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人工回填料——高炉渣粉煤灰,研究其各主要施工参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为强夯施工参数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参考标准,实现方案的合理性和成本的经济性。以高炉渣粉煤灰回填地基为研究对象,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依托包头钢铁集团新体系高炉矿渣地基处理项目,在FLAC~(3D)软件的基础上,选定夯击能、夯击次数,夯锤直径、夯点间距作为强夯施工研究参数,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对不同施工参数下的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进行探究。分析得出了夯击参数对强夯加固的影响规律,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评价。结果表明:选取的夯击能越大,夯锤中心的土体产生的竖向位移越大;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影响深度逐渐增大,当超过最佳夯击次数后,就显得毫无意义;夯锤直径越大,作用面积越大,土体变形范围越大。因此,合理的选取强夯间距可以增强地基的整体强夯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用于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传统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说明低能量强夯法与传统强夯工艺的不同,前者不是一次夯到位,而是通过“先轻夯、后重夯”多遍夯击,并逐遍加大夯击能来完成,是一个逐步加强、加深、逐层加固的过程,直到达到工艺设计要求。指出: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强夯法施工在软基处理中形成的“橡皮土”,确保加固质量,具有施工期短、工后沉降小、几个月基本稳定、造价低等特点;低能量强夯法适合在滩涂围垦工程围区开发回填中用于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尤其适合用于围区道路回填工程的地基加固,突破了传统强夯击不适应软土地基处理的局限,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金  滕伟福 《人民长江》2011,42(15):50-52
为了估算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参数(有效加固深度和有效加固水平半径),利用LS-DY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单点夯击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一次夯击后夯击塑性区分布半径和深度,这与施工试夯试验确定的有效加固深度和有效加固水平半径基本一致。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试夯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LS-DYNA的土动力数值模拟与现场试夯试验相结合,可较好地估算有效加固深度和水平加固半径,并可作为强夯施工参数估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在麦德龙厦门商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玉刚 《人民长江》2003,34(3):27-28
麦德龙厦门商场工程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翔鹭3号地块,拟强夯加固面积约30 000 m2,地基强夯处理后保证承载力达到150 kPa以上.强夯施工前应进行强夯试验,经分析比较,确定试夯场地设在商场右侧中游坡脚处,面积20 m×20 m.通过试夯确定包括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击数、夯击遍数、两遍间歇时间、夯击能、加固范围及深度等技术参数.然后按正常施工工艺施工.强夯后对商场地基强夯加固效果进行检验,主要是采用轻型、重型动力触探及标贯试验,共布置测点24个,其中重探、标贯试验各6个,轻探12个.在夯后土性能指标中,干密度比夯前明显增大,自然孔隙比显著减小,压缩模量Es值明显增大,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夯击次数是强夯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实现夯次自动计量对强夯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夯施工时序影像的夯次智能监测方法.首先,利用相机采集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夯锤运动时序影像并建立强夯施工过程中夯锤相对于相机测站点的运动时序模型;其次,基于采集到的影像序列提取夯锤运动速度特征,建立夯锤运动模式状态序列;最后,...  相似文献   

6.
把强夯单击瞬时变形简化为侧限变形,运用Boyle定律分析孔隙气体的体积变化,根据有效加固深度、影响深度与夯沉量的关系确定孔隙气压力随深度的衰减系数,建立夯沉量计算模型,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提出的单击夯沉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夯前土体饱和度、孔隙比、夯击能对强夯加固位移模式和夯击效率的影响。采用最大孔隙比变化量和附加孔隙气压力随深度的衰减系数β描述强夯加固位移模式,结果表明:系数β与孔隙比无关,只与饱和度和夯击能有关;随着夯击能的增大,夯击效率降低。设夯击效率与夯击能曲线的最大曲率所对应的夯击能为最优夯击能,求出最优夯击能与饱和度、孔隙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饱和度的增大最优夯击能减小,随着孔隙比的增大最优夯击能增大。  相似文献   

7.
路基作为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承受着岩土自重及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其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软弱地基部位更应采取加固措施。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地基的现场试验,对实测夯沉量、夯击次数、填料量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动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脸等手段对夯后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试验及检测结果表明:针对深厚杂填土软弱地基,应用强夯置换法处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软黏土路基强夯施工参数,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对某公路软黏土地基进行强夯试验分析,并采用路基加固检测方法对强夯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拟定的强夯施工参数为单夯能量第一遍为800 k N·m、第二遍为1 400 k N·m,夯击次数第一遍为夯击5次,第二遍为夯击6次。拟定的各夯实参数最终的夯实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能对本工程7 m深度的软黏土进行有效夯实。研究结果可为类似软黏土强夯置换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饱和软粘土动力固结机理及实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强夯法加固地基的顺序是由深部到浅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顺序是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大能量,逐层向下加固,而且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上层填土是直接的,而加固下层饱和软粘土是间接的.通过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基的施工工艺的探讨,认识到确定饱和冲击能量、最佳冲击击数、合理的冲击遍数以及两遍夯击的间隔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冲击能量的浪费,杜绝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橡皮土"现象的产生.为优化施工设计和现场指导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干旱地区天然含水率条件下,利用强夯法处理中浅层湿陷性黄土的试验及应用情况。采用加大夯击能措施,摒弃原规范中强夯法对土壤含水率的要求,简化施工工序,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它综合了传统的强夯法和静力排水固结法的优点,充分利用强夯法的夯击机具与静力排水固结法中排水体系进行软粘土地基处理,整体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对大坝加固的方法较多,但对填筑质量极差、多项关键指标均达不到现行规范要求的旧坝体,常规加固方法投资大、施工期长。本文以横泉水库旧坝体强夯工程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一种处理软弱地基的强夯技术来加固旧坝体的方法。通过采集夯前、设计试夯、施工试夯和强夯施工等各阶段检测数据,结合运行期观测资料,对影响大坝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夯法对旧坝体加固处理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设计要求,加固深度内的旧坝体湿陷性可全部消除,干密度普遍提高,整体压缩性大幅减弱,特别是较夯前趋于均匀化,渗透系数降低明显。经检测,强夯不会对旧坝体造成有影响的裂缝,通过蓄水运行观测,新旧坝体之间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大坝运行安全。强夯加固法可在旧坝体和大坝两岸黄土岸坡处理、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强夯法加固地基具有质量可靠、造价低、进度快等特点.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冀东油田南堡一号人工岛试夯区两种不同夯击能吹填地基强夯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徐翔峰  田爱秋 《治淮》2000,(2):47-48
一、前言 强夯法是在重锤夯击法基础上发展起来又与重锤夯击法迥然不同的一项新技术。具体操作是将10~30t的夯锤起吊起6~30m的空中令锤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从而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该方法可用于从细砂到砾石黄土、粘土杂填土等各种地基加固。不仅可以提高承载力,还可以防止砂基液化,并可应用于水下夯实。  相似文献   

15.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夯击能量使土体结构破坏,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通过裂缝排出孔隙水和气体,地基土在新的状况下固结,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片石强夯属于强夯置换法,通过夯击片石,使片石置入土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即动力固结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三材、经济可行、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多种地基处理施工中,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黄水河支渠倒虹吸湿陷性黄土强夯试验,对有关试验的最佳夯击能、时间间隔、夯点布置等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总结了一些能改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地震液化土作为山东黄泛平原主要不良地质缺陷之一,主要采用冲击碾压、挤密碎石桩、强夯进行处理。通过对K157+576.25~K157+602.5段的强夯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地基土体强度或承载力的提高,利用大吨位夯锤对土体的夯击压缩作用和土体受冲击后的液化重组,对提高土体强度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采用强夯法施工可以有效的处理液化土,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武汉港花山码头工程陆域堆场位于铁路专用线通过区域。为研究陆域堆场强夯对邻近铁路桥的影响,合理确定强夯工艺,结合强夯试验成果分析了夯能、夯击数、夯击距离与铁路桥振动之间的关系。现场测试采取4 500 kN·m夯能时,强夯击数>5击后铁路桥桥面振动速度收敛至3.5 cm/s。采取6 000 kN·m夯能时,40 m以外的铁路桥桥面振动速度<4.0 cm/s,振动频率<10 Hz,满足《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要求。依据试验成果推导出了黏土地基强夯引起的建筑物振动速度衰减规律方程,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能级强夯加固机理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有限差分法,在不同土性参数、锤重、落距、底面半径等情况下进行能级为10 000 kN.m的强夯数值模拟,分析地基土土性参数、夯锤底面积、锤重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对高能级强夯进行系统全面的加固机理研究。得出:以首击夯沉量为指标,土体参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顺序为φ,ρ,ν,Es,c;在能级为10 000 kN.m时,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单击夯沉量逐渐减小;在能级一定的条件下,夯锤半径越小,单击和累计夯沉量越大;在第1击作用下,锤重越重,单击夯沉量越大,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不同锤重单击夯沉量的差别越来越小,而累计夯沉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不同夯击参数下湿陷性粉土的加固效果,文章以江西省赣南地区某水库输水湿陷性渠道基础处理为例,采用六种不同施工夯击参数,对该湿陷性地基的击实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选择YTQH350型号进行夯击,夯击间隔距离为7 m×7 m,开展点夯两遍与满夯一遍,两遍点夯夯击能为4 000 kN·m,一遍满夯夯击能为2 000 kN·m时,夯击区域在含水率、干密度、湿陷性系数以及地基承载力等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综合表现最好,夯击压实效果最佳,达到安全可行、经济可靠的工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