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提出新的理论模型,用于评估加劲外伸钢梁-柱端板连接的弯矩-转角(M)关系。根据对端板连接转动的定义,将端板连接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包括面板区、螺钉、端板和柱翼缘。并对各个组成部分完整的加载-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整合各个部分的反应得出整个连接件的加载-变形过程。此外,通过5个节点试验验证这个分析模型。对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可以得出,该分析模型可以准确评估端板连接的转动能力、弯矩-转角曲线和初始转动刚度。而且,它还可以分析对节点转动变形起作用的其他因素,如面板区的剪切变形、螺钉的拉长、端板和柱翼缘的弯曲变形等。该分析模型同时提供弯矩-剪切转角(Ms)和弯矩-缝隙转角(Mcp)曲线,这些曲线为详细分析端板连接的转动性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进行了8个门式刚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得出节点构造形式、端板厚度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门式刚架端板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节点域斜向加劲肋的作用,也考虑了节点域局部屈曲的发展过程和节点组件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与有限元分析及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门式刚架端板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等关键指标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7.
钢结构半刚性端板连接弯矩-转角曲线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国外规范的建议,对应用于多层钢框架中的半刚性端板连接梁柱节点提出了标准构造建议,并针对此类端板连接提出了相应的弯矩—转角(M-φ)曲线形式及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将计算结果与相关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端板连接的弯矩—转角(M-φ)全曲线,特别是能够非常准确地计算端板连接在节点弯矩小于节点抗弯承载力设计值时的节点转角,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且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可操作性较强,方便实际应用,为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关于半刚性端板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提供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腹板单角钢连接是梁柱常见的连接方式之一,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腹板单角钢的连接性能,主要分析弯矩与转角关系,并分析了角钢厚度对弯矩承载力的影响,随着角钢厚度的增加,单角钢腹板连接的弯矩承载力逐渐增大,但延性降低,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柱连接组合节点传递着梁柱之间的弯矩和剪力,是钢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钢框架设计中的关键部位之一。弯矩-转角关系是梁柱连接组合节点的主要力学性能,它反映着节点的初始刚度、抗弯承载力和转动能力,直接影响着钢框架体系的变形、极限承载力与整体性能。梁柱连接组合节点连接方式多样、构造形式种类繁多、几何参数多变、各组件受力状态与性能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弯矩-转角曲线是非线性的。而弯矩-转角曲线的非线性造成其难以拟合和预测。目前,半刚性连接组合节点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梁柱半刚性连接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研究,包括试验研究和理论模型,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端板连接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其在具有较强承载能力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柔性,有别于传统的刚接和铰接。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论述了多层钢框架结构中梁柱端板连接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包括连接的构造形式、端板和螺栓的计算方法、节点域柱腹板的受力状态以及加劲肋的作用,根据端板连接的简化力学模型提出了确定连接极限承载力和转动刚度的方法,其中转动刚度主要与节点域剪切刚度和端板抗弯刚度有关。最后,结合连接的荷载.位移曲线特点推导出单向加载和循环加载下连接的简化弯矩转角关系,并与相关数据结果作了对比验证,该方法简单实用且比较准确,可供结构计算和节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 ,探讨了节点的传力及破坏机理 ,提出了端板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步骤 ,弥补了规范的空白 ,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剪切破坏模式下岩石的强度准则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在对剪切破坏模式下岩石的变形和破坏局部化观察和本构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强度准则。该准则考虑了岩石材料的不均匀性及破坏局部化特性,定量地描述了岩石强度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大型洞室群围岩破坏模式的动态识别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地下工程围岩破坏模式分类、分析方法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破坏模式的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充分考虑大型洞室群大尺寸、大高宽比和多洞室相互作用等特点,依据控制因素、破坏机制、发生条件3个层次归纳出18种典型的围岩破坏模式,给出每种破坏模式的主要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针对性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并进一步根据大型洞室群分步开挖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性状,提出围岩破坏模式的动态识别、复核与调控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过程中围岩破坏模式识别和实时工程措施(开挖和支护)调控,实现施工过程中围岩局部不稳定性问题的识别、预测与动态调控。实践表明,该方法实用、科学和系统,可有效地指导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过程中的开挖与支护设计动态优化,避免局部不稳定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