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青海南山进行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对前人划分的花岗闪长岩系岩相学研究,通过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分析,该岩体为一套花岗复式岩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侵入古元古代老变质结晶基底中,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高硅、中—富钾铝过饱和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Eu中等亏损,微量元素K、Rb、Ba等强烈富集;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为447.2 Ma±5.3 Ma和446.1 Ma±3.5 Ma。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板块碰撞前的多岛弧及同碰撞,说明了拉脊山小洋盆由北向南俯冲—消减,随后进入陆壳碰撞挤压环境。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属加里东期I型花岗岩,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碰撞,地壳逐渐增厚引发重熔而产生壳源物质,是加里东期多岛小洋盆俯冲消减,碰撞挤压造山的岩浆记录。  相似文献   

2.
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综合研究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测定了该杂岩体不同阶段花岗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组成 ,提出杂岩体的形成演化由早到晚 ,从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钾长 -碱长花岗岩 ,是下地壳古老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所形成。白云鄂博花岗岩属于同碰撞花岗岩 ,形成于蒙古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期。白云鄂博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白云鄂博 RE- Nb- Fe矿床赋矿白云石大理岩 ,暗示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岩浆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
黄英  苏培珍 《甘肃冶金》2013,35(1):64-66
龙沟河岩体由大小五个岩枝组成,近南北向展布,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同碰撞到碰撞后抬升阶段,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陆碰撞期间加厚下地壳拆沉、部分熔融,并受地幔混染的产物。早白垩世早期,区域应力场由挤压转变为拉张,发生了中生代最为强烈的火山活动,其中有大量岩枝顺漠河组沉积岩层面(或小角度斜切层面)侵入,形成了一套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花岗岩类,从而完成了龙沟河岩体的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4.
广西西部德保县红泥坡酸性岩群岩性以中细粒、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为主,呈小岩株、岩脉、岩枝产出,本文报道了其与下泥盆郁江组侵入接触关系的发现。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红泥坡酸性岩群具有酸度大、碱质高、钾大于钠、铝过饱和的特点,属于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负Eu异常明显,轻重稀土分馏较强。岩浆源区以成熟的泥质岩为主,其中并可能具弱Ce正异常的沉积物参与部分熔融,形成于中浅成相的大陆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形成时代晚于早泥盆世,具有较大的Sn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青海同仁相玉沟岩体的岩石组合为二长花岗岩、黒云花岗闪长岩,U-Pb同位素年龄为246.6±6.2 Ma,时代属于三叠世。根据相玉沟岩体的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该岩体为富钾贫钠的过铝钙碱性岩石系列,成因类型主要为S型的过渡类型,早期为活动大陆边缘产物,晚期为大陆碰撞褶皱带内过铝质的钙碱性岩类。  相似文献   

6.
巴里坤塔格位于天山构造带之北天山二级构造带内,是晚古生代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大陆内部的经先裂陷后隆升形成的造山带。研究区二叠系阿尔巴萨依组(P1-2ae)为紫红、灰紫色中、酸性火山岩及砾岩、砂砾岩、凝灰质砾岩,表明该地层为陆相沉积。总体上火山活动由爆发相开始转为溢流相,火山活动从海相转变为陆相火山爆发,火山岩总体呈现为杂色,见微层状凝灰岩的微细水平层理,显示当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气候干燥。调研区内基性岩脉发育,岩脉类型主要有辉长、辉绿、辉绿玢岩岩脉。岩脉侵位时期可能为270-250Ma左右,为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是中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陆壳垂向生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该矿位于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大陆碰撞带与阿奇山-雅满苏石炭系岛弧结合地段,出露地层为长城系星星峡群(Chxn),为一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混合岩、硅质岩、大理岩。矿体以脉状、似层状为主,矿体空间形态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总体产状20°-45°∠60°-78°,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粒度一般0.01~0.1毫米。矿床成因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郯庐大断裂东侧,属胶东半岛招平—莱州金成矿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胶东岩群,是区域主要的金矿源层。区内花岗闪长岩体发育,其金含量是标准花岗闪长岩体的7倍,岩体形成时,含大量金质的期后热液是胶东金矿床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穿插关系判断,研究成矿作用可分为石英-粗粒黄铁矿阶段、金-石英-细粒黄铁矿阶段、绢云母-方解石阶段,前两个阶段为金主要富集阶段。强沟金矿床围岩蚀变较弱,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床为岩浆期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花岗闪长岩体与胶东岩群接触带、NNE向断裂带中金石英脉是研究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铜厂闪长岩体位于扬子地台北缘勉县-略阳-阳平关三角地块区域内,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LA-ICPMS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体存在3个侵位结晶阶段:早期阶段的闪长岩形成于879±7 Ma;中期阶段的石英闪长岩形成于848±5~840±7 Ma,含矿钠长岩脉于834±7 Ma侵位结晶,与中期阶段石英闪长岩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晚期阶段花岗闪长岩形成于824±5 Ma.这些新的年代学数据表明铜厂闪长岩体及其相伴生的大型铜厂铜矿形成于晋宁期,而不是古生代,揭示了扬子地台北缘存在重要的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在时间上(860~750 Ma)基本一致,是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扬子地台北缘的重要响应.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增生带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钼成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呈隐伏状态侵入于火山岩系中,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272~269 Ma),是主要成矿岩体,形成于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碰撞过渡环境。矿床主矿体以隐伏状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接触带,从岩体中心向外金品位逐渐变贫。矿石类型主要为矿化的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内发育大量席状含金石英脉、网状脉及接触带部位的单向固结结构(UST),与金品位呈正相关。围岩蚀变以岩体内的钾化和硅化为主,其次为高岭土化,以及外围大面积的伊利石化、青磐岩化等。矿石石英中流体为含CO2的水溶液,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划分为2个峰值区(430~550℃和<380℃),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随着成矿空间的抬升和成矿过程的延续,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加入。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72.7±1.6)Ma,成矿作用开始于花岗闪长岩岩浆结晶晚期。对比表明,毕力赫金矿床与跨越欧亚大陆的全球性与侵入体有关的金矿床成矿带的许多矿床特征相似,是我国同类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站地区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远景做出了初步评价。通过对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找寻矿化体或矿床潜力较大,金、铜是研究区内的主攻矿种。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已有矿点信息认为研究区的成矿类型有3种:一是与火山岩内石英脉有关的金矿;二是产于侵入体与二十二站组砂岩接触带内的金矿;三是与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铜矿。二十一站金铜成矿远景区内组合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套合好,有望发现金(铜)矿床或矿化体。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部开采区矿化条件较复杂的问题,为此提出深部开采区矿化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深部开采区矿化在地层上主要以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地层为主;褶皱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期,而断裂构造大部分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中-晚期;深部开采区的岩浆活动分成两期,早期:150Ma^135Ma;晚期:135Ma^114Ma。侵入岩作为深部开采区矿化控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为矿化提供了矿源、硫源及其传输介质。  相似文献   

13.
温杖子金矿床位于辽宁省建昌县境内,为辽西地区著名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破碎蚀变岩中,受断裂控制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温杖子金矿区花岗闪长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微弱的负Eu异常,无或极弱Ce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等)和化学性质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Th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P、Hf、Zr、Ti等)和重稀土元素(Y、Yb、Lu等),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物质混合源区,为火山弧花岗岩构造环境,形成于华北板块由挤压构造体制转化为伸张构造体制阶段。温杖子金矿区成矿作用经历了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3个阶段,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其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岩侵位相关,认为温杖子金矿床属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潘河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西部,通过野外调查可知,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宽坪群多旋回沉积-喷发地层中,含矿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和绿片岩。钼矿体受控于潘河背斜核部及两翼层间剪切破碎带中,具有多层平行排列的分布规律;钼矿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次火山活动与构造控制,是构造和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和长期演化的结果,与区内广泛出露的隐爆角砾岩有关。研究认为,潘河钼矿的矿床类型为火山期后热液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指出应在矿区内多旋回沉积-喷发层间、磁-电异常和隐爆角砾岩层等深部有利部位寻找钼(钨)矿体。  相似文献   

15.
四川阿加隆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平 《黄金》2007,28(6):18-20
甘孜-理塘断裂带是一发育在同名洋脊型火山岩-蛇绿岩带之上以金为主的成矿带,金矿化围岩以晚二叠-晚三叠世的火山-沉积岩系为主.阿加隆洼金矿床为产于成矿带中段的中型金矿床,矿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其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碎屑岩和构造角砾岩,经综合分析,得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金山金矿床产于栖霞市北大庄子-金山-小庄韧脆性剪切带内,空间上与中生代中基性脉岩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为低盐度、低密度富CO2的NaCl-H2O-CO2体系,之后由于沸腾作用逐渐演化成NaCl-H2O盐水体系,矿床形成温度为165~280 ℃,成矿深度为2.33~3.00 km,属中浅成深度中低温热液矿床。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混入大量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生代脉岩,胶东古老变质基底亦有一定贡献。成矿机理主要是由于沸腾作用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引起流体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相似文献   

17.
郝秀云  刘文达 《黄金》1999,20(4):8-11
紫金山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发现的大型金铜矿床。该矿床成矿与地层关系不大,主要受多期次复合岩体、火山-次火山岩体和隐爆角砾岩控制,围岩蚀变和矿化具多期次的叠加特点。矿床就位于统一的构造空间内,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为主)矿床。  相似文献   

18.
青海黑石山地区金属矿是众多金属矿中占重要地位的矿产地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后期的改造对黑石山铜多金属矿的影响较大,因此重点分析黑石山矿区的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同时分析找矿远景,分别从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分析找矿标志。通过对青海都兰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的分析,希望对今后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风沟金矿床为产于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断陷盆地中小型金矿床,成矿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火山岩地层为后期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他形黄铁矿,且他形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按矿物组构特征,其成矿阶段为自形黄铁矿-石英阶段、他形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流体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和CH4次之,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69.8~238.0℃,盐度为4.32%~9.47%,密度为0.88~0.94 g/cm3,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流体;经估算成矿压力为14.56~23.04 MPa,成矿深度为1.46~2.30 km,为中浅成深度。综合研究认为,东风沟金矿床为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的中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老鸦巢金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水口山矿田中部,出露地层为上泥盆-下白垩统海相碳酸盐岩、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陆相碎屑岩。老鸦巢金矿赋存于受F1断层及4号花岗闪长岩体控制的隐爆角砾岩筒中,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闪锌矿化和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金以自然金为主,呈显微和次显微粒状分布于石英、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矿物的颗粒中或晶隙中。成矿期大致可分为矽卡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为主成矿期。石英-黄铁矿-闪锌矿-自然金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隐爆角砾岩为主要的找矿标志,硅化、闪锌矿化和黄铁矿化为主要的矿化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