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芯体是全热交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热交换器进行热质交换的关键构件。对平板流道、三角流道翅片不导热、三角流道翅片导热3种情况下,全热交换器的热质交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二次换热面的存在,三角流道翅片导热时,全热交换器的显热效率以及焓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情况;而当进口风速大于0.8 m/s后,三角流道翅片不导热条件下的焓效率逐渐地略优于平板流道的焓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前者的潜热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平板流道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芯体作为全热交换器热质交换的关键构件,其迎风面的气流分布对换热效率有重要影响。针对一种垂直交叉流板翘式全热交换器,通过实验说明芯体迎风面气流分布的不均匀性,并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风量下的芯体迎风面的气流分布以及对换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芯体迎风面的气流速度分布不均匀,且不均匀性随着风量的增大而增强;不均匀系数越大,对换热效率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带构造柱与带芯柱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 6片砌块墙片恢复力试验及国内 1 0 0多墙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结出构造柱与芯柱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 ,两端设置构造柱的砌块墙在地震作用下构造柱对墙体承载力与变形的贡献要好于两端为芯柱的情况 ;芯柱设置灵活 ,中部芯柱的抗震作用强于两端芯柱作用。建议采用将构造柱与芯柱结合设置的方案 ,即在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 ,中间设置芯柱 ,该项措施能发挥构造柱与芯柱的各自优势 ,且利于施工 ,将使多层约束配筋砌体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并比较两种技术思路下配制的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及抗渗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新建电厂基本上采用电除尘除灰方式。针对不同电场粉煤灰的理化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承重墙体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粉煤灰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零能耗的技术标准的颁布,建筑对围护结构保温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对砌块进行了热工计算。测试结果与计算表明:砌块传热系数计算值为0.235W/(m^2·K);砌筑墙体实测值为0.265W/(m^2·K),砌块抗压强度为5.1MPa;与传统全断桥自保温砌块对比,保温性能提升23.0%,抗压强度降低2.5%。是一种优质的外墙保温材料,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筒体的耐火性能,进行了3个混凝土筒体试件高温下工作性能试验研究。3个试件分别为普通混凝土筒体,粗骨料为再生骨料、细骨料为天然骨料的半再生混凝土筒体,粗骨料、细骨料均为再生骨料的全再生混凝土筒体。分析3个试件的温度场、竖向位移、墙体挠度及耐火极限。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分析了筒体混凝土温度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增加速率减小;相同受力和受火条件下,同一位置再生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温度低;由于再生混凝土孔隙率略大,在荷载和高温共同作用下,其受力性能比普通混凝土略差;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耐火极限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新建电厂基本上采用电除尘除灰方式.针对不同电场粉煤灰的理化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承重墙体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粉煤灰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和对比不同隔振方案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立了混凝土框架三维模型,设定基础隔振、2层隔振、4层隔振和6层隔振四种隔振方案,对地震输入参数和隔振支座参数进行了研究,依据SAP软件内置的EL波和CPC波,分析了模型的基础剪应力、层间剪应力和顶层结构加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输入后,有隔振的模型层间剪应...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型X形钢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从抗侧性能与横梁挠度两方面,对比分析了新型X形支撑体系与传统X形支撑体系的差别,为新型X形支撑结构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全热换热器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现状。探讨了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OxyCell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防腐层烟气冷凝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新型防腐层烟气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换热器表面防腐层对烟气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3种不同防腐层换热器换热实验关联式。非晶态镍磷复合化学镀层再上涂有机涂层的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权重系数建立了全热换热器的全热效率、显热效率及潜热效率三者的关系式,根据显热、潜热效率权重系数判定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对全热换热器全热效率的影响程度。夏季工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空调系统中全热换热器的全热效率主要受潜热效率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空调系统不适合使用全热换热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已经搭建好的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对系统的U型竖直埋管换热器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系统进入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热状况阶段"的特性,对比了夏季连续运行工况下埋管间距为4 m时,单、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不同运行方式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探讨了冬、夏两季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验比较了盘管和沉箱两种形式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同时,获得了单位管长换热量等工程设计参数,讨论了地表水换热器对水体热环境的影响及水文状况对地表水换热器传热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闭式地表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应用闭式地表水换热器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措施,保证其最终达到最优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河水流和水质特点,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水下高效换热盘管装置。对换热盘管材料的选择、换热盘管布置形式和如何设计清除浮屑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测试换热盘管在不同江水流速、不同盘管内水流速度、不同换热工况和不同管径条件下的换热性能对比,设计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王京  杨卫国 《煤气与热力》2007,27(11):64-66
对土壤源热泵竖直 U 型埋管换热器进行了冬季性能测试。循环水质量流量分别取4.0、3.5、3.0 t/h 各运行5 d,测量与埋管井不同距离的3口测温井的土壤温度。在以埋管井为圆心的作用半径中,距埋管井较近的测温井土壤温度受到埋管井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反之,受埋管井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随着室外温度下降,虽然埋管换热器循环水质量流量减小,但土壤温度还是有所下降。热泵机组平均制热性能系数、单位井深热流量随着埋管换热器循环水质量流量的下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全热交换器入口段结构关系到芯体迎风面的气流分布,对全热交换器性能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全热交换器性能,针对一种常见的垂直交叉流板翘式全热交换器,将入口气流垂直于芯体改为入口气流平行于芯体,并在流道内设置导流片,通过实验对导流片的数量和角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原结构,改变入口气流方向,在低风量下换热效率有所提高;在流道内设置导流片,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增加导流片数量以及增加导流片角度,都会再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二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对地源热泵夏季间歇运行模式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间歇运行模式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热泵停机后各处平均温度及平均线热流密度在穿透时间内将延续换热器正常运行时的变化规律;在总运行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开停机次数适当增加,可以有效改善地埋管换热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