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汽车轴重、行车密度增加,路面的负荷不断加大,加之车辆单向行驶,致使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车辙凹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1975年起日本的一些研究部门进行了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工作。日本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路面温度高达60℃。市售道路沥青是按25℃时针入度分级的,而沥青25℃时的针入度与沥青在路面中的使用性能(粘度、抗流变性)并没有直接关系,例如,针入度为60的氧化沥青60℃时粘度为400Pa·s,而针入度为60的直馏沥青60℃时粘度只有150Pa·s。为了适应重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有高力学行为的沥青混合料,这就必须提高沥青60℃温度下的粘度和耐流变性。提高60℃粘度的工艺方法有减压渣油深拔、组分调合、高聚物改质和空气半氧化等,其中空气半氧化是提高沥青粘度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SAK添加剂综合改善沥青性能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蓉  张肖宁 《石油沥青》2009,23(4):47-49
一种新型的高效温拌沥青改性剂SAK,能直接掺入基质沥青内,改变沥青粘度,降低其施工拌和温度,同时提高60℃粘度,增强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使用关国BROOKIELDDV—II型旋转粘度计和高级流变仪AR2000对沥青掺加3%SAK前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沥青60℃振动粘度提高72%,路面使用温度下车辙因子提高了45%-105%。  相似文献   

3.
用滑板微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测定了在25-130℃间我国几种100号针入度级道路沥青的粘度和50-135℃间胜利油田单家寺粘稠原油不同针入度级沥青的粘度;研究了沥青粘度与剪切率、粘度与温度的关系,为我国沥青粘度分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康  曹文涛  刘强 《石油沥青》2011,25(3):15-18
研究了废橡胶粉和岩沥青对沥青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中掺加18%橡胶粉时,177℃的粘度处在1.5—4.0Pa·s范围内,拌和时间以60min左右为宜。复合掺加18%橡胶粉和3%岩沥青时,对60℃粘度和177℃粘度增大都较为显著,且均满足粘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 道路沥青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由此决定其使用性能。1)针入度或粘度等级——用25℃针入度或60℃绝对粘度表示;2)平缓的粘度温度曲线斜率——用60℃和135℃粘度表示;3)抗氧化和耐老化性能——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60℃粘度比或25℃针八度比表示;4)蒸发性——用薄膜烘箱试验的重量损  相似文献   

6.
一、沥青测流学的一般方法由于沥青的使用温度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当沥青加热熔融至近200℃时,沥青粘度小至几个厘斯,而冬天处于严寒状态下沥青粘度可高达10~(11)Pa·s,因而沥青的粘度变化范围是非常大的,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测定沥青不同温度的粘度。沥青测流学即测定沥青流变性质的方法,根据不同温度、不同目的将采用不同的方法。从研究沥青性质的角度出发,通常采用各种粘度计或流变仪测定不同温度、不同剪变率的粘度变化及流变曲线、粘温曲线。而从工程及实用角度出发则常常固定一定的温度或剪变率测定一定的条件性质,属于条件性质的有熟知的针入度。软化点以及毛细管  相似文献   

7.
道路沥青零剪切粘度与毛细管粘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韩  李立寒 《石油沥青》2010,24(3):15-21
粘度是评价道路沥青粘结特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条件性指标,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粘度指标差异极大。基于沥青在路面结构中受力状态,对基质沥青、SBS、高强度、高粘度改性沥青等12种道路沥青60℃零剪切粘度、毛细管粘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对零剪切粘度测试方法进行简化。试验与分析表明:高粘度改性沥青在第一牛顿区共同区域范围内与沥青在路面结构中所受的剪切速率水平一致,零剪切粘度可以较为合理地表征沥青在路面结构中的粘结特性;高粘度改性沥青毛细管粘度存在虚高现象,无法有效表征高粘度沥青路用粘度特性,而基质沥青毛细管粘度对应的剪切速率在第一牛顿区域范围内,可作为零剪切粘度的替代指标,对基质沥青粘度性能进行评价。此外,建议利用剪切速率扫描试验进行零剪切粘度测试,取10-3~10-2s-1范围内测量粘度均值为零剪切粘度。  相似文献   

8.
稠油特性及其输送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载体--沥青胶质对原油粘度的绝对贡献,测定了稠油模拟油的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了稠油高粘度的实质,为稠油节能降耗输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10-50℃内稠油模拟油呈牛顿流体,其粘度随温度降低及沥青、胶质含量增加而明显增大,稠油高粘的实质在于体系中不同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胶束结构。通过稀释或膜分离等技术减小稠油大分子结构或降低稠油大分子深度,将有效降低稠油粘度。  相似文献   

9.
60℃高粘度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制与试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开发的60℃高粘度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小试、中试、与茂名炼油厂共同进行的工业放大的过程、产品性能及分析结果。分析数据证明,以合适粘度的阿曼丙脱沥青为原料所制取的60℃高粘度重交通道路沥青,具有高温粘度大,施工性能较好,低温性能也较好的优点。用其在我国南方地区铺筑重交通道路路面,对改善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71年宾州运输局(Pennsylvarli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采用了与 AASHTO M226—70相似的粘度级粘稠沥青规格。AC—20粘稠沥青是在宾州铺路中使用最普遍、由利用不同的混合原油和不同的加工方法的炼厂生产出的符合宾州 DOT 规格的沥青来供应的。本文所做的是编录和评价各炼厂在1973年供应的AC—20粘稠沥青的物理性质。对基本的和经验的稠度数据做了评价和比较以便将来使规格能完全建立在基本单位测量的基础之上。试验数据对别的研究者和正在采用粘度分级粘稠沥青的机构也是适用的。不试图把坜青的物理性质与混合料的特性或铺装效果关联起来。在下列的数据之间获得了很好的关联:(a)25℃粘度的对数与25℃针入度的对数,(b)15.6℃时的粘度的对数和针入度的对数,(C)25℃和15.6℃时的粘度,(d)25℃至60℃和60℃至135℃之间的温度感受性,(e)25℃和15.6℃的粘度比。不论原油的来源如何,在26℃时的剪切感受性和薄膜烘箱试验后15.6℃的延度之间获得了满意的关联,表明在规格中剪切感受性可以用来代替延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胜利原油的丙烷脱出的沥青中加入糠醛抽出油,可以调出质量优良的道路沥青,各项质量指标符合日本JIS K2207道路沥青技术标准,其60℃粘度较高、薄膜烘箱试验前后的粘度比较小,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建议推荐用于铺筑我国南方地区的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12.
大港油田高凝高粘原油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分析了大港油田高凝高粘原油粘温关系及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的粘度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率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凝高粘原油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现出明显的粘温特性;在同一温度下,原油的粘度随着含水率的变化是一个先增加后减小的过程,峰值区间为含水率20%~40%;原油平均析蜡温度为60%;凝固点随着含蜡量的增加而升高;若降粘剂发挥作用,则含水率最低为10%;添加剂的浓度对原油粘度的峰值区间有影响,最佳添加剂浓度为3‰~7‰。  相似文献   

13.
庞伟伟 《石油沥青》2013,27(3):51-56
介绍了四种道路沥青的针入度-黏度模型,以12种道路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征沥青温度敏感性的粘温指数对四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尽管各模型建立的方法不同,但是用来计算针入度对应的黏度值,并结合高温黏度回归得到的粘温指数结果基本一致。中、低温黏度的确定扩大了沥青温度敏感性的表征范围,更能反映沥青的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高山松 《石油沥青》2008,22(2):66-68
基于灰色理论分析,以沥青的60℃和135℃粘度为参考因素,以沥青的蜡含量和四组分为对比因素,对沥青组成与其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沥青的蜡含量与60℃和135℃的粘度关联程度较好,表明蜡含量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四组分与60℃和135℃粘度的关联则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应对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新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代表性的国产和进口沥青性质分析,考察国产和进口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瞢通道路石油沥青对交通部新修订《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重交沥青产品在针入度指数(PI)指标不能满足新修订规范中A、B级沥青的技术要求,大部分重交沥青产品TFOT后针入度比指标不能满足交通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范中A、B级沥青的技术要求,部分重交沥青产品在60℃粘度和TFOT后10℃延度指标不能满足规范中的技术要求。部分普通道路沥青在15℃延度、TFOT后针入度比和TFOT后15℃延度指标上不能满足规范中C级沥青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雷宗建  王康 《石油沥青》2011,25(5):24-27
对比了橡胶沥青在不同温拌剂掺量下的粘度,推荐温拌橡胶沥青中Sasobit温拌剂的掺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采用拉拔试验分别测试了温拌橡胶沥青、橡胶沥青和环氧沥青在0,20,60℃下的粘结强度,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橡胶沥青,温拌橡胶沥青在各温度下的粘结强度均有所增强,且温度越高,粘结强度增幅越明显,但均略低于粘结强度优良的环氧沥青。  相似文献   

17.
SL的合成及降粘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辽河冷东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23.65%,3.05%),含蜡量低(1.02%),粘度高(50℃时49Pa·s),为了改善其流动性,研制了长链醇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实验考察了降粘性能。在性能考察中使用的共聚物样品有:一种具有双峰的宽分子量分布共聚物SL;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SL 5;SL的3个分级产物,按分子量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SL(Ⅰ),SL(Ⅱ)和SL(Ⅲ)。确定实验条件时考虑到该特稠油中胶质的溶解温区为33~55℃,原油热处理、加剂在80℃下进行,降粘效果评价在50℃左右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2000mg/LSL的冷东1号油(SL溶解于甲苯中,甲苯量为原油的1%),50℃时粘度9.5Pa·s,降粘率39.9%,55℃时粘度6.1Pa·s,降粘率37.8%;加入SL,SL(Ⅰ),SL(Ⅱ),SL(Ⅲ)的冷东2号油,50℃时粘度分别为19.0,18.3,19.0,15.6Pa·s,降粘率分别为23.4%,26.2%,23.4%,37.1%,60℃时分别为6.8,6.1,5.4,5.1Pa·s和15.8%,24.5%,33.3%,36.9%;对冷东1号油,30~60℃时的降粘率按大小排列顺序为SL 5>SL(Ⅲ)>EVA。作出的结论是:对于辽河高胶质特稠油的降粘,分子量分布适当的优选共聚物SL可在50℃使用,配合一些热处理措施后可在管道输油中获得实际应用(要求粘度≤1.5Pa·s)。图3表7参10。  相似文献   

18.
两种温拌混合料添加剂性能室内试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超 《石油沥青》2008,22(2):24-30
比较了两种广泛使用的温拌沥青结合料添加剂加入PG 64—22及PG 70—28沥青后结合料的流变学特性。研究表明无论对于PG 64—22还是PG 70—28,Sasobit都可降低混合料的生产温度,且在未增加结合料粘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其高温等级,从而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相比较而言,Aspha—Min的降粘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零剪切粘度与沥青高温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赟  郭淑华 《石油沥青》2003,17(Z1):21-26
介绍了零剪切粘度(ZSV)的概念、发展和应用以及评价测试方法.研究了对不同剪切速率下,各沥青复合粘度的测定,评价了基础沥青AH-90、TLA改性沥青、PE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PG 70-28及PG 76-28的高温性能.通过对80℃,100℃及120℃下ZSV的计算推测了各沥青60℃时的ZSV数值,并探讨了零剪切粘度与Superpave分级体系中G*/sinδ的关系,及与常规沥青高温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ZSV对于基础沥青的评价较好,但不太适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胜利油田王庄稠油粘度大、开采难的问题,研制了新型超稠油抗盐乳化降粘剂JDL-1。原油的粘温实验表明,王庄原油在温度超过50℃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趋缓。用自行研制的降粘剂JDL-1和几种不同降粘剂对王庄稠油做了降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降粘剂JDL-1的降粘效果最好。对于影响降粘剂JDL-1对王庄稠油降粘效果的因素做了系统实验,包括降粘剂加量、油水比、降粘温度、矿化度等。结果表明,降粘剂JDL-1的最佳降粘实验条件为:加入量小于0.3%,油水比70:30,降粘温度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