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利用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处对豆浆进行水解处理,将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为游离型苷元。选大豆为原料,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考察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三个因素对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选取不同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因素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028 U/5 mL,反应时间1.64 h,反应温度53.82℃,在此条件下制得豆浆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明显提高。测得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染料木素(Ge)的浓度分别为39.434±1.410μg/m L、4.626±0.462μg/m L、45.851±2.098μg/m L。而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染料木素(Ge)浓度的响应面预测值分别为40.905μg/m L、4.263μg/m L、48.441μg/m L,测定值与模拟值接近。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能明显提高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对β-环糊精对豆浆中的三种异黄酮苷原(黄豆苷原(daidzein)、大豆黄素(glycitein)和染料木黄酮(genistein))的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HPLC 分析时,流动相的配比为甲醇:5%冰乙酸=40:60(V/V)时,标样及样品溶液的HPLC色谱分离效果最好.添加1% β-环糊精能提高豆浆中三种异黄酮苷原的热稳定性; 95 ℃处理10 min后,添加β-环糊精的豆浆中黄豆苷原含量比未添加的豆浆增加8.89%,大豆黄素增加13.81%,染料木黄酮增加9.75%;121 ℃处理1 min后,添加β-环糊精的豆浆中上述三种异黄酮苷原含量比未添加的豆浆分别增加9.59%、8.77%、2.45%; 140 ℃处理10 s后,则分别增加8.90%、11.92%、6.69%.  相似文献   

3.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优醇提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因素对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用14倍体积的70%乙醇在70℃提取1h.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测定植物乳杆菌58在不同碳源中的生长和产β-葡萄糖苷酶情况,筛选菌株的最适碳源,并确定接种至豆乳的最佳时间.在接种量、糖含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以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进一步优化菌株58发酵豆乳产大豆异黄酮苷元条件.结果显示,植...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主要靠异黄酮苷元来发挥,该试验研究在豆浆中添加苦杏仁β-葡萄糖苷酶对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影响。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组合为:加酶量为1.4 U/5mL,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46.0℃。测得染料木素(Ge)、黄豆黄素(Gle)、大豆苷元(De)的含量分别为(38.643±2.03)、(5.119±0.275)、(36.954±1.67)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用自筛的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N1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方法:应用酶学研究常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筛的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N1获得β-葡萄糖苷酶液,探索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工艺。结果:实验室制备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样品纯度为91.33%,收率为11.44%。大豆异黄酮粗品经处理后,苷的数量减少,大豆苷和黄豆黄苷从28.21%降低到22.93%,染料木苷从8.24%降低到5.67%。苷元的数量明显的增加,大豆苷元从0.04%增加至0.05%,黄豆黄素从的0.003%增加至0.09%,染料木素从0.006%增加至0.07%。结论:研究表明以自筛菌-N1作为酶促反应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完全可行。大豆异黄酮粗品经酶液处理后,苷元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分别增加了30倍和11.67倍。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黄原胶等食品添加剂对豆浆热处理过程中活性成分异黄酮苷元热稳定性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CMC、黄原胶、海藻酸钠都能减少黄豆苷元、大豆黄素、染料木黄酮三种异黄酮苷元的热损失,其中CMC效果最理想,海藻酸钠次之,黄原胶最差。食品胶的复配能够减少豆浆中异黄酮苷元热损失。CMC/海藻酸钠组合明显好于CMC/黄原胶和黄原胶/海藻酸钠两种组合,当CMC/海藻酸钠=3∶2时,在热处理条件为95℃,10min条件下,各异黄酮苷元热损失最少,黄豆苷元含量提高9·83%,大豆黄素12·67%,染料木黄酮18·63%。在三种食品胶共同复配组合中,CMC/黄原胶/海藻酸钠(4∶3∶3)组合的效果最好,黄豆苷元含量提高9·3%,大豆黄素10·13%,染料木黄酮18·26%。   相似文献   

8.
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比不同产地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对不同产地黄芪样品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溶液采用反相色谱柱ZORBAX SB-C_(18)(4.6 mm×250 mm,5μm)检测,以乙腈:0.2%甲酸水梯度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0.2590~51.80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6.5%,RSD为1.04%。不同黄芪由于产地和种植不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差异较为明显。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可靠,可用于不同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及利用度,该研究以含七叶苷和柠檬酸铁的特殊培养基,从实验室保藏的人源乳酸菌中筛出产β-葡萄糖苷酶目标菌株,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发酵豆乳转化大豆异黄酮的能力,分析持水力、产酸速率和发酵末活菌数.结果显示,从140株乳酸菌中筛出的12株目标菌株,菌株58和菌株m91发酵豆乳产大豆异黄酮苷元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得到的9株植物乳杆菌发酵黄浆水的发酵特性以及其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能力。方法 首先检测了黄浆水的基本成分,其次通过活细胞计数,pH和滴定酸度的检测探讨了乳酸菌发酵黄浆水的能力,之后采用吸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和6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 黄浆水中含有乳酸菌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9株植物乳杆菌在黄浆水中都能够生长,同时能够产β-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大豆异黄酮生物转化能力。其中,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17-17为最优良的菌株,该菌株在发酵6 h时活菌数可达8.49 lg CFU/mL,β-葡萄糖苷酶酶活可达0.68 U/mL,大豆苷元、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5.04、2.35和28.71 mg/L。结论 L. plantarum 17-17菌株可以有效提高黄浆水中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度,为黄浆水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固态发酵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能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作为菌种对大豆异黄酮粉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比和水解大豆异黄酮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实现大豆异黄酮苷元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分离及其检测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几个方面论述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大豆异黄酮方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波长吸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大豆异黄酮方法及其这些分离检测方法特点和操作要点,还简要介绍医学免疫法测定大豆异黄酮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50 mm 4 μm色谱柱,MeOH-1.8%冰乙酸水溶液(35:65,V/V)为流动相,MeOH 35%-5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并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4.
红车轴草异黄酮的组成及主要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红车轴草异黄酮的组成及主要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本文建立了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了样品水解最佳条件为1.0mol/l HCl-MeOH溶解,80℃下,回流水解0.5h,采用Nova-Pak C18 3.9*10mm4μm色谱柱MeOH-0.4%H3PO4(47:53V/V)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灵敏、重理性好,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乙醇浸提法、酸水解法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清除•OH能力和抑制猪油氧化能力比较了大豆异黄酮甙和甙元的抗氧化性能及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腐乳发酵过程中酶活力和化学组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发酵罐培养高大毛霉MHC-7,并对腐乳发酵过程中酶活力及化学组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HC-7 在发酵罐扩大培养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是30h。蛋白酶、α- 淀粉酶、α- 半乳糖苷酶、谷氨酰胺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糖化酶和果胶酶活力在豆坯上产酶的峰值时间分别是48、36、48、48、66、36、30 和72h;在腐乳后发酵中除谷氨酰胺酶呈上升趋势,其它几种酶都呈下降趋势,粗蛋白、粗脂肪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氨基态氮、游离脂肪酸和总酸含量不断增加;当达到谷氨酰胺酶≥ 86.3U/g、总酸≥ 1.0%、氨基态氮≥ 0.45%、还原糖≤ 1.1% 及黏度≤ 2 × 105mPa·s 时可以作为为判断腐乳成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Soybeans were hydrothermally treated at 2 different temperatures (40 °C and 60 °C) and for 4 different hydration times (4, 8, 12, and 16 h) to (i) increase the isoflavone aglycone content in a soy protein isolate and (ii)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hermal,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 soy protein isolate as a function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conditions. Our study is the first to evaluate aglycone content, extraction yield, β‐glucosidase activit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protein digestibili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WAC), foaming capacity (FC), and foaming stability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prepared from hydrothermally treated soybeans. For aglycone enhancement and the extraction yield maintenance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the condition of 40 °C for 12 h was the best soybean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he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 of proteins that occurred with th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most likely promoted the capacity of proteins to bind to aglycone. Moreover, the structure shape and size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verif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phobic surfaces and hydrophobic zones at 40 °C and 60 °C, respectively, affecting the protein digestibility, WAC, and FC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相似文献   

19.
薯蓣皂苷水解酶的发酵及粗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前期筛选到的一株产薯蓣皂苷水解酶的曲霉接种于添加薯蓣皂苷的产酶诱导培养基中,上5L发酵罐25℃培养。结果表明:残糖在4d后接近0,酶活力在6d达到最大,达到3385.14U/L。菌丝生物量和菌丝中积累的皂苷元总量也在6d达到最大。此时发酵液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为360μg/L,菌丝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为2285.28μg/g,菌丝生物量为5.15g/L。对酶的最适反应条件研究表明,50℃,10g/L皂苷底物,pH5.0时酶活力最大,酶解反应最佳时间为18h。该菌产生的酶有望代替酸水解工艺生产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