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GIS管理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赫  陈敏 《人民长江》2008,39(24):91-92
建设一个涵盖内容全面,关联性强,具有实时性、高效性和实用性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GIS管理系统,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发展的趋势,也是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科学、系统地监督、管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最终目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系列服务工作的特点,全面探讨了GIS管理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指出了其运用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在促进水土保持功能面积占补平衡,增强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减少土地征占、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面积,减少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水土保持法修订时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调研组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保持费制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界定了水土保持补偿费与相关补偿费的区别,论证了水土保持费制度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完善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莎莎 《治淮》2023,(1):63-64
<正>一、前言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意义重大。水利工程应在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根据设计及监理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等建设活动;建设时应及时与地方政府水土保持机构建立联系,了解当地水土保持法规对土建、临时及弃渣工程的具体要求,签订有关协议、制订具体措施。竣工后接受严格竣工验收,保证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两种重要的能源,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管道建设工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倍受社会关注。选取1995~2020年中国知网(CNKI)发表的263篇有关油气管道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突变检测等功能,分析中国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油气管道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文献产出量分为3个阶段,1995~1999年为起步阶段,2000~2010年为快发展阶段,2011~2020年为平稳发展阶段。发文作者和机构主要以油气管道规划及建设单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业务部门为主。长输管道水工保护及环境保护、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油气管道建设水土流失和边坡稳定性及植被恢复、油气管道水土保持工程、油气管道水土保持监测是不同阶段的重要方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西气东输、长输管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植被恢复、防治措施,且不同时段的热点与中国油气管道规划建设与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密切相关;油气管道的边坡稳定性和水土保持措施是现阶段关注的前沿问题;形成了“对策-预测-监测-措施”为演化路径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土地利用治理成效、水土流失消长、水土保持现状、水资源丰缺程度、饮用水水源地面源污染、生态状况及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长丰县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长丰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对水土保持需求进行了评价。本次分析评价为长丰县水土保持综合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水土保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现状,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全面提高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科研、示范、监督和管理水平,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和评价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提供准确数据,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决策提供支持,水利部于1999年布置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勇 《山西水利》2014,(3):16+26-16
为进一步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加快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开展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势在必行。论述了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具体分析了各大示范区自然地理特点、建设重点及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3S”技术为基础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是省级水土保持监测与监控手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主要技术方法及手段。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更有针对性,快速采集、处理水土保持的各类信息,宏观掌握全省水土保持的动态情况,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设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罗文  刘星  袁再健 《人民珠江》2023,(6):96-100+124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技术革新。但大数据技术在水土保持信息化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仅在水土保持监测、建设项目指南方面有所应用。简述了中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大数据中批量数据、流式数据、交互式数据和图数据等处理系统和知识计算、深度学习等分析技术,对大数据技术在水土保持设计、方案编制、监测、监督管理、验收评估、治理信息化和水土流失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针对水土保持信息化存在的不足与难点,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数据的收集标准、水土保持知识库的创建、水土保持大数据人才的培养等建议,为加速水土保持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文聪 《中国水利》2023,(10):24-2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对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处理好植物资源建设、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新时代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路径作了初步思考,以期以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和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