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印染》2012,(2):54-54
一种经编涤纶复合土工布,适于在公路、铁路、隧道路基中使用,防止地基细料进入基层,将两种路基土料隔离;该复合士工布是将一层土工织物经热压复合在另一层网状经编涤纶格栅上,具体的,是将经编涤纶筋条以纵、横交叉方式排列成90°构成网状结构的格栅,再与长丝土工布或长丝机织士工布热压复合而成。该复合材料应用在道路路基中,既具有拉筋补强,又具有过滤、隔离的作用,并提高其抗蠕变和变形能力。既克服了一般通常使用的格栅和土工布的缺点,又综合了相互的优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具有加固地基,提高道路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丙纶编织布/涤纶非织布复合针刺土工布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莹  郭莉 《纺织学报》1996,17(5):60-62
本文通过对丙纶编织布/涤纶非织布复合针刺土工布的研制,着重在针刺深度、针刺密度对产品抗拉强度的影响进行对比,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从而生产出既具有丙纶编织布强度主的性能,又具有涤纶非织在的反滤、排水、隔离等功能的优质复合土工布。  相似文献   

3.
机织格栅复合土工布的开发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竞芳 《纺织学报》2002,23(1):35-37
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机织涤纶格栅与针刺非织造布复合的土工布,它能保持非织造布良好的水力学性能,又具有机织布良好的强力和抗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机织涤纶格栅与针刺非织造布复合的土工布,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土工布具有机织布良好的强力和抗蠕变性能,同时在合理设计机织格栅的基础上,并具有与非织造布相似的水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丙纶编织布/涤纶针刺布复合土工材料的研制,着重论述了对比试验中针刺深度、针刺密度对产品抗拉强度的影响。在试验中,筛选出该产品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从而为生产出既具有强度高,又具有反滤、排水、隔离等功能的优质复合土工布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莹  郭莉 《非织造布》1996,(2):18-20
本文通过对丙纶纺织布/涤纶针刺布复合土工材料的研制,着重论述了对比试验中针刺深度,针刺密度对产品抗拉强度的影响。在试验中,筛选出该产品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从而为生产出既具有强度高,又具有反滤、排水、隔离等功能的优质复合土工布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环锭纺纱机制备芯鞘型涤纶长丝 /棉短纤包芯复合纱 ,分析纱线结构表明 ,芯鞘型包芯复合纱使涤纶长丝与棉短纤维复合化 ,既具有棉纤维的风格特性 ,又有涤纶长丝的身骨 ,弥补单一组分纤维的缺陷、发挥复合纤维的组合优势。通过对芯鞘型包芯复合纱织物的悬垂性进行测试 ,织物的悬垂性能明显优于纯棉织物 ,与织物悬垂图像的主观评价一致。  相似文献   

8.
多异多重复合涤纶长丝在毛纺织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新型复合成纱的原理及工艺,并提出了多异多重复合涤纶长丝织物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原则,以及该织物在织造、染速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要点,指出多异多重复合涤纶长丝在毛纺织产品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一种醋酸纤维素纳米级纤维复合纱的基本性能。选用涤纶长丝和醋酸纤维素片作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醋酸纤维素纳米级纤维,并将其复合在涤纶长丝表面制成复合纱,测试了该复合纱的外观形貌、强伸性能、芯吸性能和回潮率。结果表明,取向排列的醋酸纤维素纳米级纤维完全覆盖在涤纶长丝表面,所得复合纱的强伸性能、芯吸高度和回潮率都高于涤纶长丝,但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由于纳米级纤维直径增加,复合纱的芯吸高度和回潮率略有降低。认为醋酸纤维素纳米级纤维复合纱既具有涤纶长丝较高的强伸性能,又具有纳米级纤维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可用于开发功能性纳米级纤维纺织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色涤纶长丝与天然纯棉纤维为原料,制备出一种具有间隔色彩效果的新型复合纱线.为探讨该复合纱线的工艺优化方案,研究了涤纶长丝预加张力、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E后)、涤纶长丝含量等工艺参数对纱线的性能影响.结果 表明,有色涤纶长丝张力为15 cN、捻系数为380、后区牵伸倍数为1.5、涤纶长丝含量为20%时,纱线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由河北省纺织科学研究所研制的5米特宽幅土工布热复合机近日经安装调试,投料试车一次获得成功。该机是将土工非织造布与塑料薄膜热压成复合土工膜的专用设备,最大幅宽可达5米,一布一膜、两布一膜均可顺利复合。土工布基材为涤纶或涤纶与丙纶非织造布,塑料薄膜为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薄膜,是水利、交通、电力、建筑等多个领域工程中理想的土工用布,其应用可大大提高工程质量。5米特宽幅土工布热复合机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2.
史艳景 《针织工业》2005,(11):47-48
以经编涤纶涂料印花织物为载体,利用涂胶复合设备将转移镀铝钛合金膜牢固地附着在织物上,得到对红外线、紫外线反射率90%以上,具有防水透湿、防静电、电磁防护等多种功能的织物.文中介绍了涤纶经编织物进行转移镀金属膜涂胶热压复合的原理、工艺流程,确定了涂层厚度、固化压力、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最佳值.分析了基布、胶黏剂及金属膜对成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随着新型纺纱工艺技术的发展 ,复合纱线产品也随之大量涌现。其中 ,利用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纱通过复合工艺生产的高档涤纶缝纫线 ,市场前景广阔。这种新型涤纶缝纫线弥补了长丝和短纤纱的缺陷 ,较大地提高了缝纫线的强度 ,能适应高速缝纫机使用 ,并在缝纫质地较厚的服装时 ,不会发生断线现象。复合高档缝纫线按其复合方法可分为包芯线和并捻线等类型。包芯线是由短纤维包覆长丝形成皮芯结构的包芯纱 (在环锭细纱机上增添包芯纱装置进行生产 )经并纱捻线而成 ,而并捻线是由长丝和短纤纱直接经并纱捻线而成。并捻线与包芯线相比 ,具有…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加强土墙体系系统化 ,该体系在包含大量低渗透性细小颗粒的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中使用复合土工合成材料。作为达到此目的的阶段性努力 ,进行了试验室的拉伸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 ,以便分析由抗拉强度较好的土工格栅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工布组成的复合土工合成材料的摩擦性能和相互作用。基于有限差分数字模型的分析 ,测试了放在土工格栅下面的土工布的排水性能。从目前的研究可以推断 ,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中的复合土工合成材料或许可用于减少变形和增加抗拉强度 ,并同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徐宏  李达  张正松 《纺织导报》2016,(10):138-140
本文在防透涤纶长丝的研发基础上,优化防透单纤维的截面结构,以及防透涤纶长丝的复合结构和规格;制得了防透涤纶短纤维与棉纤维等亲肤性好的其他纤维的混纺纱线,由该纱线作为经纬纱织造、或由该纱线与防透涤纶长丝交织,制得兼顾防透视效果和服用舒适性、符合医护人员使用习惯的白色服装面料,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夏季衣着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北京印染厂与京棉一厂在共同开发短纤维混纺耐久性抗静电织物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长丝抗静电织物。该产品是采用白色抗静电涤纶长丝,经向嵌有SA-7抗静电长丝交织而成,既具有纯涤长丝织物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纺织》2008,(3):3-3
近日,江苏省仪征市无纺布厂的土工材料产品正式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该厂是国家重点土工材料生产企业,从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全套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聚酯纺粘生产线、短纤土工布及土工复合膜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主要产品有聚酯长丝土工布、长丝烧毛土工布、短纤土工布、复合土工膜、PE/EVA/ECB防水板、软式透水管、油毡基布、地板革基布等。  相似文献   

18.
第1代嵌入式复合纺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研究了捻系数对第1代嵌入式复合纺成纱性能的影响。在选用30 dtex涤纶长丝和棉粗纱为原料,其他纺纱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先在一个较大范围内选取3个捻系数水平,然后对所纺纱线的实际细度、捻度、断裂强力和伸长率等项指标进行测试,再采用平分法纺制不同捻系数的棉/涤纶长丝第1代嵌入式复合纱,并测试了纱线的强伸性能,以不断缩小临界捻系数所在范围,最终确定棉/涤纶长丝第1代嵌入式复合纺纱具有最好强力拉伸效果时的最优临界捻系数范围。结果表明:40.6 tex的棉/涤纶长丝嵌入式复合纱的最优捻系数范围为376~399。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分级评定法对PTT短纤,PTT长丝,PTT、PET复合丝与常规纤维混纺交织研制的31种针织面料进行了主观评价打分.然后对这些试样评价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锦纶长丝与PTT长丝交织成的长丝针织物中使用0.12tex的锦纶纤维能够改善织物的手感;在PTT、PET并列复合丝与细旦涤纶交织制成的针织物中使用2~3tex的并列复合丝虽然可以提高弹性,但会降低手感.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将其他手感优良的纤维覆盖在织物表面;加入适当细度及含量的涤纶纤维可以降低织物成本、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涤纶长丝热变性工艺和对其热变性织物的研究,阐明了普通涤纶长丝在热变性设备上进行特殊工艺处理后,能达到改变纤维的物理性能的目的,该纤维可供绉类和高泡类织物织造,该技术将为涤纶纤维仿真丝绸产品提供又一新的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