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理 《钢铁》2007,42(12):6-6
以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洪及鄙为团长的“中国金属学会期刊代表团”一行10人,于2007年9月间对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工作访问。重点访问了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日本钢铁协会、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日本金属学会、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研究出版社、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以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材料系。访问期间听取了出版和期刊编辑单位和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专业人员对科技期刊管理、发行、编辑、出版、经营、网络化等方面经验和作怯的介绍;实地考察和了解了期刊出版机构先进的办刊经验及运作方式;参观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黄洁  王维兴 《炼铁》2007,26(1):61-62
由日本钢铁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国际炼铁科学技术大会”于2006年11月26-30日在日本大阪召开,来自23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为团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傅连春和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沙永志为副团长的中国金属学会炼铁代表团一行28人参加了会议。会后,中国金属学会炼铁代表团还参观考察了日本的住友和歌山厂、新日铁君津厂和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  相似文献   

3.
1 情况简介 1998年11月12~13日,第8届日本-中国钢铁学术会议在日本千叶市OVTA国际培训中心举行。应日本铁钢学会邀请,以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殷瑞钰院土为团长的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一行17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后对川崎制铁的千叶制铁所、住友金属的鹿岛制铁所和新日铁的名古屋制铁所进行了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4.
《钢铁》1980,(8)
应日本铁钢协会的邀请,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一行九人,在团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付秘书长傅君诒同志率领下,于一九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十九日访问了日本。代表团在访问期间,参加了日本铁钢协会年会,代表团团长傅君诒应邀在该协会第65届通常总会大会上讲话,并被接纳为该协会名誉会员。会后,访问了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访问了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川崎制铁千叶制铁所、日本钢管京滨制铁所、新日铁名古屋制铁所、大同特殊钢知多工厂、神户制钢加古川制铁所、住友金属工业钢管制造所及其中央技术研究所等。代表团专门访问了日本铁钢协会本部,参观了该会情报服务处、图书  相似文献   

5.
《钢铁》1980,(1)
日本铁钢协会应中国金属学会的邀请于1978年9月派代表团来华访问。团长为协会专务理事烟新太郎; 付团长为协会付会长松下幸雄; 在访华期间代表团与中国金属学会代表举行了会谈。本着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和增进钢铁方面学术交流的愿望,经过友好协商,签定了“中国金属学会与日本铁钢协会关于召开钢铁学术会议的协议”。协议规定自1981年起每两年轮流在中国和日本召开双边钢铁学术会议。第一届学术会议规定于1981年9月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冶金部副部长周传典同志率领的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应美国金属学会的邀请于1984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赴美进行访问。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十二个冶金企业,九个科研机构和五所大学,与美国金属学会及冶金界的学者、专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技术交流。这次访问为以后两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牵头、无锡钢联组织的中国不锈钢流通企业访日代表团于1月12~16日成功地访问了日本不锈钢流通行业。此次访问是中国不锈钢流通行业第二次对日本同行进行访问(详情见本期特别报道栏目)。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金属学会和日本铁钢学会共同安排,日本铁钢学会主办的第六届中日钢铁学术双边会议于1992年11月17日至18日在日本千叶市召开。来自中日两国钢铁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的11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24名。会议主席日本大阪大学教授Zen—ichiro Morits先生和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团长常建华同志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国际会议(PRICM-2)于1995年6月18~22日在韩国庆州市现代宾馆召开,会议由韩国金属材料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美国矿山金属材料学会和日本金属学会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韩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俄罗斯、新西兰、伊朗、德国和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400多人.会上发表论文439篇,其中宣读论文317篇,张贴122篇,会前还出版了会议文集.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一行三人参加了1986年9月14~18日在西德亚琛市召开的“第一届欧洲炼铁会议”。会后又参观了法国敦刻尔克Usinor及西德Thyssen和Mannesmann沿莱茵河的共三座炼铁厂以及座落在法兰克福的Lurgi公司的试验室。我团在会议第一天上午宣读了“中国炼铁生产与技术的进步”的论文。这次会议名为“欧洲”会议,实际为一次世界性会议,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金属学会赴欧焦化代表团团长、中国金属学会焦化分会主任委员、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院长郑文华同志的带领下,于2003年12月1日至12月11日与德国钢铁协会和欧洲炼焦委员会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对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的6个焦化厂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2.
Noda  T 宾晓燕 《烧结球团》1995,20(1):34-38
神户钢铁厂豆状铁矿石烧结生产实践[日本]TakashiNoda等关键词铁矿烧结,配料,豆状铁矿石,神户钢铁厂1前言预计不久后,澳大利亚豆状铁矿石(针铁矿含量较高)的产量将会增加,因此,日本豆状铁矿石消耗亦会增加。由于目前神户钢铁厂所用的主要矿石赤铁矿...  相似文献   

13.
《钢铁》1980,(9)
应英国金属学会和英国冶金家学会的邀请,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一行七人,在团长王之玺同志率领下,于1980年5月6~24日访问了英国。 5月13~14日代表团参加了英国金属学会年会,受到了热烈欢迎。王之玺同志应邀在各国学会称书长会议上介绍了中国金属学会概况。代表团在英国六个城市参观了八所大学、一所多科工学院。其中包括世界上历史最久、著名科学家牛顿所在的剑桥大学;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伦敦皇家学院;英国中部的里兹、设菲尔德、伯明翰  相似文献   

14.
序号名称主要内容时间规模/人地点主办单位联系人电话一出访活动亚洲钢铁大会20一30 25印度中国金属学会010一62186661德国奥地利中国金属学会意大利010一62186661月月462中国轧钢厂厂长代对德国、奥地利、意大 表团访欧利进行回访010一62183320国内焦化厂厂长回访欧洲参加第四届世界炼铁科技大会国际冶金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申办2006年第五届变形及热处理国际会议代表团第五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国际会议第二次组委会学会高层领导拜访日本铁钢协会,日本金属学会和韩国金属学会4一5月20左右德国中国金属学会010一62186661德国中国金属学…  相似文献   

15.
日本IF钢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dec  H 李荣春 《武钢技术》1995,33(6):50-55
本文介绍了日本IF钢的近期状况,对下列内容进行了评论:(1)日本IF钢的产量:(2)炼钢过程中的脱碳特性;(3)Ti和Nb对冶金特性的影响;(4)工艺过程对冶金特性的影响;(5)IF钢中固溶碳对粉化和加工脆化的影响;(6)IF铁素体不锈钢的冶金特性。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27日至4月5日,应日本钢铁学会的邀请,以殷瑞钰院士为团长的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一行9人访问了日本钢铁企业,并参加了在东京上智大学举行的日本钢铁学会(ISIJ)第87次全体大会。 在ISIJ第87次全体大会上,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先生当选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这一称号是ISIJ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是本年度被授予的三位名誉会员中的唯一的外籍专家。另外两位日籍名誉会员分别是: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铃木朝夫和日新制钢的社长田中实先生。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3—6日召开了第六届连铸欧洲会议,来自世界各地38个国家500多个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人数较多的代表团是意大利(100余人、18场报告)、德国(60余人、14场报告)、奥地利(40余人、17场报告)、美国(34人、13场报告)、日本(27人、10场报告)、乌克兰派出6位代表(8场报告),俄罗斯派出2位代表(3场报告)。  相似文献   

18.
《铝加工》2006,(3):47-47
日本铝协(JAA)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平成16年度(2004.4至2005.3),轧制铝材整体需求量超过了140万吨的历史记录,铝挤压材的消费量也保持了100万吨以上的不俗成绩。总体看来,轧制及铝挤压材的消费量合计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5%。  相似文献   

19.
应德国钢铁协会Stahl Institut VDEh之邀,在中国金属学会的直接领导、所属国际部和学术部的组织和轧钢分会协助下,作为2002年德国钢铁协会轧钢代表团访华的回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代表团于2004年6月9日至24日先后走访了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的钢铁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取得了成功.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回访.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日本形状记忆合金协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天津大学形状记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阴金属制品研究所和美国陆军科技局远东分部协办的中日双边形状记忆合金研讨会(C-JSMA’97)于1997年11月4日至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68名代表来自4个国家,其中日本19人,中国46人(包括港台4人),美国2人,澳大利亚1人.国内的主要参加单位有天津大学(6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5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4人),江阴金属制品研究所(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