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在优化动力配煤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骆仲泱  殷春根 《煤炭学报》1997,22(4):337-342
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配煤中的必要性的可行性,对实际应用中所用到神经网络BP算法及其一些改进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MDOD法作了简要介绍,针对用加权平均或某些经验公式对配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指标进行预测时效果不很理想这一现状,采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对发热量、挥发分、水分、灰分及煤灰软化等指标进行建模以实现非线性映射,同时根据现有配煤系统的实际生产情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最优化动力配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汤龙华  周俊虎 《煤炭学报》1997,22(5):455-459
针对动力配煤局限于线性规划的现状及其缺点,研究了用非线性规划实现动力优化配煤的新技术.实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表明,混煤与单煤特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用神经网络方法、线性拟合等多种手段来定量地描述这种非线性规律,从而建立了动力配煤的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正在建设中的杭州配煤场,得到了与以往线性优化模型不同的重要结果,显示了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实现动力配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成玉演教授作主持发言: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大量粗放地使用煤炭严重污染了环境,成为一系列环境灾难的诱因。大力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已成为国内外能源和环境专家的共识,也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应强调对燃煤污染全程治理和控制,特别应加强燃前加工处理,动力配煤技术即为较成熟易行的燃前加工技术。但是,以往相对粗放的动力配煤应怎样改进?如何评估动力配煤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配煤是不是搀假、以次充好?配煤是不是科学,有那些新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荫重  余洁 《煤炭科学技术》1997,25(8):38-40,37
分析了动力配煤应用的燃烧设备的燃烧过程,对煤性质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对混合燃料(配在煤)燃烧的分析,提出了动力配成煤的燃烧特性仅用煤的工业分析和发热量等指标描述是不够的,其燃烧过程既不是不同种燃烧过程的简单叠加,也与具有同样煤质指标的单一煤种有着本质的差别。需要对动力配煤选用煤种及配成的混全煤燃烧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实现动力配煤燃烧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动力配煤的意义及模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动力配煤技术的意义,讨论了解决动力配煤问题的数学模型及模型求解方法,并对各模型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质的波动,配煤是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优化问题。针对目前铁路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给煤模式单一,配煤精度低,配煤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快速定量配煤方法,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结构、选择合适的激活函数,得到优化的配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加快配煤速度的同时提高了配煤精度,有效提高了矿山企业装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配煤目标约束条件和配煤目标函数的确定,建立了动力配煤数学关系模型。动力配煤专家系统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实现其核心配煤计算功能。同时阐述了该系统中优选原料煤组合方案专家子系统、实用配煤比方案专家子系统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选煤厂在配煤过程中需要对配煤得到的复煤品质进行准确地预测.基于配煤煤质与其组成单一煤种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根据Elman神经网络模型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和具有反映系统动态特性的能力,采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配煤煤质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配煤煤质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配煤煤质,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动力配煤专家座谈会全体代表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学会1997年4月1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发展动力配煤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范维唐等7位院土,煤炭、电力、物资等行业和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有关专家,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内贸易部和煤炭部的有关同志,新闻报刊的代表,共计60人。与会专家对我国发展动力配煤技术的现状与前景、技术研究、工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对如何加强动力配煤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共识。为了促进动力配煤技术的发展,促进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与会专家提出以…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我国动力配煤的发展历程,结合配煤原理、煤种选择,以芜湖裕溪口港配煤为例,对其配煤过程管理及配煤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港口配煤过程中应注重配煤效率及配煤产品的均匀程度,以确保满足用户的指标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省盘江矿区为例,论述了盘江矿区动力煤配煤基地建设的目的及意义,分析了配煤中心的选址与建设方案,又结合动力煤配煤模型的建立提出了配煤的技术路线,对建设动力煤配煤基地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开滦集团动力配煤煤质指标的影响规律及预测方法的研究,探索了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配煤方案,为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动力配煤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控制配煤比例,对开滦典型的动力煤进行了配煤研究,重点分析了从统计规律上配煤指标与配煤比例的关系,以及实际测量值与加权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电厂配煤技术原则及煤质特性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电厂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和煤质计算方法,并对不同煤种、不同比例配煤的煤质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煤质参数可以预见动力配煤对于结焦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铁维博  汪琦  张松 《煤质技术》2020,35(2):47-51
基于胶质层指数为炼焦煤黏结成焦性中的重要参数以及炼焦煤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胶质层指数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配煤炼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有效指导配煤、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稳定焦炭质量。对有关人工测量、半自动测量、全自动测量胶质层指数的原理及相应的设备进行总结归纳,阐述了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各方法进行比较并讨论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测量胶质层指数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采用全自动检测可代替传统法检测,其检测过程规范以及所得的胶质层指数检测结果具有可信度。胶质层指数与焦炭质量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胶质体性质的更深层次探究对于配煤炼焦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针对胶质体的调控将会成为优化配煤的新途径并可有效控制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6.
动力煤配煤技术基础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鹏 《煤炭学报》1997,22(5):449-454
阐述了我国动力煤利用现状.从煤在不同类型锅炉的燃烧方式出发,讨论了煤质特性对燃烧工况及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一些非加和性煤质指标,如可磨性、粒度组成、煤炭熔融性等对动力配煤的影响,进而提出选定动力配煤方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褐煤动力配煤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褐煤掺配入烟煤中,研究了其主要煤质指标变化规律,分析了预测配煤煤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褐煤动力配煤时,由于水分因易受环境影响而不具有加和性,所以对预测配煤性质(水分、可磨性等)的影响尤其明显,但灰分、挥发分、全硫和高位发热量在干燥基基准下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加和性.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动力配煤燃烧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中等挥发分的烟煤掺配入一定量的高挥发分褐煤,能明显降低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煤质在线检测的配煤过程优化控制基本思路,建立了配煤过程稳态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煤量调节的配煤过程串级控制系统方案.结合常规PID控制方法,构建了主、副回路的自整定PID模糊控制器并对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数字仿真.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配煤系统工作可靠,控制效果显著,配煤质量稳定,配煤合格率比人工配煤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