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9):2388-2392
综述了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生成机理、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铑基催化剂具有适中的CO吸附和解离能力,独特的乙醇等C_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有望成为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生成机理、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铑基催化剂具有适中的CO吸附和解离能力,独特的乙醇等C_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有望成为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王瑞 《广州化工》2013,(13):51-52
合成气催化合成乙醇工艺是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合成路线。本文简要介绍了合成气制乙醇的原理及工艺过程,重点介绍了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改进是未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刘欢  陈瑞洋 《工业催化》2019,27(4):22-27
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由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S、N含量低,CO_2零排放等优点,必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乙醇作为一种最具潜能的汽油添加剂及化石燃料替代品,具有辛烷值高,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催化生物质基合成气制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途径之一,极具研究价值及工业价值。综述MoS_2基催化剂上生物质基合成气制乙醇的重要研究进展,指出利用合成气催化制乙醇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达到实际应用要求。改性MoS_2基催化剂对乙醇选择性较高,但烃类及CO_2副产物较多。为了促进乙醇的生成,今后合成气催化制乙醇应深入系统的研究碱金属和过渡金属共同促进的MoS_2基催化剂,并借助科学技术发展运用新方法和新思路,制备高效、稳定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型的煤制乙醇工艺,合成气经二甲醚羰基化合成乙酸甲酯,再进一步加氢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路径备受市场关注。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分子筛和铜基催化剂价廉且制备方法简单。综述了二甲醚羰基化分子筛催化剂、乙酸甲酯加氢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两者不同的耦合方式对合成气-二甲醚一步法制备乙醇反应路径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分子筛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和失活机理以及分子筛催化剂设计调控的研究进展。该新型煤制乙醇技术为我国煤炭资源清洁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乙醇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替代能源,它可由合成气催化转化制得。研发一种可以选择性生成乙醇并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催化剂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铑(Rh)基催化剂在合成乙醇、乙醛、乙酸的过程中因具有较好的乙醇选择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合成气催化转化制乙醇铑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载体和助剂对催化活性、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氮肥》2017,(10)
阐述了合成气制乙醇的背景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及趋势。开展了合成气经由乙酸酯加氢制乙醇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压力等因素对乙酸酯加氢制备乙醇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行开发的铜基催化剂对乙酸酯加氢制备乙醇,在220℃、2.5 MPa的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能够达95%,乙醇选择性可达99.5%。该工艺路线进行乙醇的制备,具有设备投资低、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活性高且廉价易于制备等特点,具有工业化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和提高能源安全,人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寻找石化燃料和化工产品的替代品。乙醇是一种潜在的替代燃料,可用于汽车或作为燃料电池潜在氢源,同样可以作为合成一系列化工产品和聚合物的给料。通过合成气(CO+H2)催化转化制乙醇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本文介绍了乙醇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乙醇的生产途径以及四种常用的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并对比了四类催化剂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低碳醇主要是指甲醇、乙醇和C3+醇的混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可以作为生物燃料和燃料添加剂.合成气制低碳醇技术的关键在于性能优越催化剂的制备,本文合成了MoS2-K2CO3/MgO-SBA-15催化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CO加氢制混合醇反应的催化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0.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阅了甲烷催化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方面33篇文献,概述了近年来在该研究中催化剂活性组分选择、载体效应、助剂的作用和催化剂积炭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周翔  田辉平  许明德 《工业催化》2018,26(11):14-22
概述乙烯主要的生产工艺如蒸气裂解制乙烯、石脑油催化裂解制乙烯、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炼厂气干气制乙烯、C_4制乙烯、甲醇制乙烯、乙醇制乙烯、甲烷制乙烯、合成气制乙烯和生物法制乙烯等。主要比较工艺特点、反应机理、催化剂以及典型工艺等方面。认为由于原料的差异,煤基工艺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石油基工艺发展相对缓慢,利用煤基乙烯生产工艺和催化剂将有助于开发石油基的工艺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尤其是CuCo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及高级醇反应中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总醇选择性,被认为是潜在的工业催化剂。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法和共沉淀(CP)法制备了一系列CuCoZr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及EISA法制备的催化剂Cu/Co原子比对合成气制乙醇及高级醇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脱附、小角X射线衍射(XRD)、原位XRD、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TPR)、CO-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DRIF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了合成气在Cu/Co原子比为3∶1的Cu3Co1Zr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EISA法制备的Cu Co Zr催化剂为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随Cu/Co原子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中Cu3Co1Z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CO吸附量均为最大,分别为143m2/g和0.33mmol/g,催化剂的Cu晶粒尺寸仅为9.1nm。在催化合成气制醇的反应中CO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以六水硝酸铈、六水硝酸镍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镍含量的Ni-CeO2催化剂。利用恒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试催化剂催化乙醇偶合制丁醇的效果和性能。采用XRD、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为Ni-CeO2催化乙醇偶合制丁醇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制合成气是化学利用甲烷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工艺有能耗低和反应速率较快等优点,而且所得的H2和CO的比例适于合成甲醇等工业化学品。在该工艺过程中,所需反应容器体积小,反应效率高,可大幅度降低制备合成气的成本。开发POM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是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途径,因此,是当前国际催化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POM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沸石催化剂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各类沸石催化剂在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评述比较了各类沸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各自优缺点。展望了沸石催化剂在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ZSM-5催化剂更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由甲醇制乙醇和乙醛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合成气反应生成乙醇,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其反应式为:或者CH_3CH_2ON+CO_2上式与下式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催化剂不同。人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钴催化剂中力I或I ̄-,能大大促进反应进行(I/CO...  相似文献   

17.
氧化镍催化甲烷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NiO/ZrO2催化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着重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配比和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首先对合成气制烃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史作了简单回顾,介绍了F—T合成反应特征、催化剂组分和效应以及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对1980年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液体燃料、异构烷烃和液化石油气的催化体系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直接法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是非石油路线生产烯烃的新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接法合成气催化转化制烯烃的两种工艺路线,即双功能催化剂反应偶联和费-托合成路线制低碳烯烃;接着对CO加氢反应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催化剂活性相、尺寸效应、助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方面对合成气直接法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CO加氢反应机理进行了综述。文章指出:在基础研究方面,反应机理仍待进一步明晰,催化剂的开发应聚焦于对O/P及产物链长的精准调控;工业化方面,要考虑到真实的工业化反应环境与实验室反应之间的差异,同时要注意与上下游的产业联合。  相似文献   

20.
那强 《江西化工》2009,(3):36-38
简要介绍了各种正在研究开发中的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对此过程中采用的催化剂和反应器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