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纳兄弟加入BD阵营HD-DVD遭重创;日本媒体称BD将赢得下一代DVD大战。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26-26
为了给DVD向蓝光光盘(Blu—ray Disc,BD)过渡铺平道路,日本JVC最近开发出一种蓝光/DVD混合ROM光盘,这种光盘包含两个DVD层和一个蓝光光盘层,其成本据估计比常规BD—ROM光盘高20~30%。  相似文献   

3.
选择蓝光(Blue-ray Disc,BD)还是HD-DVD?这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确实是个问题。因为不但其双方标准的制定者一直在相持不下,就连那些相关的硬件厂商还有电影厂商们也都纷纷被拉入战局,一时使得这两种标准难分伯仲。但是在这场僵持不下的拉锯战中。高清DVD先进技术却与实际消费者们渐行渐远了。我们不仅要问,在鹬蚌相争之时,谁又将是最后得利的渔翁?  相似文献   

4.
王琪麟 《数码》2007,(8):18-18
从DVD播放机开始流行后,新一代高清碟机的研发就已经全面展开了。由240家公司构成的“DVD论坛”同时认定了HD-DVD和蓝光DVD为新一代DVD媒体,因而这两大标准之争也就从那一刻开始了。从在青岛举办的2007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传来的信息看,两大标准之争即将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5.
曾之杰 《今日电子》1997,(7):128-129
作为本世纪登台的最后一种大型家电产品,DVD备受注目。但是有关DVD的下一代产品的研究开发也已经展开——DVD的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富士通、索尼、菲力浦等八个欧美日厂家共同开发的MO(光磁盘)也将于97年中正式投入市场,东芝等DVD厂家也为了提高DVD的性能正在加快高性能DVD的开发与研究。由于DVD还不对应高清晰度电视,版权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决,因此DVD的将来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Blu-ray Disc(简称BD)和HD DVD作为下一代高清影碟标准的两大竞争对手,都是采用蓝光技术,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BD光盘结构为1.1mm盘片 0.1mm保护层,光盘容量大,单面单层25G,单面双层50G。而HD DVD虽然也采用蓝光,但光盘结构和DVD相同,单面单层15G,单面双层30G。由于蓝光BD和HD DVD播放机均无产品在国内上市,因此本次推荐的均为海外型号,但其中不少已经在国内亮相,下面让我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7.
2008年被称为“高清年”,顾名思义,高清将会逐渐取代标清而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诚然.目前在普通家庭里,高清平板电视已经不稀奇。但是,在播放器以及片源方面,高清依然是有些尴尬。虽然说,HD-DVD和蓝光的格式之争已落下帷幕,但是市面上的大部分影碟依然是标清的D5和D9,“木板理论”再次得到印证。有鉴于此,国外有厂商便从播放机上着手,推出转换高清DVD机,能将普通DVD碟片信号转换成高清信号输出,让高清电视和投影仪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清启的观点认为“与数字下载相比,蓝光技术引以为傲的容量不再是优势”(《专利和互联网挑战相继出现蓝光生不逢时言胜尚早》,“产业”,2008年4月20日)。不仅如此,闪存也对蓝光DVD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每年市场出货量将达1亿台 2007年,基于蓝光光盘和HDDVD标准的下一代DVD市场终于启动了。预计到2010年左右,支持下一代DVD的PC、音/视频设备以及游戏机等,全球出货量有可能达到每年1亿台以上。继CD-ROM和DVD之后,下一代DVD将成为光盘主角。  相似文献   

10.
《电视技术》2007,31(1):50-50
LC电子公司日前宣布,将销售可播放两种高清DVD标准的DVD播放机。第一台双标准播放机既可播放HD—DVD标准的光盘,也可播放BO标准光盘。  相似文献   

11.
蓝光DVD和HD DVD的正式面世,意味着新一代的高清视频制式的推广即将全面铺开。但是,由于现时软件数量少且价格贵,离普及化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相比之下,DVD却有着成熟的技术和众多的DVD软件作支持,以及可通过视频倍线技术将标清的视频信号提升至1080i/p高清视频信号等优势而成为了当今主流的视频播放制式。而度高公司最近所推出的HDV-2800 DVD播放机就是当中的代表作之一,这台DVD机在HDV-1800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份高品质的纯音频解码电路,就相当于一台高品质的DVD机与一台纯CD机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该款产品还以相对合理的价格面向广大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松下营销本部日前发售搭载硬盘的高清蓝光录像机的新系列DMR—BW900、DMR—BW80HD、DMR—BW700等3个型号和搭载硬盘的高清DVD录像机的新系列DMR-XW300、DMR—XW100以及VHS一体型的DMR—XW200V等3个型号。  相似文献   

13.
《视听技术》2008,(7):12-12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芝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一项新的DVD技术,旨在为刚刚战败的HD DVD报一剑之仇。  相似文献   

14.
《光电技术》2005,46(1):48-49
业界消息,东芝和日本Memory.Tech公司日前成功地联合开发出了一种能够从1张光盘的一面读取到HDDVD与DVD两种信号层的双层播放专用光盘。  相似文献   

15.
《视听技术》2008,(3):14-14
2月16日,日本NHK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发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东芝公司正计划放弃HD-DVD格式,承认被索尼公司主导的蓝光碟技术击败。报道称:停止生产HD-DVD影碟机、刻录机以及其他相关产品,并退出高清格式之争将使东芝公司蒙受达几十亿日元的损失。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令业界为之震动。  相似文献   

16.
DVD、HDD(硬盘)和VHS三位一体的录像机,本刊已作过介绍(参见本刊2004年第12期),大家已有所了解,将BD(B1u-ray Disc蓝光碟机)与DVD和HDD结合在一起,这还是首次,世界第一部。随着BD录像机的市场化,这种三位一体的录像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只不过Sharp是第一家推出了这种三合一录像机。该机外形参见图1,它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东芝终于投降了,在高清DVD长达5年的战争中,演绎了很多转败为胜的故事,最后,东芝终于投降了,HD DVD曾经胜券在握,最后由于几个盟军的反水,SONY的蓝光DVD算是赢得了这场战争的阶段性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两家日本公司打的你死我活,而日本政府却坐山观虎斗,虽然这期间也有人提出浪费资源的问题,但是最终是由市场和实力来决定胜负。对于东芝来说,可能是惨败,但是对于整个市场终于松了一口气,好像是赢得了健全的发展良机。 在中国,高清数字电视似乎面临日本高清DVD同样的困境。也许我们的政府机构可以从中借鉴学习到一些经验,或许我国高清电视就迎来突破局面。  相似文献   

18.
《家庭影院技术》2007,(11):64-64
随着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容量光盘的普及,Blu-ray烧录技术已经成为今年IT市场广泛关注的焦点,行业界的巨头们,如LG、先锋、明基、飞利浦、索尼、三星等抓住市场先机,纷纷推出蓝光DVD刻录机,使得该产品也日趋白热化,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松下营销本部日前发售搭载硬盘的高清蓝光录像机的新系列DMR—BW900、DMR—BW80HD、DMR—BW700等3个型号和搭载硬盘的高清DVD录像机的新系列DMR-XW300、DMR—XW100以及VHS一体型的DMR—XW200V等3个型号。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阶段DVD专利费的纠纷以及国际两大阵营互推自己的新DVD标准,都给我国IT企业带来了极大冲击,本文通过对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初步探讨了我国IT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