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19)
在初中生物教学时,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学习质量,教师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微课视频为教学导向,合理激发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综合学习效率。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引导,能实现课前与课堂的前后衔接,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对微课开展初中生物实验翻转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3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利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微课具有精准高效的教学优势,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生物教师要在总结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并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初中生物的教学形式,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微课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背景下形成的。微课以其本身具备的短小精悍及趣味性强等特征逐渐得到了教师的认可,成为数量众多教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初中生物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并且探究性强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不单单可以促使教学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因此研究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3)
如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和应用。将微课引入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5)
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模式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的。本文通过课例分析,从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入手,探索了初中生物教学课堂设置的四个原则,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兴趣教学为先导,紧紧抓住学生兴趣;以先学后教为主项,紧紧把握启发功能;以多元教学为契机,紧紧牢记寓教于乐。同时,也探索了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模式的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展望了初中生物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核心素养"被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实践活动是核心素养落地之基。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学实践为载体、以发展生物学科素养为根本任务,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素材进行再挖掘和创新设计,深入研究了微实验、情景教学、生活化体验、生物DIY等形式在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旨在为发展生物学科素养提供借鉴,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分析和情境教学的理论探讨,阐述了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学的必要性,并且通过举例,说明在复习课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互联网+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有很多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其中,微课的运用就很有价值。微课教学早已走进初中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微课设计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威力"十足。微课在初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善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借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利用微课,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微课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新鲜血液,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利用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微课教学是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微课都适合教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
高职院校的微课教学有效性研究涉及多种因素:如高职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不同学科优质微课制作要求、微课教学管理等。为保证微课教学有效性,高职微课教学的老师们必须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进行计划和实施。本文基于文献和实证研究,给出相应分析和方案。以期助力高职院校的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5)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内容突出的优势,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目前,在微课设计与教学中,教师还存在着误区与问题,还需在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交互式微课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尝试,让微课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