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体积力按照式(1.10)的规律的变化时弹性理论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得到了应力函数的表达公式。对于平面轴对称问题,体积力按照任何规律变化时,均可求得应力函数的表达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体积力按照式(1.10)的规律的变化时弹性理论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得到了应力函数的表达公式。对于平面轴对称问题,体积力按照任何规律变化时,均可求得应力函数的表达公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弹性力学复变函数求解带状无限长板的分析方法,给出了适用于煤层顶板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该式,通过数值积分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顶板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4.
在应力函数分离变量的通解中采用循环微分辅助函数形式,利用该函数的循环微分和初值特性使平面问题级数式解的计算得到很大简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个确定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之简便方法。对于窄长构件及曲杆等在连续分布载荷作用下,可以在材料力学初等解的基础上应用分离变量法来确定应力函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联结问题解出满足给定边界条件的裂纹体复应力函数A(z)。Ω(z)结构的普遍表达式,此式对裂纹构件前缘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强度因子的计算都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沥青加铺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在板角作用荷载时的结构计算方法,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建立了有限尺寸多层复合路面的计算模型,通过假定地基反力函数和路面板挠曲位移函数,得出了板角作用荷载时有限尺寸分离式路面和结合式路面的求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若取距板角槡2a+1.5he位置的混凝土板表面应力为位移函数计算控制应力,则该应力与有限元分析的最大应力吻合较好(相差不到5%);而沥青面层应力前者小于后者,最大相差40%.位移函数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板角弯沉最大相差9%.合理假定地基反力函数和路面板位移挠曲函数可以得出分离式和结合式复合路面板角作用荷载时的最大弯沉及各结构层的控制应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边界上应力函数及其导数的力学意义选择应力函数,给出矩形截面窄梁任意次分布载荷作用下,多项式Airy应力函数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9.
弹性力学的半逆解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应力平衡方程和相容方程的特点,根据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以应力分量的函数表达式作为试函数求解弹性力学问题.这种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本文推荐用剪应力函数求解问题较为容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献(1)提出的加零变换法对弹性力学的虚功原理做关于变形协调方程的加零变换,导出应力函数张量的一般表示式,并对平面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
The relatively high stress probably leads to generation of a fractured or even instable area around a working coalface. Also, the generated weak area often evolves into an easy-infiltrating field of water/gas to greatly increas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 occurrence.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 stress around working faces, we put forward the mode-I-crack compression model. In this model, the goaf following a working face is regarded as a mode-I crack in an infinite plate, and the self-gravity of overlaying strata is transformed into an uniform pressure applied normal to the upper edge of the model crack.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based on the Westergaard complex stress function. For comparison, the software RFPA-2D is also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same mining problem, and furthermore extendedly to calculate the stress interference induced by the simultaneous advances of two different working fa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close to a working face or the goaf tail has the maximum stress, and the stress is distributed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advanc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distance to the working face. The simultaneous advances of two neighboring working faces in different horizontals can lead to extremely high resultant stress in an interference area.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大型水工轨道压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运用三峡水利枢纽高压闸门滚轮支承结构试验结果对分析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应用此压应力分布规律,计算轨道底板混凝土承压应力、轨道颈部的局部承压应力及轨道横断面弯曲应力。结果表明,对前两者按现行规范相应公式计算的值偏于保守,而按后者计算的值则不够安全;按本文得出的计算公式算得的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利用双三次B样条插值对圆柱壳进行应力分析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变壁厚圆柱壳在各种外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分析。采用先处理法,可适用于各种边界条件。文中给出了算例,与经典解析解及实验数据相比,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粘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腹主动脉血管的粘弹性力学性质。通过进行腹主动脉血管的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腹主动脉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及曲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和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裂纹尖端存在很大的应变梯度,应变梯度效应对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和微尺度下的断裂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无网格迦辽金法计算有限大板单边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和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偶应力对裂纹尖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无网格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分析纤维增强复合陶瓷内复合晶粒力学性能,提出了一种考虑纳观界面应力集中效应的复合晶粒强度预测方法.基于纤维增强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考虑纳米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应用有效自洽法确定纳观界面模型的有效应力场;假设纳观界面处基体和纤维间的应力和位移均连续,利用叠加法将单向拉伸应力状态分解为双向均匀拉伸状态和纯剪切应力状态的组合,根据纤维增强复合陶瓷承受横向载荷的位移函数得到纳观界面附近基体和纤维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并计算了纳观界面产生的应力集中因子,综合考虑了复合晶粒内纳观界面和位错塞积相互作用导致的应力集中效应,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陶瓷中复合晶粒的断裂应力预报模型.分析了增强纤维半径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晶粒断裂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纤维半径越小,断裂应力越大,复合晶粒强度越高,且增强纤维半径大于50 nm后,半径大小对复合晶粒断裂应力影响较小;纤维体积分数越大,断裂应力越小,复合晶粒越易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7.
均布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固支梁的解析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均布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梁在两端固支条件下的平面应力问题,求解了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在求解过程中,构造了一个含待定系数的应力函数,通过Airy应力函数解法,给出了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对固支端边界条件采用两种处理办法,利用应力和位移边界条件,确定应力函数中的待定系数,得到了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结果.结果表明,该解析与由Nastran程序计算的有限元数值结果相比,解析解落在有限元数值的附近,两者较为吻合.该解析解对于跨高比较大的梁有较高的精度,并可退化到各向同性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复变函数方法,求出了半无限弹性体通过刻槽之底施以集中力的平面弹性应力场的近似解析解,并进行了光弹性试验,理论上求得的应力分布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应力和面力之间的关系、弹性力学已有的解答和材料力学的知识,对于具有直线边界的单连域问题,在主要边界和次要边界上分别受有不同荷载或只有常体力作用的各种情况下,提出了一个满足相容方程且具有一般意义的应力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