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各向异性与多分量地震勘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在2003年欧洲地球物理年会上,多分量勘探技术依然是个热门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多分量数据采集、多分量资料处理以及多分量资料解释技术和应用实例。在多分量采集技术方面,除了介绍新的采集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外,三分量检波器的矢量保真度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多分量资料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依然是各向异性的转换点计算、波场分离、PS波叠前时间偏移和速度分析等;关于多分量资料解释技术,速度比的几种组合方法的应用令人深受启发。不同地区成功应用实例表明,地震地质条件对多分量勘探的应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海上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结果表明: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6.
3D多分量处理和采集方法的进展增加了有关储层的信息量。现有处理技术能够用OBC资料资料成像P-S转换波(Converted Wave简称C波)的时间或深度剖面。这些成像结果能增强对储层的描述,在浅层气云干扰压缩波传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 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 ,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 ,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其结果表明 :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 ,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 ,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 ,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 ,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 ,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 ,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为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之一,我们在东北某气田首次用炸药震源激,斜发量检波器接收,得到斜三分量地震记录,使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理论进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斜三分量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分量地震的价值正被人们所认同,现在正向三维三分量方向发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斜三分量三维地震处理技术,从坐标旋转变换,方位角校正到偏振分析,分裂快慢横波的分离以及各种岩性,物性参数提取,总结出斜三分量三维地震处理的原则和处理流程。对东北H地区一块斜三分量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在怀俄明大学针对地壳研究项目开发了一套新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包。该系统具有成功开发的类似于某些商业模拟程序所使用的作业描述语言,它有利于复杂处理算法的编程,监督程序采用独特的反向传播处理策略,给处理流程增加了灵活性。系统的结构允许按自然方式进行并行计算。针对我们的系统已开发出了60多个地震处理模块,专用接口能为其它处理系统开发的老模块兼容。系统用c程序语言编写,某些模块则使用FORTRAN  相似文献   

11.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大庆探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中利用兴城地区的纵波资料、测井资料设计地质模型,进行了多分量地震数据正演工作,并根据纵波、转换波产生的机理,通过优选观测系统及施工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获取了较高质量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水平分量负炮检距反转、转换波共转换点道集叠加、速度分析、动校正等处理,获得了波场信息较丰富、层间波组特征明显的多分量处理数据;利用“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波型识别与层位对比→时间压缩→计算属性剖面”的解释思路,获得了与钻探结果相吻合的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海上多波地震勘探中 ,P SV转换波静校正问题严重影响了转换波资料的处理质量。文中针对中国南海地震地质条件 ,在借鉴前人研究静校正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在CRP叠加剖面 (X分量 )上人工拾取同相轴 ,并用相应的纵波资料作为判别准则的P 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在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海洋宽频带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宽频带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激发和接收阶段,为了有效降低鬼波对地震波中低频和高频段有效波的影响,拓宽地震数据频带,人们开发出上下源或多层震源延迟激发技术和上下缆、变深度拖缆、双检电缆等采集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震原始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为提高地震数据的成像与反演处理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洋 《石油学报》2006,27(1):53-57
对比分析了低速近地表和高速近地表对反射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近地表速度为低速时,可以将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近似等同于反射纵波记录,这就是常规地震勘探在低速带区勘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当近地表速度为高速时,随着界面倾角和入射角的增加,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等效为反射纵波记录的误差增大,这就是存在高速近地表区地震勘探的难点之一.用三分量检波器替换垂直检波器,进而来完整地记录矢量地震波场,这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根本办法.提出了对高速近地表区进行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分量地震勘探在岩性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由于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增加了横波信息,降低了储集层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储集层流体识别和预测的可能性,因而受到了石油工业界的普遍重视.但因横波传播的特殊性,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采集、处理及解释方面都与传统纵波勘探不同.为了推动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自2002年起,陆续在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四川盆地的广安气田、松辽盆地的徐深气田和柴达木盆地的三湖地区进行了二维或三维多分量地震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定进展.试验结果表明,转换波在松辽深层火成岩体和柴达木三湖含气构造的成像效果优于纵波,可以更好地圈定气藏的边界;在苏里格和广安致密砂岩气藏描述中,提高了储集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精度,为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随着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在复杂岩性油气藏勘探和油气评价与开发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震勘探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外经过3/4世纪,国内经过半个世纪,地震勘探技术经历了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单一地震(地面—地面)到多地震(地面—地面、地面—井孔、井孔—井孔);从单分量到多分量(海底4C、井孔三分量、陆地数字传感器);从一次野外采集到多次时间推移;从早期初级的勘探一体化到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专业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而且在很多应用领域,国内目前的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地震技术研发方面,情况却似乎并非如此,曾经一度缩小的差距正在加大。面对万道单点数字多分量采集技术的重大变化,处理技术的研发成为勘探领域的新课题。一个综合集成的多地震一体化的多分量地震处理技术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7.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采集设备的发展以及采集技术的提高,多波多分量采集成本大大降低,在当前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其技术和实际应用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进入工业化生产。回顾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多波多分量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多波多分量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和成果综合运用。分析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多分量地震的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分量地震技术是当前地震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被评价为地震工业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项技术与单分量地震相比,会使地震技术的应用产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从多分量地震技术所涉及的硬件出发,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了新的海上多分量地震仪器装备,包括:四分量检波器,数字包,海底电缆,定位系统,中心站(控制和记录系统)及震源系统等,同时还列出了部分性能指标及制造难点,多分量地震装备的研制和开发是发展多分量地震技术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极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需要进行纵、横波联合层位对比,因此地震资料极性的确定非常重要。从地震反射系数和坐标系统二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纵波反射系数和转换横波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基于一个3层各向同性介质模型,在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中常用坐标系下,按照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地震记录极性标准,分析了多波多分量资料中各种反射波和初至波的极性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极性判断和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胜利探区地层衰减规律和环境噪音情况、国内外检波器的技术发展及工艺水平现状,针对东营凹陷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检波器选型及仪器采集参数的确定展开讨论。建议该区高精度勘探使用频率10Hz或14Hz的速度型超级检波器、组串方式6串2并;SN388仪器前放增益选12dB,入口电压范围为0.40μVRMS~0.40V RMS;采样率选1ms,通频带范围为1Hz-412Hz(最小相位)、1Hz~250Hz(线性相位)时较理想。在辛镇地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