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含锦氨长丝的毛纱生产技术难度大、疵点多及其面料整理时易产生折痕和尺寸不稳定等问题,通过优选多组分纤维组合方式、改变长丝退绕工艺和改造纺纱设备等方法改进纺纱工艺,结合后整理采用坯布和干整理2次热定形工艺、平幅洗呢和高速空气撞击柔软工艺相结合等方法,制备一种含锦氨长丝毛精纺面料。对混纺纱线的乌斯特指标和面料的尺寸稳定性、弹性、强力、耐磨性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含锦氨长丝的毛精纺面料弹性优良、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好,易于护理,适合制作各季职业装等服装;含锦氨长丝的毛纱条干CV值、粗细节和毛羽指数达到乌斯特公报5%水平,强力、强度和伸长指标达乌斯特公报5%~50%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铜氨纤维的特性及其在织造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对铜氨纱线的指标测试和分析,指出铜氨纱线染色后单纱强力低、耐磨性差会造成织机经停高、车速效率低。针对铜氨纱线的问题点,通过对浆纱工艺配方的调整和改进,提升了铜氨纱线上浆后的增强率和耐磨性,同时通过对上机工艺参数的对比选择,降低了织机经停,提升了车速和效率,有效解决了铜氨纱线染色后强力低、耐磨性差导致的织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导湿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对分别用Coolpass、Coolbst、中空涤纶、Coolmax、负氧离子涤纶纱线编织的织物进行导湿性能测试,得出由Coolpass长丝纱线编织的织物导湿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同类纤维纱线编织的织物.在此基础上,使用竹纤维和Coolpass纤维纱线开发导湿面料,经过测试比较得出,用竹纤维纱线为地纱,Coolpass长丝纱线为面纱编织的织物导湿性能不如纯Coolpass长丝纱线编织的面料.但要好于其他几种纱线搭配组合的面料,由于竹纤维属天然纤维,因此该面料的舒适性更好,适合制作舒适性功能服装.  相似文献   

4.
针对棉纱的特点简述了经编生产对棉纱的一般性要求。着重分析了氨棉经编内衣面料生产中,棉纱在整经和织造工序中应注意的事项:整经工序从整经筒子纱架、整经分纱、整经速度、辅助装置、整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以阐述,织造工序从分纱与穿纱、生产中的清洁、生产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加以阐述。最后以国外两款氨棉产品为例,详细给出了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铜氨纤维/棉(50/50)混纺工艺参数优化问题,针对原料进行优选,采用较细的铜氨纤维,较长、整齐度较好、含杂较少的长绒棉分别进行混合和梳理,并对纺纱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反复试纺确定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并阐述了重点工序的工艺设计依据。表明应根据原料特性加强开松和梳理,注重后道工序速度、压力、隔距等工艺参数的优选;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主要工序的技术措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优选的工艺参数能够纺出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混纺高支纱,为轻薄面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纳米铜离子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分析了纳米铜离子涤纶纤维的抗菌机理及抗菌纱线所织面料相比于抗菌后整理面料的抗菌性能优势。针对铜离子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设计纱线的纺纱工艺流程,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纺制了18.5 tex粘胶纤维/纳米铜离子涤纶纤维(60/40)混纺的抗菌纱线,并对其织物进行了抗菌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混纺纱有较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长短复合纱线的加工方式、纱线强力以及纱线捻度等性能特点。采用11.7 tex涤纶与莫代尔长短复合纱、3.33 tex/24 f聚酯纤维长丝及2.22 tex抗菌弹性氨纶长丝为原料,在日本福原单面大圆机上,以纬编变化添纱组织开发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内衣面料。详细阐述原料选择、织造工艺设计、后整理等加工流程,以及面料开发的技术要点,并对面料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以及优良的抗菌性能和吸水速干性,并且面料具有穿着舒适、透气、滑爽、轻薄、弹性佳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Aquafresh吸湿快干双层凹凸织物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Aquafresh纤维纵向有四条凹形微细沟槽,具有优良的吸湿快干性能。经纬向全部采用Aquafresh长丝生产双层凹凸织物时,整经工序要保证纱线通道光滑;浆纱工序要增加长丝的抱合力,减少毛羽;织造工序采用薄型停经片,减少纬向断头。介绍了工艺流程设计及各工序工艺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9.
李洪盛 《纺织器材》2024,(1):54-56+64
为了解决传统棉/涤混纺工装面料容易起毛起球、耐磨性差、断裂强力低等问题,采用2根CJ 10.8 tex纱与1根涤纶长丝并纱的方式代替棉涤短纤维混纺纱,详述其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倍捻、整经、浆纱等工序的控制要点,并对成品面料主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纱和长丝并纱再进行并捻纱线,代替棉涤短纤混纺纱织造的成品面料,抗皱性和耐磨性好,面料光滑柔顺,耐摩擦色牢度和耐刷洗色牢度好,悬垂性和挺括性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氨纶长丝与棉、腈等纱线纺成的合捻弹力纱线,在针织机编织成弹力健美裤、游泳衣、体操服、紧身衣等弹力针织面料,具有直横向弹性匀佳,穿着舒适、伸缩自如无  相似文献   

11.
探讨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成纱性能差异及赛络菲尔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的优选。阐述了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纺纱原理和特点,对同原料同号的两种纱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赛络菲尔纺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进行了工艺优选。结果表明:由于包缠结构的差异,与同号包芯纱相比,赛络菲尔纱条干、3 mm有害毛羽、强伸性能均优于包芯纱;赛络菲尔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配置以5 mm为较优。认为:在开发功能性纱线产品时,可参考上述结论,根据面料服用性能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纺纱方式。纺制赛络菲尔纱时,应注意通过工艺试验优选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  相似文献   

12.
总结铜改性聚酯纤维锦纶复合结构花式纱的工艺设计要点。从原料选择、纱线结构,对纺纱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参数配置、工艺要点进行了探讨,并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研制出具有功能性、时尚化的铜改性聚酯纤维锦纶复合结构赛络集聚纱及面料。认为:纺纱工艺需不断优化,促使多种纱线结构有效组合,有助于新型纱线的开发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任淑丽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8):44-44,62
介绍了新型弹力长丝T-400的特点及其在精纺面料中的应用,对其产品规格、工艺参数、技术要点及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织物手感好,有身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4.8 tex纯纺麻浆纤维赛络纺纱的实践, 探讨了赛络纺麻浆纤维各工序工艺配置及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 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简工序的工艺优化配置, 赛络纺纺出纱线的成纱质量远优于环锭纱的成纱质量, 用其织成的面料抗起球性能高, 抗摩擦性能好, 手感柔软, 服用性能佳.  相似文献   

15.
铜氨纤维在某些性能上与真丝相近,可用来生产高真度仿真丝类产品。选用铜氨/绢丝混纺纱为经纱,麻/天丝混纺纱为纬纱织制斜纹面料。面料既保留了真丝织物凉爽、舒适、飘逸的优点,又克服了蛋白质纤维易老化和吸收汗渍后容易变黄的缺陷。前织工序选用“小张力、低速度、保弹性”工艺原则,解决了铜氨/绢丝混纺纱耐磨性差、易伸长的问题;控制烘筒温度解决了铜氨/绢丝纤维易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纺制性能良好的聚乳酸长丝股线,研究了并捻时工序的捻度、热定形工序的定形温度及时间工艺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关系,得出最佳的捻度、定形温度和时间,最终制备出性能良好的聚乳酸长丝股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型弹力长丝T-400的特点及其在精纺面料中的应用.对其产品规格、工艺参数、技术要点及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织物手感好,有身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粘胶型Outlast空调纤维的性能,设计开发了智能调温内衣,确定了各种纱线的成分组成、纱线结构,还对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和摸索,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保证了在各加工工序中空调纤维内包裹着相变材料的微胶囊不被破坏或破坏较少,使最终产品仍具有智能调温功能,基本达到设计的效果.同时,针对智能调温内衣中氨纶分布和面料结构特点,提出了智能调温内衣在洗涤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沈辉 《天津纺织科技》2012,(4):37-38,36
介绍了PTT形状记忆长丝的性能、形状记忆长丝原料的选配和织物组织的确定;探讨了整经、浆丝、织造等工序的设计,也提出了这些工序的生产要点和质量控制;测试了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度和折皱弹性,指出了PTT长丝和蚕丝交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作为抗皱记忆面料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对PTT长丝替代氨纶丝纺弹力包芯纱时,纺纱捻度和长丝预牵伸倍数等纺纱工艺配置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其纱线和织物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PTT长丝的细度远不如氨纶长丝细,对开发薄型面料还比较困难,但用PTT长丝替代氨纶丝,不仅能够开发紧身弹性面料,还可开发多种易保养抗皱型面料,且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