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二产"变"三产"迫使老旧工业逐渐走向衰退,工业遗存作为时代发展的遗留物,其功能及产业转型不仅有赖于工业遗存自身要素,也取决于当前城市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工业遗存更新中依托原发工业产业的"工业+"及文化产业导入的"文化+"两种产业驱动模式的分析,结合首钢工业园区更新中的产业转型实践,阐述了在遗存更新中的"工业+"和"文化+"两种产业模式驱动下的园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实施国家"互联网+"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和环卫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智慧环卫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所面临的信息孤岛、数据权属、全过程生命周期管控三大问题及其对策。并提出了我国智慧环卫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利用物联网进行环卫产业智慧化升级增效;二是智慧环卫管控平台化、数据资源化;三是废弃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5月,上海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健康、社会信用体系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互联网+"战略落地,助力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根据协议,将利用云计算技术,推动数字化政府服务平台建设,加速"互联网+"在交通、旅游、商业、教育、社区、文化及公共事业缴费等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上海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并为相关产业园区提供资源扶持,同时引导、鼓励传统企业以云计算方式开展业务,推动产业转型。并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9)
当前,我国物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智慧物流是其重要的转型方向,"互联网+"的发展为智慧物流的构建提供机遇。物流产业正面临技术、发展模式、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彻底变革,这意味着传统的物流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消除传统物流风险管理模式的弊端,构架智慧物流实时风险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分析智慧物流框架,研究实时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方案,以期推动我国物流行业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日,上海市8个"四新"经济人才实训基地进行了授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经济,成为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上海经济加速向"四新"模式换挡,从容驶入行稳致远的发展轨道——"新常态"下的制造业四新经济,正成为上海点燃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今天,上海企业正站在了"互联网+"风口顺势而为,不再被动的"跟跑",而是自信的"领跑",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四新"转型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6.
<正>智能建筑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绿色、节能、科技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建筑企业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的渗透更加突出。江西省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省份,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众多的项目也将会不断涌现,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推广智能建筑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探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促进行业企业的转型发展,由《智能建筑》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智能+"等国家政策开路,以及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IoT等前沿技术的加持,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技术与产业融合变革的新竞争格局。面向数字中国与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蓝海,行业龙头企业与新赛道领跑者该如何布局与转型升级,共同走出一条增效共赢的发展道路,值得思考与热议。2019年7月18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指导,《智能建筑》杂志社主办的"智慧赋能智能建筑行业新发展专  相似文献   

8.
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的演进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anning》2016,(3):39-47
随着互联网时代交通产业链的重构和生态圈的再造,传统产业形态被颠覆,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交通服务就是以联程联运为主导,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为引领,以个性化、多样化运输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及时应用为特点,对传统交通服务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全新服务组织和管理体系。从我国交通服务发展历程、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类型以及国外"互联网+"交通服务所处的阶段看,我国交通服务正在由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阶段向"互联网+交通"的方向演进,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更快、更便捷、更舒适、更低价的要求。当前,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政策的重点在于运用"互联网+"理念,审视、研判、引领移动互联网时代交通发展新模式,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高效衔接、互联互通,重新定义交通服务外延,再造产业链和生态圈,重构行业治理体系,推动交通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具有城市演进和城市消费、创新的后发优势,信息化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战略机遇,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最佳路径选择。受我国信息化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热潮的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正呈现出一股强劲的崛起和推进风潮。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结构调整仍在转型阶段,而且转型对于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来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因为涉及新业态的谋划、新资源的寻觅、新资本的投入、全新人力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吴啸  周勃 《规划师》2022,(8):121-125
数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了转型升级,规划行业也在不断探索以数据驱动、数据赋能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以技术模式的变革来推动规划业务模式的转型。文章以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规划量化分析平台为例,提出新型智慧规划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数据体系建设、工具体系建设、模型体系建设四个板块的数字化转变和经验,改变传统的以数据汇聚、信息查询、辅助决策为主要功能的规划信息平台建设思路,从数据、模型和应用三个方面打造支撑智慧规划编制的信息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坚 《广东建材》2011,27(8):44-47
本项目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规划面积约2700亩,启动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将汇集包括智慧技术、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等各种要素,重点发展新IT、物联网、三网融合、LED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金融等智慧型产业,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智慧型产业CBD。规划设计根据产业布局原则以及智慧新城产业布局目标,构建"一轴一带两心"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江苏建材》2011,(3):4-7
苏政发〔2011〕11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企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智慧地球"和新能源战略将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全球IT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推动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渗透和带动效应。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开共享,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更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上海的信息化建设经过三个五年的持续发展,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9月7日~10日,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以下简称"物博会")在无锡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物博会以"融合创新·万物智联"为主题,同方智慧节能产业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和综合解决方案,生动展现物联网技术在各产业的智慧应用,让万物智联驱动美好生活。同方智慧节能产业洞悉城市建设与用户需求,紧跟行业发展态势,将物联网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自主研发的产品体系与全生命期的运维管理服务,驱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为城市的万物智联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乡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实现乡村产业重构的有效抓手。在界定乡村产业重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解析"互联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驱动效应,划分乡村产业重构的类型,揭示信息时代乡村产业重构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产业重构是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横向和纵向重构,可以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及空间优化。②"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产业重构应遵循"支撑要素—行为主体—驱动机制—解构重组—综合效应"的系统逻辑,引导乡村原有的产业环境、整体结构、基本功能发生转变,进而实现乡村资源要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构架与组织。③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乡村产业重构路径具有差异性。以期丰富乡村规划的理论研究内容,为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重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下建筑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在丰富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互联网+"建筑产业现代化在建造技术、标准化管理和施工管理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并有针对地提出加强政策推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互联化项目管理、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加强交流和经验宣传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我国"互联网+"时代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8)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亟需构建产业支撑高职教育发展新机制。本文从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视角,聚焦"三个不足",破解产业支撑高职教育发展难题;围绕"三个层面",构建产业支撑高职教育新机制;开展"三力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形成产业驱动高职教育发展新动能,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绿色建筑产业与互联网+的跨界整合,分析并厘清了普通消费品电商与大宗商品电商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绿色建筑产业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尝试性解析,以建筑为终端产品的产业链,将其分解为开发、设计、建材设备生产制造、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和拆除再利用等环节;部品为终端产品的产业链,将其分解为研发、采购、生产、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并对各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互联网+"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指出了可能的商业模式。如"众筹建筑"、"设计师网络化"、"技术交易所"、"建筑工业4.0"、"O2O推广服务平台"、"阳光集成采购和销售平台"、"建筑智慧运维"、"建筑产业猎头圈"等创新性概念,指出了绿色建筑产业的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贸易互联网化(电商平台),而是产业的互联网化,既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是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拉动。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可对城市发展起到产业引入和建设指导"双轮驱动"的作用,对企业发展将起到研发对接、技术转移、检测认证、评估推广、科技咨询、金融服务、成果孵化、综合培训、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专业从事智慧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软件系统开发、实施与服务,大型信息系统规划设计、集成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多个行业领域提供涵盖IT咨询、设计、研发、交付与服务全过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思创始终坚持技术驱动发展,拥有100多项软件著作权、专利和自主软件产品,先后承担了国家"核高基"、"863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5年里,思创从IT硬件代理商,走向了专注创新的"开发商";从普通的软件公司,发展为城市管理赋予"智慧"的"领航人";从以产品代理、硬件销售、系统集成项目为主的IT公司,转型行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思创就像一位瞭望者.坚守着其"智者思、勇者创、人为本、合为要"的"思创哲学",顺势而为.突破创新,砥砺前行在信息技术服务智慧中国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工业4. 0思维提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质量的战略思路及基于"CPS+城市价值链"的城市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方法。给出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体系需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环节着手的建议,提出了由六个维度组合而成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认为应采用人工智能手段优化城市治理体系,以细分场景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改造新型智慧城市应用领域。提出了基于CPS+构建新型智慧城乡关系的发展思路。可为政府制定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智慧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也可为全国分级分类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及"智能+"时代新型城乡一体化关系构建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