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食品》2010,(23):129-129
11月8日午后,温暖的冬日阳光普洒在天府大地,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自销品牌部产品玉酒在成都隆重上市,来自全国的数百名经销商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参加了玉酒上市品鉴会。  相似文献   

2.
杨静 《新食品》2008,(1):39-39
2007年,对于名酒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从1月份开始,贵州茅台宣布旗下15年、30年、50年和80年四种陈年茅台提价,虽未透露具体涨幅,但市场最高涨幅已达千元,茅台陈年酒的涨价,拉开了名酒竞相涨价的序幕。3月1日,贵州茅台再次上调除陈年茅台酒外的普通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2%-16%.最高涨幅达50元。  相似文献   

3.
韩亮  李昂 《中国酒》2008,(5):72-73
2007年12月19日五粮液品牌事业部经理傅钟在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上郑重宣布:“我们希望在有奥运会场的城市的经销商朋友们能在当地市场加大50ml五粮液的推广力度”。当小瓶酒市场被很多酒中酒霸打入“冷宫”的时候,这个来自白酒王国的声音无疑给2008年的小瓶酒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相似文献   

4.
王惜 《新食品》2013,(3):44-55
序 不一样的开年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白酒的“黄金期”:涨价、囤货、高举高打、限量供应、促销、销量翻番……一派繁荣之态。然而,2013年的这个开年却大相径庭:茅台、五粮液的“自救保卫战”抵不过市场规律.两家先后出台的“严令限价”举措还没实施几天,又遭遇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5.
《新食品》2010,(6):I0092-I0093
2009年,酒类立法、资本运作、白酒消费税调整、整治酒驾等等一系列的冲击波,给白酒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位资深的白酒专家说:“越是艰难的时世,越是能造就真正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白酒品牌。”这句话在五粮液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6.
向宁  吴蓉 《新食品》2008,(22):42-42
10月18日,长沙神农大酒店三楼会议中心集结了一批酒水界客人,他们是五粮液一千多名运营商。近两年来,五粮液发起厂商变革,践行经销商转轨运营商.在母品牌方面做细分与衍生……在种种褒贬不一的声音下.这次秋季糖酒会的全国运营商大会就成为节点性集结了。由于参会人员凭票进入,会场外聚集了不少焦急的等待者,等待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在主办方全面封堵媒体进入的情况下,记者有幸第一时间亲历了会议全过程,记者发现,整个会场布置的易拉宝广告只有三种画面,一是五粮液老酒,二是五粮液1618,第三个则是新面孔六和液,这些现象似乎表明五粮液正在进行着某种调整,并传递着诸多未知的商业情报。  相似文献   

7.
《新食品》2012,(1):I0001-I0001
每逢岁末,最热闹的当数茅台与五粮液一年一度的全国经销商大会。而今年的宜宾与广州,其关注度可谓历年之最:一则为茅台与五粮液双双换帅后的新舵手登场,二则在国酒金三角与“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两大时代背景下,双雄争霸本身就受到热议。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14,(12):17-17
5月20日五粮液率先凋低出厂价正式拉开行业调整的序幕。我认为,这次行业调整将挽救白酒行业——毕竟当一个行业的利润不是来源于替消费者创造或增加价值,而只是来源于价格的不断攀升时,恒定品质自然会与上涨价格形成落差,性价比则会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9.
《福建轻纺》2010,(2):32-32
<正>1月20日,燕京啤酒开始上调普通瓶装啤酒的出厂价格。然而这只不过是最近饮料"大佬"们带头涨价的例子之一,白酒行业的茅台和五粮液已经先涨一步;可口可乐杭州公司也宣布了涨价,引起了人们对全行业会否跟风涨价的担忧。据报道,从下月初开始,可口可乐杭州公司全线产品  相似文献   

10.
邹周 《新食品》2010,(16):30-31
在广州,酒类价格已经高歌猛进数年。相关各方对于茅台、五粮液市场需求增长已有所预期。广东中外名酒连锁公司是茅台在广东省的特约经销商,其负责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名酒的经理介绍,“茅台酒市场价是七月开涨的,但在五、六月  相似文献   

11.
刘婧  曾祥斐 《新食品》2012,(2):140-140
春节临近,白酒销售旺季到来,各白酒品牌粉墨登场,以求在年终的最后关头赚个钵满盆满。以五粮液、茅台为首的一线品牌涨价后仍供不应求,而中低档白酒则纷纷在各大卖场展开促销攻势。从八折优惠到“买一赠一”,再到各种产品的搭配促销,力度确实不小。春节旺季是经销商每年都要经历的一道坎。也是不容错过的商机。中低档酒应该如何针对节庆展开促销活动?经销商们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2.
《新食品》2010,(23):68-69
近几年。在全国性名酒厂战略性需求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涨价”已成为业内提及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茅台、五粮液价格不断的上涨。带动了几乎所有名酒产品的不断集体提价。在一轮又一轮的涨价中,白酒市场的机会价格带已悄然发生了改变。那么,对于经销商来说。名酒涨价对机会价格带的转移有哪些具体影响呢?涨价之后。经销商把机会价格带锁定在了什么档位?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10,(19):84-85
2010年夏季。有一个词语和天气一样热,那就是“白酒涨价”。在每年都会出现的涨价热潮中,主角同样是全国一线名酒:茅台很多地方终端价涨到每瓶1000元以上,国窖1573也不甘示弱,终端价一跃接近每瓶800元。五粮液、水井坊等都没有闲着,纷纷实现了涨价。名酒齐涨价,必然给行业带来连锁效应,比如。二线名酒跟风涨价或者被迫涨价;比如,  相似文献   

14.
《新食品》2011,(9):126-127
初春的洪城乍暖还寒.但在江西前湖迎宾馆会议中心现场气氛却尤为热烈。“只要四特全体经销商与公司精诚合作.共进步,同发展,四特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55亿元的战略目标终将实现,四特酒跻身中国白酒第一方阵将不会遥远!”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特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传承人廖昶先生铿锵有力的发言迎来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