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降温涂料在红外隐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光  胡江华  张品  季卫亚 《红外》2007,28(6):29-32
本文介绍了降温涂料的作用原理,并对大型军事目标的红外伪装方法作了阐述。结合降温涂料在红外伪装中的应用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降温涂料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红外伪装降温涂料原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红外伪装涂料和降温涂料的设计原理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地面大型军事目标对现有的红外伪装涂料伪装效果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红外伪装降温涂料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3.
新型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  白韶军  杨爱弟  胡传 《红外》2009,30(1):16-19
本文介绍了红外隐身技术实现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新型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工艺和初步性能测试,即发射率、降温性能、隔热性能的测试.作为降温材料,相变微胶囊的大规模制备,使得新型热红外隐身涂层的实现有了可能.实验结果为红外复合隐身涂料的实用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红外隐身技术实现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设计方案,即控制涂层表面温度和8~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从这两点出发,重点研究了低发射涂层铝粉、ITO粉和降温涂料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实验证明,进口Al粉和新型ITO粉在8~14μm波段平均红外发射率分别为0.236和0.478,相变微胶囊在相变区间内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实验结果对今后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颜填料对涂料降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军事上深色降温涂料的需要,往往需要向白色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色浆,设计了具有可比性的三种涂料:B涂料、Z涂料、TU涂料,考察了颜填料对深色降温涂料降温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仪器测试,说明了这种影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中空微珠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温度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并据此重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中空微珠——的常规使用性能、降温效果以及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中空微殊用量小于20%、粒径为200目左右时常规使用性能最好。60目的中空微殊降温效果最好,而且当其用量小于20%时,中空微珠对涂层的发射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要配制深色降温涂料,颜料必不可少,而颜料的良好分散是生产性能优异的乳胶漆的首要问题.利用最小粘度法制备了分散性好的铁红色浆、铁黄色浆和铁黑色浆.然后用自制的色浆配制了不同色基比(P/B)的深色涂料,通过涂料的降温性能测试和光谱性能测试研究了色浆含量与降温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如下:P/B越小,平均升温速率越小,反射降温效果越好;P/B越大,平均降温速率越大,发射降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红外技术》2015,(12):1058-1062
填料是决定红外隐身涂料红外性能的关键因素。从红外隐身原理出发,得出降低目标红外辐射强度的2个措施:降低红外发射率和控制表面温度。综述了包覆改性、微胶囊改性、化学镀表面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等4种填料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在红外隐身涂料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最后,展望了填料表面改性技术在红外隐身涂料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涂料型红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简述了红外隐身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类型红外隐身涂料的性能特征。系统的论述了国外隐身涂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列举了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红外隐身涂料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崔方  沈卫东 《电光与控制》2007,14(2):104-107
简述了可见光、激光、红外隐身涂料各自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欲制成光电复合隐身涂料所必须处理好的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点.从材料学角度详细讨论了如何消除矛盾点解决涂料兼容性的问题并分别提出了可见光与红外、红外与激光及三者间构成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实现方法.重点研究了低发射率颜料、相变微胶囊及半导体掺杂技术在涂料复合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及广阔发展前景.最后介绍了国外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玻璃微珠的表面化学镀银及红外辐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玻璃微珠表面镀银,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玻璃微珠表面镀银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镀银后玻璃微珠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将镀银玻璃微珠用于涂料中,考察了玻璃微珠在涂料中的应用及其红外辐射率的变化,探讨了化学镀条件对涂料红外辐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温度和浓度的条件下,可使镀银玻璃微珠的红外辐射率由原来的1.02降为0.70,将其应用于涂料后,涂层的红外辐射率为0.80。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黑漆的红外激光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有机漆涂层的激光损伤机理,利用红外连续波激光,开展了真空低温环境下聚氨酯黑漆涂层的激光辐照实验,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合宏观现象、微观形貌分析对损伤等级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红外激光对聚氨酯黑漆的作用以热效应为主,损伤在宏观上表现为涂层色泽下降、颜色变化、烧蚀,微观上...  相似文献   

13.
李德刚 《红外》2011,32(10):40-45
综述了各种红外技术在汽车制造、维修及驾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红外防撞雷达、红外烤漆、红外夜视仪、红外测温仪以及红外热像仪等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原理和优势.最后对个别技术的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油漆涂层对板材红外光谱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不同油漆涂层覆盖下板材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板材的光谱特性随油漆颜色和厚度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并提出了用于探测油漆覆盖下板材的短波红外“窗口波段”.最后,本文对试验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系统的误差分析,讨论了进一步开展相关试验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此项研究可以为城市建筑材料和军事伪装材料的探测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红外与雷达复合隐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意红  吕绪良  胡江华 《红外》2007,28(7):33-36
本文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各自需要的条件,指出在采用分层涂覆法时,红外与雷达复合隐身的技术关键是在满足红外隐身层目标低发射率的同时,能让雷达波顺利穿透该层,使雷达波进入雷达隐身层而被有效耗散.最后介绍了用掺杂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实现红外与雷达复合隐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Infrared silver halide fibers were studied concerning the optical degradation induced by photodarkening. Infrared transmittance decreased notably in the shorter wavelength (near-infrared) region by the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UV) or visible light below a wavelength of ~600 nm. Black paint was tentatively coated on the unclad fiber for photodarkening protection, but the infrared transmittance of the fiber decreased heavily due to the evanescent wave absorption by the paint. To reduce this absorption loss, a fluorocarbon polymer was coated between the fiber core and the black paint. Consequently, efficient transmission was realized in the infrared region except for the 7-10-μm wavelength range, where the fluorocarbon polymer has a strong absorption band. In the 2-7-μm wavelength range, the fiber that was heated at 100°C in the polymer coating process exhibited higher transmittance than the original uncoated fiber. No optical degradation of the coated fiber was observed, even after irradiation with UV light for a period of 70 h  相似文献   

17.
张祖培 《红外技术》1992,14(3):35-38
对红外加热器热发射率的标准参比涂料测试法作了简化。仅需对加热器作热辐射功率测量,即可推出其热发射率。并对该测试法作了较详细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8.
坦克红外特征控制技术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忆锋  冯炽焘 《红外技术》1998,20(4):1-4,15
坦克红外特征控制对于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遮障、表面处理、外形技术、主动冷却、总体设计等。坦克红外特征的控制必须与其他波段,特别是射频波段的特性控制兼容。遮障和低发射率涂料是现役坦克红外特征控制的主要措施。而对未来的主战坦克,设计应是减少其系统特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