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浩  胡文娜 《城市规划》2015,39(7):70-76
以"一五"时期西安市首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对苏联专家谈话记录进行深入解析,再现了苏联专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帮助的鲜活事实。苏联专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帮助,既有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和规划原则等指导思想的明确,也有城市规划的科学基础、标准定额、设计方法和成果规范等工作内容的指导,还有签订协议文件等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苏联专家对规划工作的帮助是全面、系统而深入的,兼顾了理论和实践、远景和近期、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等多方矛盾,体现了科学、严谨而务实的态度。在对建国初期城市规划事业创立和发展的认识方面,应对苏联专家的重要贡献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在苏联专家的大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以第二批来华的苏联专家穆欣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1952年4月至1953年9月在华期间的技术援助工作及贡献:①帮助首都北京建立了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观念;②对新中国“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设方针的研究发挥了重要影响;③对新中国向苏联学习规划理论的思想认识起到了重要统一作用;④帮助拟定出新中国第一版《城市规划设计程序(初稿)》;⑤推动一批既有城市按照社会主义城市原则进行改建规划;⑥引导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⑦对“城市规划”专业术语的定名发挥了重要影响;⑧为八大重点新工业城市的联合选厂和初步规划做出了重要贡献;⑨亲手拟定出杭州和上海的初步规划方案;①培养和影响了最早一批新中国第一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穆欣对中国城市规划的重要影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在开创初期的特殊状况,而他较多关注城市规划思想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也导致其部分技术援助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2017,41(6)
<正>万列风(1924-):1938年参加工作,1952年11月调入建筑工程部城建局工作,任规划处规划科科长,一五时期曾任西安规划组组长。在苏联专家里面,穆欣是很重要的一位。穆欣有点像行政干部,他讲城市规划的思想性、政治性。穆欣到处讲城市规划,宣传城市规划的一些指导思想、理论方法,是一个能力很强的规划专家。  相似文献   

4.
正刘德涵(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5期本栏目):咱们国家的技术队伍,应该都是从头学起的。那时候,我们最基本的、人手一册的,就是程应铨翻译的苏联书籍,叫《城市规划——工程经济基础》这本书。我们无本可查,像规范、人口计算等等,各种经济指标都是借鉴苏联的。所以,程应铨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人口分布总规划,同生产力的总计划一道,是用来制定区域性规划、新城市规划以及1980—2000年期间其他发展计划的依据。 由于目前全国二亿五千万人口中,城市人口占百分之六十,而且这个比例仍将迅速增加,因此,苏联在规划方面的主要方针是: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城市规划工作改革也刚刚起步。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苏联的规划工作并不是停滞不前,已有许多改进之处。这些改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改革的开端,也可以说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首先,城市规划思想活跃了。现今,苏联城市规划界已经认识到规划理论不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长期以来,他们沿用物质环境规划理论作为规  相似文献   

7.
《苏联民防》指出,大城市一旦遭受核武器袭击时,在布局上建筑密度高和人口稠密的城市,特别是地处平原且大致呈圆形的城市,比分散的城市或呈细长状的城市,将会遭到更大的破坏,而人口密度低的城市或有许多卫星城的城市,特别是背处高地或丘陵的  相似文献   

8.
在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城市规划工作者们应如何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总结新经验,研究新课题.开拓新局面,让城市规划的春天更多地开花结果?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我们撷取部分专家的精彩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庆祝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們設計部门的同志很自然地首先要想到,在設計工作方面,苏联給予我們的無私援助。我們每个設計人員都清楚地知道,我們所以能有今天这样一支具有一定設計能力的設計队伍是和苏联專家的帮助分不开的。回想起在第一个五年計划剛开始的时候、我們对什么叫做“工厂設計”,連簡单的概念都不大清楚,更不用说做設計。苏联專家給我們从工厂設計的基本概念讲起,供給我們各种各样的资料,指导我們从模仿苏联設計着手,几乎是把着手教我們从完全不会到学会做設計。现在想以太原重机厂为例,以我們亲身的經历来谈談苏联專家对我們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浩 《城市规划》2019,43(7):83-91
在广泛占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一五"初期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编制背景和过程、规划内容和主要技术特点等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初创时期的科学技术特征。通过以八大重点城市为代表的规划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保障了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为八个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积累了宝贵的城市规划工作经验,并对中国特殊国情条件下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发挥了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苏联专家穆欣在首次城建座谈会上的报告苏联专家穆欣在城建座谈会上的报告,现有5份史料可供查考(表1),其中1份为报告的摘要,另外4份为报告记录稿。就4份记录稿而言,其中有两份均藏于北京市档案馆(在不同的案卷内),仔细比较,除了首页上方的文档标题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内容(包括版式)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版本的复制件(图1)。这两份史料,其一是北京市委研究室搜集的资料,其二推断应是  相似文献   

12.
正就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发展而言,1952年9月召开的城市建设座谈会可谓一个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会议,会议背景是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后,为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针对城市规划建设活动而开展的一次工作总结、思想研讨及政策部署,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指导思想的基础。史料显示,为要配合作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三十五年缔业艰, 营城营国喜新篇。 宽居广厦布坊里, 短巷长街夹市廛。 文教工商辐辏地, 林园树路水中天。 横移纵继选今古, 成理成章弦扣弦。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初中国城市规划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秉钊 《城市规划》2000,24(1):26-27
城市规划必须深化改革, 以规划模式体系、管理体制、决策机制等三方面为主线, 抓住龙头, 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1998,14(4):4-7
1998年11月12日至16日,桂林市建设规划局、《建筑师》编辑部、《规划师》编辑部联合主办“桂林市城市规划专家研讨会——暨《建筑师》、《规划师》编委座谈会”。桂林市政府雷翔副市长主持会议,广西自治区政府袁凤兰副主席、区建设厅郑应炯厅长、桂林市政府李金早市长出席会议并先后在会上作了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广西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于小军、广西自治区建设厅总建筑师傅博、规划处处长高平、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明昱、规划局局长钱学明等同志。与会代表彭一刚、杨永生、刘管平、刘宝仲等建筑专家以及张庭伟、邹时萌、赵友华、王建国、吴志强、马武定、吕斌等规划专家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会议期间,彭一刚院士、张庭伟教授、吴志强博士、赵友华主任分别作了四场专题讲座。现将本次会议综述、规划专家发言摘要汇编成集,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汪冲 《城乡建设》2005,(1):23-24
宁夏自治区建设厅邀请了七位外国城市规划专家。分三批到我区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工作。为了能有效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国外专家的作用,自治区建设厅结合目前各地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进展情况,将第一批两名加拿大专家安排在石嘴山市,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禾木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心司依托同济大学雄厚的设计资源,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精英才俊,承载人文化成的点滴关爱与城市规划的鸿图华构,使东方设计智慧和西万规划思潮熔铸共生。以嘉谷之禾为名,象征脚路实地的求索。以春生之木为名,象征新鲜绚烂的生机。禾木注重城市的总体概念,智绘高屋建瓴的城市规划设计;禾木深挖城市的个性内涵,力求植根本土原创生命力量;禾木洞察城市的发展需求,确保目标性务实性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浩 《规划师》2011,(9):102-107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界尚缺乏针对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这是一项极具重要意义且需尽快启动的研究工作.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可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社会经济背景、城镇化发展历程及重大城市建设实践、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及政策的演变、城市规划体系发展及体制改革、城市规划教育及学科发展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已走过一个甲子,对有关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是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老一辈城市规划工作者是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开创者和见证人,他们的历史回顾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刊特推出城史钩沉栏目,以口述新中国城市规划史为主题,连续刊载一批规划前辈的访谈文章,期望能够对认识及改进城市规划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近期刊出的专题,将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工作情况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浩 《城市规划》2016,(4):20-26
历史分期是新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由于城市规划发展的独特性,其历史分期工作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诸多困难。在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围绕历史分期指导思想、历史分期依据(标准)、分期标志的选择、历史分期(阶段)的划分数量、"过渡"阶段的归属等若干问题,深入讨论了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分期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进而结合城市规划发展事件的详实史料,提出"二、六、十一"的历史分期方案,即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分别划分为2个历史时期、6个发展阶段及11个再细分的亚阶段。在具体表述上,主张以中观层次的6个发展阶段作为历史分期的主体形式,即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初创期(1949-1957年)、城市规划发展的动荡期(1958-1965年)、城市规划发展的停滞期(1966-1977年)、城市规划发展的恢复期(1978-1989年)、城市规划发展的建构期(1990-2007年)、城市规划发展的转型期(2008年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