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徽省寿县有两颗水利明珠,其一是古塘芍陂(今称安丰塘),其二是寿县古城(古称寿春)。前者作为古老的水利工程闻名中外,后者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传遐迩,但作为水利名城,似乎还鲜为人知。芍陂为二千多年前楚令尹孙叔敖始建,后汉王景帝重修。  相似文献   

2.
陂塘是一种蓄水灌溉工程,在我国西汉后期开始,各地修建了许多陂塘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的陂塘工程。 1、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的地方,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知名的古平原水库。东晋时,安丰县设置于此,又因芍陂的水利作用。使陂周连年丰收,以后改名为安丰塘。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芍陂建于楚庄王时代(公元前613——591)年,是著名的政治家孙叔敖主持修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当地利用本区的丘陵地形,在低处环湖筑堤,拦蓄以淠河为主的几条小河,形成周长120多  相似文献   

3.
芍陂,今称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这是一座蜚声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属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500多年前,芍陂为楚令尹孙叔敖始建,汉景帝时重修。建国后整修数次,蓄水量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3万亩,号称“神州第一塘”。塘堤周长25公里,全是块石护坡。塘内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渔歌阵阵;堤上杨柳依依,倩影婆娑,美不胜收。人们为纪念孙叔敖的治水功绩,在塘的北部建有孙公祠。孙公祠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内有孙叔敖像、石刻塘图和历代碑文。由于安丰  相似文献   

4.
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处,历来史家都认为它就是芍陂。期思陂则是芍陂的异名。传统的说法是:芍陂为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兴建。这里,仅就个人读史和实地观察所得,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廉吏与治水     
纵观历代各朝,不乏为民兴利,勤于治水的廉吏。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位已高而意益下,禄已厚而慎不取”。他亲自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先后在期思、零娄(今河南商城一带)主持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特别是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周围二百里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又称安丰塘,在今安徽省寿县南),把淠河水和诸山水都引入人工湖中,水多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少时可以关闸蓄水。不仅对防治这一带水灾起了积极作用,还灌溉了一百多万亩的农田,对于推动楚国的经济发展,乃至楚庄王当上中原霸主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km处,是古代淮河流城最著名的蓄水灌溉工程。隋唐后因陂址在安丰县境内,故又名安丰塘。此外,在历史文献中,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思塘"等称谓。关于芍陂的创建,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楚令尹孙叔敖所修,时间约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年)之间。一说是楚大夫子  相似文献   

7.
1957年,毛主席视察南方时,路过河南信阳,在与信阳地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称赞楚相孙叔敖是一位水利专家。孙叔敖,春秋中期楚国期思邑(今河南淮滨期思)人。他姓芍,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在楚庄王时任令尹,是著名的贤相。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治水兴帮。孙叔敖在治水中。吸取前人经验,集中群众智慧、並通过实地勘查规划,科学地利用地形水势,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从而发展了楚国经济。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楚相孙叔敖“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  相似文献   

8.
孙叔敖为相期间.主持修筑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兴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云梦通渠,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使得楚国仓廪充实,武备完善,国势兴盛.  相似文献   

9.
记载“神州第一塘”安丰塘两千余年风雨变幻,由国家水利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姚汉源教授亲自作序的大型水利工程志书《安丰塘志》,最近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部志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从头至尾始终贯串着“求实存真”的精神。它的出版,无疑是为研究水利史和芍陂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将为寿县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安丰塘古名芍陂,始建于春秋中期的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13年——前591年间),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清代编纂的《淮  相似文献   

10.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国令尹。姓蔿,名敖,字孙叔,一名艾猎。期思(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孙叔敖一生政绩颇多,而以治水最为人所称道。在司马迁的《史记·循吏列传》中,他被列为首篇:“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秋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汉王延寿在《孙叔敖庙碑记》中,赞颂孙叔敖“宣导川谷,陂障源泉,溉灌沃泽,堤防湖浦,  相似文献   

11.
芍陂创建于春秋中期,目前已经历时2600多年,比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30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和防洪效益,是我国陂塘型灌溉工程的典范。唐代以后至今,芍陂又被称为安丰塘。关于芍陂何时被称为安丰塘,又为何被称为安丰塘,至今学界仍无定论。本文尝试从安丰县(郡)行政区划建制沿革和历史社会变迁的角度,梳理分析安丰塘得名的时代和原因,并得出如下结论:安丰县从今河南固始县东南逐渐向今安徽霍邱、寿县方向迁徙,隋代以后,安丰县迁至芍陂西北堤附近,人们取"安丰"吉祥寓意,逐渐开始称芍陂为"安丰塘"。  相似文献   

12.
鉴于芍陂特有的历史地位和非凡价值,挖掘其在治水中的先进性及其对当代治水管理的借鉴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古籍、文献等资料,梳理了芍陂灌排工程管理的历史演变,总结了芍陂在历史上的治水管水大事记,阐述了芍陂的兴衰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治水经验,明确了灌溉管理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双河长制"在河湖治理的显著效率、退田还湖在促进河湖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打造幸福河湖、传承治水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引领。以期在芍陂兴废更迭的历史进程中吸取经验,探索灌溉管理与维护制度的发展规律,为当代治水护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设计比其他灌溉制度的设计更为复杂,因为它要细化到每一个滴头、每一株农作物的浇灌,所以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设计是整个灌溉工程设计的关键。只有灌溉制度确立后才能对整个管网的布置和管材、管径的选择提供必要的计算参数。文中阐述了河曲县膜下滴灌项目区玉米灌溉制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津干渠工程作为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任务是为石家庄、衡水、沧州部分城镇输送南水北调中线来水。同时石津干渠仍需担负岗南、黄壁庄水库向下游灌区的输水任务。通过岗南、黄壁庄水库地表水的补充.石津干渠供水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向目标均匀供水,所以石津干渠渠道设计规模按城市供水与灌溉输水流量的合理优化组合确定。  相似文献   

15.
郭壁供水工程原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老化失修,严重影响晋城市的供水,需要进行改建。文中叙述了工程现状,介绍了工程改建方案,包括泵站的改建和供水管道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陈东 《吉林水利》2011,(10):1-7
通过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月亮泡蓄滞洪区工程、引嫩入白工程、前郭灌区改善配套工程、松原灌区及大安灌区的工程勘察,对松辽平原的砂土液化有了一些认识。本文仅以介绍前郭灌区第二灌区锡泊屯新站址的地层结构与砂土的一般性质,对砂土液化可能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砂土振动液化的防治对策。结合本国在处理砂土液化地基中的一些经验,探讨新站址地基砂土振动液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近年来完成100万亩农田由传统地面灌(管灌)转为浅埋滴灌的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本文根据该工程实施2年来的实地调研和2010—2019年地下水观测资料,以常规管灌为对照,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节水、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对浅埋滴灌技术和高效节水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并对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情况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和2019年浅埋滴灌技术比管灌技术分别节水41.83%和37.66%,灌溉水生产率提高1倍以上,净收益增加51.96%和49.88%。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对比可知,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由工程实施前0.36 m/a下降至0.24 m/a,浅埋滴灌工程实施能明显减缓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浅埋滴灌技术的综合效益均高于管灌,可在本地区或者相似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蔡其华 《中国水利》2010,(23):22-26
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其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数支流发生较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避免了上游洪峰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安全造成的威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回顾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简要介绍了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结合2010年三峡工程实际调度运行,分析了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及效果,探讨了与水库调度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以宁夏青铜峡灌区的农民用水协会为例,提出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要以组建用水合作组织、明晰工程所有权为核心,以采用多种形式灵活管理为主要内容,以推行以农指农、一水多制为改革保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以宁夏青铜峡灌区的农民用水协会为例,提出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要以组建用水合作组织、明晰工程所有权为核心,以采用多种形式灵活管理为主要内容,以推行以农指农、一水多制为改革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