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敏凹陷早白垩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鸣剑  邵龙义  王帅  张云鹤  孙斌  樊金云 《煤炭学报》2019,44(11):3491-3504
伊敏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群中的一个次级凹陷,为陆相断陷盆地。其下白垩统伊敏组、大磨拐河组是凹陷的主要含煤地层。依据钻孔岩芯资料、测井资料等,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古地理、聚煤特征及聚煤模式进行研究。依据钻孔资料在区内识别出的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两种层序界面,将大磨拐河组、伊敏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单元,恢复古地理格局。结果表明:伊敏凹陷大磨拐河组成煤环境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从层序I到层序Ⅱ,区内沉积相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为主到以湖泊为主,总体反映了水体逐渐变深的演化过程。伊敏组含煤岩系成煤环境主要有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环境等;煤层在层序Ⅲ最为发育,层序Ⅳ煤层厚度逐渐减小,聚煤作用逐渐减弱,反映了凹陷萎缩,水体范围逐渐缩小的演化过程。聚煤作用受控凹构造差异性沉降的影响,煤层在凹陷中部厚度最大,向西北和东南逐渐变薄。通过对层序Ⅲ的煤层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讨论了陆相短线盆地泥炭堆积与层序地层的响应机制,改进了陆相泥炭-层序地层响应模型。伊敏凹陷早白垩世最有利的成煤环境位于扇三角洲—辫状河环境中。层序Ⅲ,Ⅳ的煤层埋深较浅,厚度较厚,适合露天开采。而层序Ⅱ煤系地层埋深较深,有巨厚泥岩封盖,是煤层气勘探的潜在区域。  相似文献   

2.
五间房煤田为二连盆地群东段的一个含煤盆地,盆地内主要发育有白垩系巴彦花组的7个煤组。搞好煤层对比,对研究二连盆地群煤系地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五间房煤田东南部含煤地层特征,采用综合对比方法,利用标志层法、煤层间距法、煤组(层)结构法、测井曲线法和地震波阻追索法进行综合煤层对比,取得了比较好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3.
言圣 《山西煤炭》2012,32(3):63-65
红花尔基煤田东区含煤地层为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在煤组和煤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物探测井曲线特征,对其煤田东区煤层进行综合对比,以供类似地区煤岩层对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五牧场矿区各煤组的测井曲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是五牧场矿区唯一含煤地层,利用物探测井曲线特征对这一含煤含煤地层进行煤岩石层对比,进而了解各煤组的测井曲线特征,为类似地区的煤岩对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群地层层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的区调资料,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剖面的横向对比,将中元古代神农架群自下而上划分为郑家垭组、石槽河组、大窝坑组、矿石山组等五个岩石地层单位,并在石槽河组中划分出大岩坪岩楔.将原神农架群顶部的一套碎屑岩组合新建为青白口纪凉风垭组.在详细研究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神农架群的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中元古代神农架群裂谷盆地的发育史.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量的区调资料,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剖面的横向对比,将中元古代神农架群自下而上划分为郑家垭组、石槽河组、大窝坑组、矿石山组等五个岩石地层单位,并在石槽河组中划分出大岩坪岩楔。将原神农架群顶部的一套碎屑岩组合新建为青白口纪凉风垭组。在详细研究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神农架群的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中元古代神农架群裂谷盆地的发育史。  相似文献   

7.
为得到鸡西断陷盆地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地层格架中的展布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鸡西陆相断陷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岩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并探讨了该断陷盆地的聚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鸡西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共识别出3个层序边界,划分2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煤层的聚集主要取决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而在陆相断陷盆地中,控制两者变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构造活动和气候;鸡西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时期处于湖盆稳定发展向萎缩阶段过渡,湖盆稳定发展阶段基底速率变化缓慢、陆源碎屑供给相对较少,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相对平衡,主要发育了三角洲平原相,有利于煤层的聚集;在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聚煤最好,其次为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8.
史勇  焦风海  王超勇  刘永芳 《煤炭学报》2012,37(Z2):383-389
通过对色连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侏罗系中统延安组钻孔测井资料、钻探岩芯及含煤地层孢粉组合的综合分析,认为:孢粉组合符合延安组孢粉特征;以沉积拐点或岩性拐点为层序界面,对研究区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将延安组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以及10~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大致对应于煤层(或煤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探讨了短期基准面的叠置方式和层序特征,分析了层序的成因控制因素,认为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由自旋回控制,中期基准面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由构造、气候和沉积物供给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归纳和分析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纪青山口组—姚家组古生物资料,应用生物年代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工区内数据齐全的井进行划分和对比,明确了介形虫对姚一段层序地层界线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和修正松辽盆地北部姚一段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起到了重要作用。青三段顶部繁盛的曲线女星介,可作为标定第一个层序界面(Y1SB1)的标志;外饰女星介存在于萨葡夹层,可限定第三个层序界面(Y1SB3)的上限;蜂孔女星介在姚二、三段下部较为发育,可用于标定第四个层序界面(Y1SB4),据此建立生物年代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0.
南贝尔凹陷受多期构造作用强烈影响,使得伊敏组、南屯组和铜波庙组末期遭受剥蚀。以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和构造趋势法恢复了南贝尔凹陷伊敏组、南屯组和铜钵庙组沉积末期的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时期的断裂系统图,对盆地发育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早白垩世原型盆地具有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中心总体上受主干边界断层控制,沿轴向逐渐向北迁移;大磨拐河组、伊敏组沉积中心位于轴线上,东次凹沉积中心逐渐向南扩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平顶山煤田东段深部煤普查区位于平顶山煤田东部,属原平顶山煤田深部东段普查区的一部分。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中统上石盒子组,划分为9个含煤段,含煤65层。本次综合采用标志层、层间距、煤岩组合特征、动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物性特征等方法,确定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对主要煤层二1、四2、五2、六2、七2、八3煤层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其沉积环境特征和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主要含煤地层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井岩心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含煤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中期为最大湖泛期,八道湾组晚期和西山窑组早期为最主要的成煤时期,识别了深湖、半深湖-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沼泽和扇三角洲等沉积环境,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为最有利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13.
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沉积体系、分布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分布、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岩石地层学研究,并将其所包括的绣峰组、二十二站组、漠河组和开库康组进行了段的划分。其中,绣峰组被划分为3个段、二十二站组被划分为2个段、漠河组划分为3个段,开库康组划分为2个段,开展了盆地内部岩石地层的对比,且对比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额木尔河群的地质时代进行了分析,根据额木尔河群中的古植物和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对比特征,认为额木尔河群应属于中侏罗世。研究不仅解决了额木尔河群在漠河盆地内对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同时为将来在研究区进行油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等勘探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部鸡西群为中生代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根据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含煤性及古生物组合特征,将鸡西群原三分改为四分,即自下而上划分为滴道组、东荣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依据东荣组生物群面貌,特别是含菊石及Buchia带演化系列,将其时代定为启莫利一早伏尔加期,从城子河组中划出并与龙爪沟群上云山组对比。  相似文献   

16.
贵州安家寨煤矿龙潭组煤层特征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安家寨煤矿龙潭组煤层特征,通过采用标志层、测井曲线、沉积旋回进行综合对比,揭示出该区龙潭组含煤地层受沉积环境的控制较为明显,表现为不同期次的退积层序,导致多层煤产出。通过对比,各煤层的总体特征清楚,连接性好。在标志层方面,选择厚度较稳定的泥质灰岩、铝质泥岩作为标志层;在无岩性标志层的层段,则根据岩性组合及粒度变化选择标志层。测井曲线方面,主要根据测井曲线的幅度异常、形态异常及特殊形态组合关系等划分煤层。综合岩性与测井曲线的对比,划分出4个沉积主旋回,分析各主沉积旋回特征,推测出该区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17.
谢卫  杨辰雨  彭顺风 《煤炭技术》2014,33(12):109-110
以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从沉积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古地理展布和聚煤环境方面,对比分析其聚煤规律差异性。龙潭组时期盆地处于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具有大地构造稳定、海平面升降平稳、潮坪-泻湖中泥炭沼泽广泛发育的特点。须家河组时期盆地为内陆湖泊盆地,周缘造山带活动剧烈,湖盆水体变化频繁,三角洲平原洼地中的泥炭沼泽发育受影响。龙潭组是四川盆地最主要的含煤地层。川东、川南地区在2个聚煤时代都处于有利聚煤环境,是四川盆地含煤地层的主要发育区域。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凯  邵龙义  曲延林  张强  王举  高迪  王东东  李柱 《煤炭学报》2013,38(Z2):423-433
利用煤田钻孔资料,对东北地区早白垩世主要盆地群的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砂砾岩体底面以及沉积相转换面等4类型层序界面,在研究区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将区内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属于盆地的初始断陷阶段,层序Ⅱ、层序Ⅲ是盆地持续沉降阶段,层序Ⅳ、层序Ⅴ时期是湖泊缓慢回升,萎缩的过程。聚煤作用从层序Ⅰ到层序Ⅴ的趋势依次为:弱,强,弱,强,弱。层序Ⅱ处于盆地的缓慢裂陷期,层序Ⅳ处于盆地缓慢回升期,这两个时期都有适度的湖平面上升速率,能保证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之间的相对平衡关系,从而形成了区域性的厚煤层,这两个层序分别对应形成了区域上的下含煤段和上含煤段。  相似文献   

19.
汶上凹陷位于鲁西隆起区,地表第四系覆盖,区域上古近纪官庄群为含盐岩系,该区研究程度较低。通过收集以往钻孔资料,对汶上凹陷古近纪官庄群进行系统划分对比,将区内官庄群自下至上划分为常路组、朱家沟组、大汶口组,常路组为河流相沉积,朱家沟组为山麓洪积相沉积,大汶口组为湖相沉积。大汶口组岩石组合具明显三分性(上段、中段、下段),其中中段为含膏层。建立了区内官庄群地层格架,探讨了其形成演化以及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王玉龙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1):167-169
沙井子煤矿区含煤地层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系一套河湖交替相含煤沉积,按其岩性、岩相组合、旋回结构划分,可以归纳为4个岩段,本区共含28个独立煤层,其中煤5-1层属大部分可采的较稳定型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