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链视角下的“气荒”解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2010,30(1):119-122
2009年11月,引起广泛关注的“气荒”是产业链风险的再次体现,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阶段问题。为避免“气荒”频发,着眼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及其外部环境,剖析了“气荒”产生的原因,提出特定发展阶段、独特动力结构和特殊发展轨迹是解读“气荒”的关键:①产业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提早进入市场引导资源的细分阶段,伴随供需失衡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②产业链上、中游有一定竞争性,中游的干线和支线处于一定分割状态,低气价和管道燃气接驳费等下游市场制度安排,各环节均产生强烈的需求扩张冲动,激发了天然气供需失衡;③早期以低价支农惠民起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下游市场形成巨大城市燃气需求,天然气利用规划不到位以及储气设施、调峰手段严重不足,加剧了天然气供需失衡。为此提出了有效防范天然气产业链风险的建议:①必须加强产业链发展规划;②建立全产业链调峰、错谷机制;③从全球视角看待价格机制改革;④逐步通过产业链结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
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LNG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热点,经过近10年的加速发展,我国小型LNG产业链不断完善,小型LNG项目在我国天然气供应和使用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地位日益提升。为此,综述了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①首先根据国内外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向天然气转型已是世界潮流,同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无论是管道天然气还是沿海LNG接收站的天然气供应量都会大幅度增长,中国LNG产业前景光明;②进而剖析了我国小型LNG产业的构架,汇总了中国现有的小型LNG工厂--其多建在小规模气源所在地且以本国或本地区用户为主要客户对象,比较我国小型LNG物流模式后认为,采用罐式集装箱用于铁路、公路、海上运输的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③还分析了我国小型LNG的市场状况,目前LNG多被用作城镇应急调峰储备、运输工具的替代燃料、城镇居民燃气以及一些工业领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工业炉窑、焊接切割);④最后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小型LNG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继续发展小型天然气液化厂、建设一批中小型LNG应急储备设施、建立数个小型LNG接收站。结论认为:小型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格局中的定位应是作为管道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实现与管道天然气供应方式的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2013,33(2):105-109
中国近期陆续发布了由天然气产业链“十二五”系列规划构成的产业链整体规划,整个产业链“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已清晰可见。整体规划的背景主要基于:需要应对国内外减排双重压力、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等。整体规划的亮点体现在:①天然气总规划供应能力对规划消费量有保障,从资源量到消费量逐级留有余地,增加供气保障能力,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开发能力储备为“十二五”以后建立资源保障序列;②以天然气基础设施为重点,扩大用气地区,增加对用气区的输气能力,以多种手段拓展天然气利用,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效衔接;③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推动产业链向竞争性结构演变。整体规划尚有的缺失为:①能源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整体规划受到分割,关键制度的变迁没有时间表和路线图,顶层制度设计不够;②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发展目标不明,对未来走向判断困难,如对生产商的上、中、下游一体化如何规范等没有明确意见。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中国天然气行业竞争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期间,全球天然气将进入供应宽松时代,“竞争”将成为天然气行业的主题,而价格是影响竞争胜败的核心要素。 为了降低生产商和进口商的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保障供需双方权益、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有必要分析当前行业竞争态势,研究不 同气源类型天然气的价格体系和价格走势。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国际油价持续振荡,LNG 与管道天然气之间的竞价关系将呈现周期 性变换。展望新的市场形势,提出了如下建议:①正视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按照目前国内能源消费比重,天然气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②正确看待油价长期走势,销售价格低于开发成本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现象;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规避恶性竞争;④完善天然气价 格体系,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避免出现因季节变化而供需失衡的情况。结论认为:相对缺乏灵活性的定价机制会给油气企业带来 巨大的压力,而天然气产业属于民生产业,稳定供应仍是第一要务;面对新形势,需要政企联合,完善天然气价格体系、维持供需 平衡,以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沙  周韵桐  唐荔 《天然气工业》2017,37(7):121-125
四川省是全国三大天然气主产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对四川省天然气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省天然气产业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4个方面都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而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框架,提出了四川省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建议:①以政策沟通为基础,降低地缘政治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影响;②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为贸易流通创造条件;③通过深化金融合作,在发挥官方资本优势的同时引入民间资本,以资金推动技术发展,实现产业升级;④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据,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形成发展天然气合作的良好环境;⑤在贸易互联互通方面,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天然气及其附属产业的贸易量增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气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1月初,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气荒”必然有其原因:①天然气供需矛盾是直接原因;②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是深层原因;③天然气产业链不均衡发展是根本原因。基于上述3点认识,综合分析认为,若要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气荒”的再次发生,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 包括:①通过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以及增加天然气进口来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②通过天然气管道建设促进天然气管网的形成,提高运输效率;③通过配套储气设施的建设提高应急能力;④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天然气勘探蓬勃发展,天然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2005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已近500×108m3、2006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近600×108m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所属区块拥有的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60%左右;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石油”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6×1012m3,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年产量达440×108m3。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储量仍将大幅度增长,天然气产量还将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8.
尽快改革天然气各类用户价格和DES/CCHP发电上网价格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贲 《天然气工业》2012,32(2):106-110
2011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将现行以计划经济的“成本加成”为主的天然气定价方法改为“市场净回值”定价方法,并在广东、广西两省区进行试点。为此,阐述了此举的重大意义,认为这是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开启了大门。然后提出,为使中国“十二五”天然气下游市场与上游供应同步拓展,需要尽快改革天然气各类用户价格和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DES/CCHP)发电上网价格机制:①按照成本核算原则、资源利用效率原则、替代物的价格决定承受能力原则和市场开拓导向原则界定各类天然气下游市场用户的气价;②百兆瓦级DES/CCHP调峰机组峰段或平段上网电价应参照占全国总电量75%的大工业峰段用电价格和平段用电价格来制订,办法是确定一个协调电网与发电企业利益的关键参数(α),α由电监局和物价局测算定出,并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调整(α<0.10元/kWh)。还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尽快颁布《天然气下游市场管理和税收规范》,明确城市燃气特许经营的范围只包括民用、商用和小型工业用燃气,按照不同下游用户的供气成本、承受能力和市场拓展要求制订不同的税率;②给DES/CCHP和民用燃气免税。  相似文献   

9.
关于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根据世界天然气市场发展阶段特点,结合我国天然气市场现状,提出我国天然气行业正处于发展期的认识。深入剖析了天然气产业自身的特点:①气田开发、管网、终端用户三者是一套“联合生产装置”;②天然气生产供应具有规模性、稳定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③天然气管网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长期性等特点;④天然气市场具有多重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天然气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和建议:①统筹兼顾,提高天然气产业链的效率、效益和稳定性,是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②资源稳定是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③建立多层次调峰保障系统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础;④加强需求侧管理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前提条件;⑤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⑥建设可靠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珺  谭金萍 《天然气工业》1981,40(11):159-167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取得成果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识别其投资环境对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规避海外天然气投资失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首先构建了6大维度、26项指标的天然气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量化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的天然气投资风险变化,进而构建了包含9个指标的天然气供应安全(SSI)测度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认为:①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1国的天然气投资应首要考虑资源潜力,其次应考虑商业环境、环境约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双边关系;②要积极关注沿线国家天然气投资风险水平的变化,在关注天然气投资目标国资源潜力和商业环境的同时,以经济和贸易合作为支撑点,开展天然气等能源合作,形成与沿线国家的战略能源合作伙伴关系;③在积极降低天然气国外投资风险、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同时,要突破技术障碍、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④在新冠疫情爆发、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环境下,更需要重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天然气贸易和交易中心建设,联通俄罗斯、中亚五国、日韩、东南亚、澳大利亚等重要的天然气供给与消费区,构建开放环境下的天然气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孙仁金  邱坤  马杰 《天然气工业》2009,29(7):116-118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迅速,垄断与竞争并存,随着国有企业进入下游市场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实施,城市燃气市场活跃着地方国有企业、港资企业、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城市燃气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①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偏低;②各级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③城市燃气定价机制制约其发展;④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隐患;⑤城市燃气市场管理不规范,监管不严。为此,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为基准、满足民用气市场为目标、避免行业垄断为原则,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燃气市场的竞争格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鼓励城市燃气市场竞争、完善城市燃气行业法律体系和机构建设、建立合理定价机制;②国企应深化企业改革,承担责任,坚持一体化发展,避免不正当竞争;③民企应加强市场开发,做到有序竞争,保证稳定供应,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2.
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中国能源需求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首先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归纳了其给中国煤层气产业所带来的启示;然后客观剖析了当前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对不利条件和风险也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建议:①实施比常规石油天然气更为优惠的经济政策;②实施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强制性“先采气、后采煤”政策;③制定煤层气资源保护和产业监管法规。希望能抓住大好发展时机,力争在“十一五”末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化能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邢云  刘淼儿 《天然气工业》2009,29(1):120-123
中国LNG接收站已投产2个,在建、拟建11个,一期规模3 630×104 t,二期3 310×104 t,小型LNG工厂引进技术7套,国产技术19套,日处理天然气729×104 m3。我国在城市燃气、化工、发电等应用方面都已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沿海港口设施条件良好,具备大规模进口LNG条件;引进LNG风险相对较小、客户分散性好、市场开发相对容易、气源灵活性大;但LNG的“卖方市场”要持续到2010年左右。因此我国沿海近期拟建项目气源落实困难;近期国际油价和建造LNG项目原材料价格起伏很大,使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此外,由于中国天然气市场还不成熟,在大力发展LNG产业的同时,还需逐步调整国内能源的比价关系,加强市场培育和市场监管。对发展LNG产业的建议:①整体规划,合理布局;②资源先行,市场导向;③因地制宜,明确定位;④遵循规律,适度竞争;⑤多元引进,扩大储备。  相似文献   

14.
郭威  潘继平  娄钰 《天然气工业》2017,37(8):125-131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油气资源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对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对相关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提出改善意见建议,对于维护国家油气资源安全、规范资源勘查开发意义重大。为此,从石油、常规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等三个方面梳理了相关规划的目标,并对实施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2016年我国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为9.14×108 t、7 265.59×108 m3和576.12×108 m3,完成各年均规划目标的91.40%、121.09%和68.59%,页岩气无新发现;②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产量分别为1.997×108 t、1 231.72×108 m3、168.51×108 m3和78.82×108 m3,完成各年均规划目标的99.85%、72.45%、105.32%和26.27%,其中石油产量同比减少1545×104 t,降幅为7.1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减产;③受低油价和投资持续下降的影响,石油、天然气产能建设相比“十二五”期间年均产能建设降幅约30%、50%,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结论认为:在持续低油价的形势下,仅靠现有体制和技术完成“十三五”全国油气勘查开采规划目标难度较大,迫切需要加快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技术创新、稳定并努力增加勘查开采投入,以稳定石油、增加天然气产能建设规模,提高国内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安旭 《天然气工业》2018,38(9):139-144
近年来,中国北方冬季采暖季时常爆发大面积供气紧张,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再加上近年“煤改气”项目的大范围落地实施,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形势。为了提高国内天然气供应的保障度,在分析近年频发天然气供气紧张危机成因和目前常见天然气储备方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态液化石油气掺混空气(以下简称空混气)作为调峰储备气源的方案,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①储气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国内大量进口LNG的做法形成了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危机;②空混气可作为适合的天然气替代产品和调峰储备气源;③空混气具有建设投入少、维护简单,安全性好、不需要额外的燃气系统、地下管网与调压设施等可与天然气通用、可避免重复投资浪费,点供更加便捷灵活,可以实时启动”等优势和价值。结论认为:①空混气是切实可行的天然气调峰储备气源,管输气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考虑选择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空混气或者其组合作为储气气源;②未来能源发展应注重品种、渠道多元化,应从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安全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燃气调峰储备要求,实现多气源、多气种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LNG市场的“亚洲溢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的LNG进口价格相对于北美和欧洲地区存在着较高的溢价。为此,剖析了世界LNG市场“亚洲溢价”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与油价挂钩的LNG定价方式为原油的“亚洲溢价”向LNG转移提供了便利;②亚太地区LNG市场存在买方需求价格弹性较弱和市场有效分割的情况,出口国针对亚太地区采取了价格歧视。进一步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受贸易限制以及液化及运输成本和地区供需差异等因素影响,LNG的“亚洲溢价”短期内难以消除,但未来新增的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莫桑比克等LNG供应将有助于缩小世界LNG市场的地区价差。针对LNG的“亚洲溢价”现象,中国可以采取的对策如下:①加强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②构建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③完善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风险防御能力;④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提高谈判议价能力;⑤综合原油的“亚洲溢价”问题,建立中国、日本、韩国联合议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另类非常规天然气——生物天然气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常规天然气目前已成为热门话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又一种已经初露锋芒、但在我国还远远未被重视的非常规天然气--生物天然气。任何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微生物厌氧发酵而产生沼气,再经过净化和提纯,就成为与常规天然气完全同质的生物天然气(Bio Natural Gas),又称生物甲烷(Biomethane)。其实质是将需要几亿年地质过程才能完成产生天然气的过程,压缩到几个月乃至更短的时间。在最近不到20年内,生物天然气在欧盟国家已发展成具相当规模的产业。与页岩气和煤层气相比,其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更为优越:能够大量地提供任何可再生能源均无法提供的实物态车用燃料和燃气,而且是碳“零排放”乃至“负排放”的。我国生物天然气的资源非常丰富,近中期内有年产1 500×108 m3以上的潜力,但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创建若干个1 0×108 m3级的生物天然气“绿色气田”,对从根本上破除对产业沼气的偏见、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提高能源自给率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供需看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制天然气已成为国内投资和研究的热点,但该行业发展不能一哄而上,而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好总量控制。为此,从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中远期需求量入手,综合考虑国产、进口等各类资源因素,预测了我国煤制天然气的市场空间;在剖析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特点、能耗、水耗和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结合煤炭资源保有量及其分布对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结论认为:我国可实现的天然气消费需求量2020年约为3 800×108 m3,2030年有望达到5 200×108 m3;根据各类资源规划和合同签订情况,并考虑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初步判断我国煤制天然气合理规模2020年约为300×108 m3、2030年约为500×108 m3,峰值达到800×108 m3。最后建议:①国家支持研发和示范,环境上严格准入;②结合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适度发展;③煤制天然气利用方向上应定位于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④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应统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基础、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国天然气资源、管网、天然气市场与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虽然尚待完善,但天然气产业链具备协调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天然气供应、管网建设、市场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具有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提出了6条具有可操作性与政策前瞻性的保持协调发展的策略:①促进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制订国家层面的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培育以城市燃气、天然气汽车、工业用气为主导的天然气市场体系;②构建全方位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体系;③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天然气行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抓住当前调价的良好时机,尽快建立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化的价格机制;⑤促进天然气消费,促使能源各子行业协调发展;⑥建立健全法规与政策体系,促进天然气产业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 《石油化工应用》2012,31(11):73
<正>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预计,"十二五"末期,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接近30%。姜鑫民指出,从行业需求方面看,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将成为用气的主要领域,约占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二。预计有超过20%的份额用于发电,天然气将成为局部地区节能减排的现实能源,应大力推行天然气发电、天然气汽车利用。姜鑫民说,要实现天然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