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9,他引:24
针对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技术思路和配套技术。其分4个层次:①基于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小层对比、构造解释;②基于地震属性提取的岩性油气藏的定性识别技术;③基于地震波阻抗反演、拟测井参数反演的岩性油气藏定量(静态)评价技术;④基于多井拟测井参数反演的岩性油气藏定量(动态)评价技术。根据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技术,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岩性地层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将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和评价技术应用于准噶尔盆地石南31油田岩性油气藏勘探和大港周清庄岩性油气藏开发,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根据预测和评价结果部署的多口开发井不仅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且新井数据为油田的滚动开发提供了进一步储层预测及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区油气成藏期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油气水充注储层时的组成、性质及物理化学条件,在确定油气成藏期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埕北断阶区16口井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和均一温度进行了分析,埕北断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根据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地层埋藏史和热史确定该区有2期油气充注,对应的地质时期分别为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今.结合圈闭发育史和烃源岩生排烃史等分析,认为该区发生2次油气运聚成藏,其中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今为主要油气成藏期.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的技术思路和配套技术,主要分4个层次:①基于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小层对比及构造解释作为基础研究工作;②基于地震属性提取的岩性油气藏定性识别技术;③基于地震波阻抗反演及拟测井参数反演的岩性油气藏定量(静态)评价技术;④基于多井拟测井参数反演的岩性油气藏定量(动态)评价技术。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应用于准噶尔盆地SN31岩性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对坨33区块火山岩岩性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反演技术Invermod进行自然伽马属性体的反演,并对该区主要储层流纹岩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与常规构造油气藏相比,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成藏规律更复杂,勘探难度更大,对储层预测等技术的精度要求更高。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有效配套的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地质和构造特征以及岩性油气藏的发育特点,着重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来完善和精细化层序地层的划分,对储层进行预测,进而使岩性圈闭的预测精度得以提高。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高分辨率地震技术,特别是层序地层学与地震的有效结合,按照沉积背景分析、层序地层划分、小断层精细研究、储层反演、地震相分析、有利区带预测的步骤,在层序约束的等时格架内,重点应用波形分类地震相分析和储层反演特别是特征曲线重构反演来解决平面相识别及垂向分辨率问题,对岩性油气藏认识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文章从我国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技术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层序地层学应用和储层预测两大核心内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厄瓜多尔南部H-N油田M1层薄储层为例,阐述了研究区M1层储层预测难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经过储层和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论证了储层预测条件,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储层预测研究,来解决该区储层薄(1~25 ft)、横向变化大、隐蔽性强的薄储层的识别;通过以地震、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不同数据体间砂体进行对比分析,精细解释出该区砂体分布;经过无井、盲井和新钻井校验,实现了薄层的高精度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垂向分辨率达到5 ft)。该预测结果经过在H-N油田的实际应用和新钻井钻探证实,砂层钻遇率为100%,钻探符合率达82%,实现了该区新井产能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储层反演技术在辽河油田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用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低频和高频带宽的不足,为储层精细描述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在辽河油田井位部署、火山岩油藏开发、薄层的水平井部署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储层预测技术是油藏评价的关键技术,特别在岩性油气藏评价时储层预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提出了识别鼻状构造的储层预测技术,即联合应用地震属性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及神经网络储层参数预测技术对储层砂体及油气分布进行了预测,整个储层预测过程既有定性识别又有定量评价岩性油气藏。以准噶尔盆地腹部BC区块为例进行试验,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岩性指示模拟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酒泉盆地青南次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泉盆地青南次凹下白垩统油藏储层为扇三角洲砂砾岩和湖相泥云岩,常规波阻抗反演的纵向分辨率低,仅能识别大套的扇体,不能预测扇体内的砂砾岩层,而且不易区分泥云岩与泥岩.岩性指示模拟反演突破了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实现了地震波阻抗反演与地质统计模拟的结合,不仅提高了酒泉盆地青南次凹砂砾岩储层的预测精度,而且能够有效预测泥云岩储层,提高了不同岩性储层的预测能力.该技术在地震资料较差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大港油田埕海斜坡区二叠系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厚薄不一,物性变化大,要搞清该区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仅使用单一的常规反演方法存在困难。因此,在对重新处理的埕海潜山单片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精细解释后,针对二叠系在测井约束反演的基础上进行采样点数据统计法及多种地震属性提取技术的联合应用,完成二叠系3个砂组的储层预测,结果使储层的可辨识性与反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波阻抗反演作为储层预测的一种核心技术,将其结合采样点数据统计法并综合多种属性资料分析预测砂体分布及厚度的方法,在埕海斜坡区隐蔽油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叠前AVA多参数同步反演技术在含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叠前地震数据的反演和应用逐渐成为热点。叠前AVA同步反演可从小、中、大三个角度部分叠加数据体上同步反演出纵、横波阻抗和密度数据体。在此基础上,可提取出地层的组合弹性参数。通常砂岩储层含气后纵波速度明显降低,横波速度变化不大,同时密度也降低。与单纯应用纵波阻抗相比,纵、横波阻抗等属性联合可提高流体的识别精度。因而,应用同步反演技术进行含气储层识别是可行的。首先介绍了叠前AVA同步反演的基本原理,继而从地震和测井资料处理、角度子波提取和标定以及最终反演等方面,讨论了叠前AVA同步反演技术在胜利油田中层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含气储层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