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宝钢转底炉工艺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程  范建峰 《钢铁》2019,54(2):97-100
 摘 要: 宝钢从2005年开始调研、研发转底炉工艺技术,2015年在宝钢湛江开始建设转底炉生产线,2016年宝钢转底炉投产。经过污泥烘干工艺、配料工艺、压球工艺以及转底炉操作等方面的改进,实现了转底炉工艺达产达标,宝钢转底炉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宝钢转底炉工艺有效脱除了含铁含锌尘泥中的锌、钾、钠、铅和氯等有害杂质,转底炉生产的直接还原铁(DRI)返回钢铁生产、产生的蒸汽返回生产蒸汽管网和生产的锌粉作为锌冶炼原料,实现了含铁含锌尘泥资源综合利用。宝钢还探索用转底炉处理红土镍矿等工艺,为转底炉的拓展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钢铁厂含锌粉尘综合利用及相关处理工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钢铁企业处理含锌粉尘的不同工艺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火法处理工艺中的回转窑、转底炉和流化床处理工艺,认为利用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处理钢铁厂含锌粉尘具有使用原料和能源的灵活性大,基建投资和处理成本较低,设备运行稳定以及环保措施得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钢铁厂粉尘的主要来源与危害,介绍了现代钢铁厂含锌粉尘的主要处理技术,其中,火法处理技术中的转底炉处理含锌粉尘法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工艺灵活、能源消耗较低等优点,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转底炉处理固废工艺是将钢铁厂含铁粉尘经过配料—混合—成型—烘干后进入转底炉进行还原,还原后得到金属化球团的同时回收烟气中的氧化锌粉尘。  相似文献   

5.
转炉污泥是一种含铁品位高、二氧化硅低、利用价值较高的含铁资源,主要成分为低价氧化铁,其余部分有氧化钙以及少量二氧化硫、氧化锌、五氧化二磷等。钢铁行业一般将转炉污泥返回烧结工序,并和其他原料制成烧结矿供高炉使用,因锌负荷高造成高炉结瘤、影响高炉稳定顺行。为实现“双碳”目标,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将转炉污泥脱锌后进主工序使用是提高其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转底炉技术处理转炉污泥应用实践优化,不仅可以提高转炉污泥循环利用率、提高金属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有效缓解环保压力,对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钢铁企业产生大量含铁尘泥,且锌、碱金属含量较高,不利于回收利用,转底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使尘泥中的有价金属得到了很好的回收。概述了Inmetco、Fastmet、Fastmelt和Itmk3等处理含铁粉尘的转底炉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转底炉处理含铁粉尘的应用情况,指出了转底炉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转底炉处理含铁尘泥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特点及该工艺处理冶金粉尘、红土镍矿、复杂难选矿、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生产珠铁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转底炉处理不同原料的工艺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转底炉工艺在应用上仍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不断完善转底炉工艺和设备,发展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有利于促进国内直接还原产业的发展,对国家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对钢铁行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底炉处理钢厂固废工艺的工程化及其生产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厂含锌粉尘由于在高炉炼铁工艺中无法有效回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采用转底炉工艺处理钢厂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含锌铅的含铁粉尘,目前已经证明是成功的工艺。介绍了日照钢厂采用转底炉还原工艺处理钢厂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2×20万t,其特点是原料系统采用冷固结含碳球团,转底炉热源采用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生产的煤气,采用空气、煤气双预热方式回收转底炉烟气系统的余热,金属化球团产品全部作为转炉炼钢的冷却剂使用。经过数月的调试,生产已经正常。其生产实践表明,转底炉工艺可以有效回收钢厂固体废弃物的有价元素,变废为宝。生产的金属化球团形貌保持完好,抗压强度高,金属化率可达到80%左右。转底炉还原工艺在国内成功地工业化生产,将对中国转底炉工艺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转底炉直接还原处理钢铁厂冶金粉尘过程中,Zn、K、Na等元素的脱除及烟气形成过程对转底炉工艺实施效果影响很大.采用高温管式炉模拟转底炉工艺条件,用钢铁厂含锌粉尘制成内配碳球团,进行直接还原实验研究,并收集实验过程产生的烟气和二次粉尘,对烟气中的气体成分以及烟气中的二次粉尘进行化学成分、微观结构以及物相组成分析.研究证明:Zn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8%,K、Na、Pb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0%、88%和85%;烟气中N2、CO、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1.4%、14.5%和14.1%;烟气中二次粉尘主要物相为ZnO、KCl、Zn5(OH)8CI2H2O、PbO和NaCl,二次粉尘中ZnO含量高达80%,可作为二次锌资源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底炉直接还原过程中Zn、Ph、K、Na脱除和烟气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张锦亮 《冶金设备》2020,(1):31-34,62
直接还原转底炉因其工艺独特,能够有效处理冶金污泥粉尘、红土镍矿、复杂难选矿等物料,日益受到治金行业的关注。直接还原转底炉工艺控制最核心部分之一就是还原物料的周期,即必须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的时间完成一个旋转周期,转速控制精度要求高,误差小。文章介绍了直接还原转底炉液压系统原理、控制系统组成、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石灰回转窑窑尾粉尘未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问题,采取了优化除尘器滤料、滤袋结构、布袋喷吹制度,优化风煤配比和治理除尘器漏风率等措施后,回转窑窑尾粉尘浓度降至6 mg/m^3,氧含量控制在10%以下,达到了超低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鞍钢鲅鱼圈高炉设备检修维护过程中传统处理煤气方法煤气处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分段处理煤气方法,通过采取将煤气净化系统分成五段,在各段之间安装可靠的切断装置并分别安装吹扫介质等改造措施,节省煤气处理时间3 h,缩短高炉休风时间3.5 h,使高炉产量损失平均降低了349 t/d,高炉电耗和风耗分别减少了2.04 kW·h/t、30 m3/t,具有推广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焦炉干熄焦预存段放散烟气处理技术,通过将经过防爆袋式除尘器过滤后的干熄焦预存段放散烟气汇入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系统进行处理,实现了干熄焦预存段放散烟气除尘脱硫净化目的,同时采用安全联锁自动控制技术,以保证干熄焦炉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该技术应用后,干熄焦装置烟气SO2排放≤30mg/Nm^3、颗粒物排放≤15mg/Nm^3,完全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含铁物料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其中不乏我国限制或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不法商贩以废充好、掺杂废物等方式进口含铁物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物料仅从铁含量和外观上很难判别其属性。实验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来源含铁物料样品的特征和来源,得出进口含铁物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方法。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1)考察样品的外观特征,包括样品颜色、状态、手感、气味、能否被磁铁吸附以及显微镜下观察等;(2)分析样品的理化组成,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其他必要的测试分析,分别获得样品的元素组成、元素含量信息和样品的物相组成、物相含量信息等;(3)查证文献资料等,具体是根据以上获得的样品信息,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调研、咨询专家等,对样品可能产生的来源、工艺进行分析查证;(4)确立样品的来源,即通过以上的考察、分析、查证等,推断并确立样品的来源;(5)判别样品的固体废物属性,根据《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导则》(试行)给出样品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判定。如果样品是固体废物,可参照《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给出限制类别的判定。根据上述鉴定步骤,对送检的含铁尘泥、浸出渣、磨屑泥和尾矿进行了鉴别,判定这些样品均属于我国目前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华铜铜业有限公司熔炼车间使用小油枪处理澳斯麦特吹炼炉烟道粘结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周新成 《有色冶炼》2005,34(6):42-43
介绍了华铜铜业有限公司熔炼车间使用小油枪处理澳斯麦特吹炼炉烟道粘结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吕冬瑞 《鞍钢技术》2019,(3):7-10,18
Lv Dongrui(Sinosteel Jinxin Consulting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金川公司自热炉收尘工艺的选择依据,阐述了文丘里收尘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讨论了文丘里收尘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唐钢动力能源部首次将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湿式电除尘器上,建成一套湿式电除尘器污水自循环处理系统,该系统自投产使用以来,运行稳定。湿式电除尘器污水经过这个自循环系统处理后,水中悬浮物平均含量为20 mg/L左右,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罗侦向 《四川冶金》2009,31(3):60-62,59
本文对4#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改造完成后该除尘系统粉尘捕集率得到显著提高,职工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