5℃时,操作费用最低,另外,水价,电价不同也会影响系统最佳出塔温度选取。因此,相同的系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8.
热电联产企业大多选择背压机组和抽凝机组组合的方式,以同时满足热、电负荷的需要。循环水泵参数一般按抽凝机组的容量设计,背压机和抽凝机共用一套循环水系统。当背压机组单独运行时,循环水泵出力就远大于机组需用水量,造成厂用电的浪费。这时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的改造,由小泵为背压机组提供冷却水,可有效降低厂用电量。  相似文献   

19.
钱剑峰  孙德兴 《太阳能学报》2006,27(11):1142-1147
首先介绍了适用于寒区供暖的水源热泵及调峰供暖系统,指出该供暖系统的运行机制影响着运行的经济性。在不改变末端原有散热器的前提下,分析了该供暖系统主要运行参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系统运行费用为目标函数,推导出了系统运行时的优化模型。以哈尔滨某一小区从原有传统供暖方式改造为水源热泵及调峰供暖为例,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出了最优的系统方案及其运行情况,说明水源热泵及调峰供暖具有明显环保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传统循环水泵运行优化以汽轮机最大净出力为基准,该方法忽略了电网调度模式对机组实际出力的控制,通过深入分析机组实际运行状态,综合考虑煤价和电价对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的影响,提出基于煤电经济值最优的优化理论,并对某660MW机组进行实例分析。对于我国主要以机组发电量为控制基准的电网调度模式,由煤电经济值最优法确定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能更真实、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实际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