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张茜  ;汝海峰 《四川建筑》2009,(Z1):173-174
针对厚层黄土地区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地基注水,然后修建上部结构直到运营的施工过程,运用ANSYS对一个现有试验中的两根试桩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桩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图,得出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得到的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的负摩阻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日雄 《山西建筑》2005,31(15):95-96
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的负摩阻力发生机理、条件及特性,从单位负摩阻力、下曳荷载的计算、桩的承载力计算等方面,对负摩阻力的计算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减少负摩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地区单桩负摩阻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土浸水湿陷后,桩侧表面可能产生负摩阻力,将导致桩基承载力降低。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测曲线的分析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双折线形桩侧负摩阻力分布模式。在有效应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某湿陷性黄上地基大面积浸水试验中的4根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桩身内力的测试方法,并对负摩阻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考虑负摩阻力的单桩承载力验算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朱筱博 《江西建材》2024,(2):168-170
文中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群桩的桩土沉降、负摩阻力以及桩身轴力。结果表明,群桩的极限荷载承载力为45 kN,所有桩的桩周土沉降量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当距桩顶深度小于20 m时,中心桩的桩周土沉降最小;当距桩顶深度大于20 m时,中心桩的桩周土沉降最大。浸水后的角桩、边桩和中心桩的摩阻力分别比浸水前高40%、38%、33%。浸水前,桩身轴力随着桩顶深度的增加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浸水后,桩身轴力随着桩顶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距桩顶最远处,浸水后角桩、边桩和中心桩的桩身轴力均高于浸水前的桩身轴力。  相似文献   

7.
王兆辉  陈天镭 《工业建筑》2021,51(5):151-157,144
针对黄土地区因湿陷而产生的桩侧负摩阻力问题,设计了油毡包裹和套钢管隔离两种主动减小桩侧负摩阻力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室内模型验证试验,对比分析基桩在土体浸水前及土体浸水条件下的荷载传递规律及侧摩阻力发挥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水条件下,采用套管桩可有效隔离湿陷引起的桩侧负摩阻力;裹油毡形式桩可一定程度降低基桩负摩阻力.  相似文献   

8.
自重湿陷性黄土与单桩负摩阻力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分析黄土的湿陷变形性质与桩基的负摩阻力,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分别对原状自重湿陷性黄土与重塑湿陷性黄土进行模拟浸水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和重塑湿陷性黄土浸水湿陷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显著湿陷变形阶段、湿陷稳定变形阶段以及水位下降后土体的固结变形阶段。根据试验结果,对于以沉降观测为目的的试验研究中,用重塑黄土代替原状黄土进行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其湿陷变形的方法是可行的。进而分析基桩负摩阻力分布规律及中性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单桩的负摩阻力分布及中性点位置是一动态变化过程,中性点位置与桩长的比例为0.68~0.82。  相似文献   

9.
通过桩基础在湿陷性黄土中浸水载荷试验,分析了桩在各土层的负摩阻力,得出了在一些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在浸水状态下基本未产生负摩阻力,侧摩阻力为正,湿陷性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值影响甚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节约资源,关于湿陷性黄土层桩基负摩阻力的取值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规范及地勘报告中对湿陷性黄土层中桩基摩阻力取值问题,分析了国内工程界所做的多次湿陷性黄土层负摩阻试验结果,并结合西安市十里铺及东北二环立交湿陷性黄土层摩阻试验情况及设计时的取值探讨,指出了目前设计中湿陷性黄土层负摩阻取值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妥善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引起的桩基承载力下降问题,以消除桩周黄土湿陷性为出发点进行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采用非传统的特殊浸水方式分别对混凝土灌注桩、微型钢管砂浆复合桩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顶受荷时采用注水孔与试坑相结合浸水量较大,浸水段桩侧以负摩阻力为主,最大值达319.62 kPa,局部出现正摩阻力;成桩过程中采用泥浆循环浸水量较小,桩周土体在桩顶受荷前完成部分湿陷,受荷后桩侧以正摩阻力为主,局部出现负摩阻力,且数值较小,最大值为32 kPa;特殊浸水条件下桩周土体沿桩身分段湿陷,桩侧出现多个负摩阻力峰值及中性点,正、负摩阻力交错分布;桩基负摩阻力的大小受浸水方式、加载方式、浸水固结时间的综合影响,建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桩周土体预先进行微量浸水,消除部分黄土湿陷,以避免由于地下水环境改变而引发的桩基承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非饱和增湿时的力学性状的分析 ,讨论了在浸水增湿情况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发挥性状及影响因素 ,提出现行规范应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取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未能消除地基土体的湿陷性,在施工或使用中由于水的侵入导致黄土湿陷,从而导致隧道内地基失稳而遭破坏或使道路、地下管线等被毁的事故称为黄土湿陷灾害。在隧道基面上设置若干个挤密桩孔,并在挤密桩孔内铺设填料层构成挤密桩。用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结构简单,施工时产生震动较小,噪声污染小,不仅能够达到隧道内消除地基黄土湿陷性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隧道工程内部支护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桩体考虑负摩阻力的三种情况 ,分析了桩体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及考虑负摩阻力时桩的承载力应满足的两个条件 ,从而提出负摩阻力对桩承载力是否产生影响的判别式 ,以便在工程设计中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减小负摩阻力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明宇 《土工基础》2004,18(6):44-45
主要探讨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土工基础》2006,20(3):10-12
1引言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当CFG桩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时,可采用振动沉管施工工艺,不仅可消除湿陷性,对桩间土也具有挤密作用。在某工程中采用了CFG桩加夯实水泥土的多桩复合地基方案,既消除了地基土的湿陷性,又大幅度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且降低了造价,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应用,对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及桩基沉降进行了计算;给出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为高层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基础形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某体育馆湿陷性黄土场地所采用的冲击成孔挤扩支盘桩进行浸水静载荷试验,并在两根试桩上、下盘底和桩端预埋土压力盒进行应力测试,进而对于试桩Q~S曲线的特征和上下盘、桩端的应力测试结果进行了荷载传递规律分析,并探讨了土层浸水饱和对支盘桩侧阻和端阻发挥的影响,为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CFG 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分析了CFG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并对其桩体材料、复合地基设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