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安全》2021,52(4):250-254
为降低煤矿重特大事故带来的危害,提高煤矿应急管理的能力。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可拓模型;通过构建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可拓权重;结合多级可拓评价对山西某煤矿应用分析,确定该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等级。结果表明:该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即良好。事实证明在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中引入可拓学是合理可行的,为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齐琪  张金锁 《煤矿安全》2014,(6):226-229
我国煤矿采掘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煤矿事故居高不下,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设计一套用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现有文献研究,首先对我国煤矿企业事故的主要致因要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事故致因要素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以事故致因为视角,构建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能用于日常煤矿应急管理水平的评估,还能指导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煤矿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优化进行研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潞安集团应急管理能力总体处于良好水平,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强,但事前预防准备能力有待提升,建议利用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安全监察和教育培训方式,以提高煤矿应急预防和准备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分析了煤矿应急管理的内涵,遵循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了煤矿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找出现有系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为煤矿应急管理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煤矿应急管理的问题,基于协同的思想揭示了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的内涵,构建了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新安煤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新安煤矿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新安煤矿目前在应急能力方面的不足,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该措施的应用可提高整个煤矿企业的应急能力水平,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许峰  秦成 《煤矿安全》2012,43(9):26-29
针对以往煤矿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缺乏专项针对性的问题,在总结研究煤矿水害发生影响因素以及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水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分析法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3层次的煤矿水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通过Delphi法与AHP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分级,最后用数值的形式表述出煤矿水害应急能力的高低,为提高煤矿水害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避免评价主观性强和各指标间的不相容问题。首先从地应力、瓦斯潜能以及煤的物理性质3个方面出发,针对桐梓某煤矿的3个煤层,选择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12个指标,将类间标准差法与可拓优度评价相结合建立评价模型;其次根据可拓学方法构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物元模型;再次通过可拓优度评价法对物元模型进行求解,同时运用类间标准差法进行权系数的计算,从而得出3个煤层危险性的优度排序,最后与基于熵权的TOPSIS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明确、计算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的解决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价模型中关联性和模糊性问题,从管理因素、作业环境、机械设备、员工自身素质、班组因素5个层次构建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计算指标权重。将网络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运用该评价模型对L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L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评价等级为Ⅱ级,员工不安全行为状态为良好,评定结果与煤矿实际相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陈锦瑞 《陕西煤炭》2020,39(3):166-169
应急救援系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石,为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从危险源检测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应急救援执行能力和事后恢复能力4个方面选取19个因素构建了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模型。并运用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了结果判定。最后以陕北魏墙煤矿为实例,用所构建的动态量化测度评价模型对矿井应急救援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与煤矿实际情况吻合。本评价模型为煤矿应急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煤矿事故防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煤矿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可持续改进的角度出发,提出PDCA-CMEC(Coal Mine Emergency Capability)建设模型。依据此模型,以煤矿应急计划能力、应急执行能力、应急检查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为基础,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各评价指标间的依存反馈关系,建立ANP-CMEC(Coal Mine Emergency Capability)结构模型,分析其超级矩阵,借助SD软件对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