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雷电先导理论,分析配电线路走廊杆塔地形地貌对线路雷击风险的影响.首先,采用线路杆塔高程、地面倾角、土壤电阻率等特征量来表征塔位地形地貌,并建立特征量的量化赋值规则.随后,构造BP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对山区配电线路杆塔地形地貌进行分类,所提分类可以满足配电线路杆塔雷击风险识别的实用要求,案例应用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文所提方法可为山区配电线路的差异化防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220kV线路出线侧的断路器易发雷击事故,总结造成雷害事故的4大主要原因,论述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提高与雷害事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ATP仿真分析当输电线路绝缘水平提高后,在雷电侵入波作用下,线路侧侵入变电站的雷电波幅值有所增加,但由于避雷器的保护,断路器不会发生雷击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乡用电量的逐渐增加,怎样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而易见,我们必须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本文就目前电力配电线路存在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10kV配电线路施工工程量也随之不断加大.但因10kV配电线路相对较长、设备易老化、负荷分散以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极易导致配电故障发生.本文则就对10kV配电线路施工存在问题及工程管理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进一步强化10kV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配电线路末端没有直接相连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行波检测困难。通过分析线路末端配电变压器绕组的杂散电容与铁芯、外壳耦合所感应的微弱电流信号,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配电变压器铁芯接地线的微弱电流来检测线路末端行波的新方法;通过建立配电变压器的高频暂态模型,给出故障行波信号的检测判据和高压侧线路故障与低压侧线路故障的行波辨识方法。仿真分析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各种故障行波信号,具有可靠性和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网额定工作电压为27.5 kV,其绝缘水平与电力系统35 kV配网架空线路相当,因此对其开展雷害研究必须考虑雷电感应过电压。在建立接触网架空线路、钢轨和接触网支柱模型的基础上,基于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对接触网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结合电气几何模型对接触网感应雷击闪络概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架空输电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于电力系统的其他设备,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系统。章结合宿迁地区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害情况,通过对雷击线路的危害及线路雷击跳闸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架空线雷害事故的形成的4个阶段特点和多年运行实践经验提出了防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配电线路单端测试故障定位要求线路模型及参数,但由于线路终端所接变压器参数难对一一测试,在离线状态下,对实际系统进行邦联定位时,终端变压器空载参数难免存在偏差。从理论上分析了配电线路终端变压器参数偏差对线路输入端口阻抗的影响以及输入端口阻抗阴线长变化的关系。分析结果说明线路终端变压器参数偏差对单端测试故障定位的影响不大。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树形配电线路特点 ,建立单相接地故障的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于故障后利用线路起始端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 ,提出了一种树形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新算法 .本算法利用树形线路的层次化拓扑结构描述方法 ,将始端相量逐分支向后传递 ,故障点逐分支搜索的方法实现故障分支的识别和故障点的定位 ,利用多频诊断法实现真伪故障的识别 .大量计算机仿真和在模型线路上的实验均表明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属于高海拔地区,是雷电活跃。辖区内的架空输电线路长,线路故障时有发生,其中因雷击导致的线路跳闸故障较多。从原因分析来看,输电线路雷害跳闸偏高是由于遮蔽角设计过大,以及地质状况、施工条件、检验质量及接地体的腐烂等多种原因。为了有效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设计时科学确定遮蔽角的大少,用降阻荆对杆塔土壤和接地体进行处理,测试接地网的电阻,改用钢化玻璃的绝缘子以及采用避雷器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照明配电线路敷设有明有暗,电路错综复杂。配电线路一旦出现短路,电送不出去,短路电流有可能损坏电气元件,造成配电线路故障的扩大。可以用试验灯判断照明配电线路是否存在短路,避免在配电线路短路的情况下送电。三相四线制照明配电线路基本可以归纳有三种短路,一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配电线路通信自动化的性能分析,从配电线路技术的角度分析了可以提高配电线路通信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措施。并且以工作和操作实际遇到的问题为前提,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配电线路通信自动化技术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10kV配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对于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了考虑土壤火花放电的时域传输线优化模型计算接地装置计算分段导体的电气参数,并建立PSCAD仿真土壤火花效应的等效计算模型: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的水平一垂直型和方格放射型两种常见的接地装置在经过雷电流时.冲击电阻随土壤电阻率,雷电流幅值以及接地装置埋深大小变化的关系,提出在10kV配电线路中根据地质条件、雷电参数和技术经济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500kV线路降压为220kV运行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问题,以安徽省内降压运行的某线路为例,统计了该线路雷害事故,从故障杆塔塔型、地貌角度分析了雷害事故的原因;基于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建立了500kV降压220kV运行同塔双回线路的雷击模型,对几种典型的杆塔进行了反击和绕击耐雷水平仿真计算;并计算了雷击杆塔时雷电波的传播特性;根据差异化绝缘配置的思想,分析了不同方案下安装避雷器的防雷保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线路的耐雷水平与杆塔型号、接地电阻等相关;雷击杆塔电流达到230kA时,相邻杆塔将发生闪络;雷击杆塔电流增大到260kA时,同塔双回线路将同时闪络;绕击雷电流达到35kA时,雷击杆塔将发生闪络,相邻杆塔不受影响.在一回线路上安装500kV避雷器的防雷效果良好,可作为提高降压运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有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 kV配电线路相比10 kV配电线路因其能提高线路供电能力,在我国许多地方有应用,确定线路是否带电对检修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20 kV线路电场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在COMSOL软件中建立正常运行及故障工况下的仿真模型;探究导线水平排列以及三角排列对周围电场分布的影响,得出导线附近的电场分布规律,并分析某一相导线停电对线路电场分布的影响。基于相关分析初步提出了适用于20 kV线路的验电判据,若在导线正下方距离0.1 m范围内电场强度大于19.65 kV/m,即可判定此导线带电。所提出的验电判据可为后续验电装置的设计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类,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探讨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查找方法,提出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配电线路具有线路支路多、节点多、线路长、范围广的特点,如果配电线路发生故障,会极大的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配电线路是一种有效的电力输送介质,对于供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影响。配电线路的形成路线通常较长,其中涉及到的相关设备也很多,想要保障配电线路能够良好运行,需要做好配电线路的维修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配电线路因为维修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着很多故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融冰方法是针对输电网设计,一般难以适用于配电网。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配电线路在线融冰方法。首先,利用配电网可以允许带单相接地故障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且不影响正常供电的特点,根据线路临界融冰电流和负荷电流,计算配电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接地故障电流,计算满足配电线路融冰要求的配电网消弧线圈电感设定值,并调整消弧线圈电感大于或等于该电感设定值;然后,在配电线路末端进行人工单相接地故障,使配电线路电流大于线路临界融冰电流,实现配电线路融冰。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冰方法无需配电线路停电运行,无需安装专用融冰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融冰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对于整个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配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各项制度,最后分析了配电线路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